时间:2024-04-24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李唯睿
10年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点工程,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约330万户,中央、省级财政共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68.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千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群众居住条件。
农村危房改造是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008年,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当年4月,该项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10年来,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点工程,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公平公正、程序透明、经济实用”的原则,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约330万户,中央、省级财政共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268.2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千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同时配套开展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和小康房建设,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贵州农村住房保障体系。
2018年10月16日,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黔西南州兴仁市举行。
兴义市回龙镇杨家湾村徐祥安家的住房因年代久远不宜居住,根据评估只能拆了重建,建好后的新房有43平方米,从安全保障和居住环境上都有提升。“我一个孤老,没有政府的帮助哪能住得上这么好的房子哦!”82岁的徐祥安笑着对前来参观的人说。
回龙镇党委书记白品华介绍,回龙镇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做到实施对象精准,利用无人机对村落进行航拍,并将每个房屋在图中进行标记,确保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通过开展深入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全省农村危房的情况,并精准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计划。2018年,贵州出台《贵州省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危房简易评定标准(试行)》,将农村危房分为一级危房、二级危房、三级危房,对应国家D级危房及C1、C2级,并针对不同危房等级补助相应资金。
规范流程,科学实施。从申报程序、到张榜公示、到资金发放、到竣工验收,贵州通过严格“一户一档”台账管理,分年度、分类别实施危房改造,严控农房建设面积,确保科学有序推进。
全域覆盖,确保精准。按照“拉网式、全覆盖、户户见、零遗漏”要求,对农村住房保障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台账内危改对象进行全面复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脱贫退出出具住房安全性评定结果,同步开展4类重点对象农危改造动态调整,确保精准管理。
通过大数据手段,贵州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已经与国家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实现同步,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监控中心”的电脑上,只需要轻轻一点,全省各地农危房改造户的资料、图片、补助资金、建设工期、房屋面积、改造图片等内容一目了然。
在兴义市城南办事处大山脚村,余成狄家的院子整洁,屋内干净,淡黄色的外墙映衬在绿树之下特别亮眼。2017年10月,他家被列为农村危房改造户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新房就建好了。“你们看嘛,我家原来就是这样的木板房,时间久了不安全,下雨就漏。”余成狄拿以前居住的老房子的照片指给大家看,“现在房子舒服多了,一应俱全,干净明亮。”
除了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兴仁市还同步实施了改厨改厕改圈“三改”,以及老旧住房整治。老旧住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房屋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功能不齐全的进行整治,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从2014年到贵州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的调研,到现在看到贵州农村危房改造的具体实践,详细的政策制定、明确的技术指导、统一的建设标准等,贵州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朱立新表示,更可贵的是贵州除保障住房安全外,还完善提升居住功能,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保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上,贵州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推动城镇成熟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向农村延伸,建立常态化的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将农村危房“危改”“三改”纳入全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范围,确保工程质量,切实解决农房建设监管缺位、竣工验收不规范等问题。
2017年,贵州结合实际,提出农村危房改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三改”,在抓好质量安全的同时,实现厨卧分离、厕圈分离、人畜分离,有力保障农房居住功能和卫生健康条件,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2018年,贵州又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为主体,配套开展老旧住房透风漏雨专项整治,探索形成全方位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制定简便易行、契合贵州实际的脱贫攻坚农村危房简易评定标准和认定程序,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多形式开展农村住房安全认定,严格房屋安全性评定结果出具程序。
“质量监管严、进度把控严、作风保障严。”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现场观摩会上,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周宏文表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要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经得起群众监督。
2018年,贵州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为主体,配套开展老旧住房透风漏雨专项整治,探索全方位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图为危房改造后的兴仁市城南街道大山脚村余发品家。(林石 / 摄)
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对敷衍塞责执行不力、工作失职导致进度滞后等九种失职行为进行问责。
2018年,建立全省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预警机制,在基础信息管理、质量监管、作风建设等方面实行红色、黄色、蓝色预警管理。
扎实开展农村危房改造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情况“回头看”专项治理等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月调度、季度通报、全年绩效考评、挂牌督办的方式,监督各市州、县区将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有力推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在贵州开展的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夏秋攻势”中,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成督查小组,到各地开展入户调查,按照“全随机、全入户、全数据、全留痕、全反馈、全负责、全通报”的原则,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兑付等进行重点督查,确保政策落地。
“十年磨一剑”,贵州通过全覆盖、全流程、全方位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不仅极大改善危改对象的生活面貌,也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得到提升,更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国家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贵州省积极探索实践,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