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水平开放贵阳有为

时间:2024-04-24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方亚丽 袁航 王法 江婷婷

为实现“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贵阳将以2020年、2025年、2035年为三个关键时间节点,逐步形成以中高端消费为主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和以中高端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塑造“爽爽的贵阳·购物的天堂”的贵阳消费品牌和“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贵阳制造品牌,努力打造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

2018年12月29日,《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获贵阳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决定》提出,贵阳要依托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以中高端消费、中高端制造为重点的实体经济。

根据《决定》的规划,为实现“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贵阳将以2020年、2025年、2035年为三个关键时间节点,逐步形成以中高端消费为主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和以中高端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塑造“爽爽的贵阳·购物的天堂”的贵阳消费品牌和“创新创造·精益求精”的贵阳制造品牌,努力把贵阳打造成为在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

“制造之城”:推动发展中高端制造业

从自动上料到机械加工,再到去毛刺、测量分拣,每一个工序,都可以在生产线总控系统进行监控,不需要人工直接参与。在贵阳市乌当区的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力源液压)生产车间,智能制造生产线在加速运转。

“智能制造的一大重点就是把质量数据信息化,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改进各生产流程。通过信息化改造,把工人从纷繁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效率也提高了很多。”中航力源液压总经理张正原告诉记者,过去中航力源液压在生产组织、科研研发、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是采用传统方式,数据都是手工记录,增加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导致数据不成系统性,效率非常低。

2014年,中航力源液压启动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力图改变过去低效的信息收集和管理方式。如今,在车间的智能生产单元,产品毛坯放在操作台上的一个盒子里,每个毛坯零件都有一个独立的二维码,机械手臂抓取毛坯进入第一次加工后,通过扫描二维码,能明确知道该产品是否已加工完成,是否需要进入下一步工序。当所有加工完成后,机械手臂又会将之送到检验区,自动比对尺寸和加工精度,检验合格后,机械手臂又再次将零件抓取到成品盒中,全程无需人工操作。

“利用智能生产单元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人、机、料、法、环、测等制约产品效率、品质、成本的要素进行精准分析与调整。”张正原说,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中航力源液压2018年实现了7亿元的收入,未来将朝着10亿元的目标迈进。

乌当区委书记常文松说,乌当将按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抓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军民融合和产城融合,大力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推进医药制造、特色食品、航空航天、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后端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向智能制造升级。

从研制国内首款极地全地形车执行南极科考任务,到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再到斩获中国工业大奖,位于贵阳市小河区的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在整体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下,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品质、附加值,逐渐成为行业领军者。

智能制造是贵阳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对外开放的重要着力点。贵阳市提出,围绕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全国中高端消费品制造基地的发展定位,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精密、智能、可靠、耐用的“贵阳制造”品牌。

“通过中央厨房、物流中心等项目实施,塑造贵州自己的中高端制造品牌 ‘乐品制造’。”贵阳星力集团执行总裁陈兰说,消费是最终需求,制造是直接供给。星力百货将通过荔星中心、星力城购物中心、星尚城、乐品超市、文旅综合体等一系列中高端项目实施,打造中高端消费品牌及消费环境,拉动消费升级;同时,通过构建跨境电商业务及中高端消费品进口贸易,扩大对外合作。

陈兰说,在布局中高端消费卖场的同时,作为贵阳本土零售服务业的龙头企业,星力集团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从供给侧入手,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质量的自有制造品牌作为后端供应链支撑,才能持续拉动前端消费升级。

为此,星力集团与清镇市政府达成协议,在清镇市建立国际标准化“乐品制造”品牌的“中央厨房+配送中心”模式。星力集团将利用中央厨房和物流中心,深度挖掘贵州省内各地特色产品,做到“一地(县)一品”,并对各地农产品进行集中采购、集中加工、重新包装,通过星力集团在贵州全省的销售网络、盒马鲜生全国的门店及旅游景区、机场等渠道,将“乐品制造”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助力贵州和贵阳出口贸易发展。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达131家,聚集了华为、英特尔、惠普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

在贵阳经开区,航天十院、贵阳海信、贵阳普天、奇瑞万达等知名企业聚集,以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加工为主导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初具规模。

贵阳以大数据金融城、大数据产业城、大数据健康城、大数据智慧体验集聚区“三城一区”为主线,把“数博大道”打造成为中国数谷核心区,永不落幕的数博会。图为人潮涌动的2018数博会现场。(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李森 / 摄)

贵阳将通过发展以中高端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成为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制造之城。图为中航力源液压智能生产车间检测机器人。(中航力源液压供图)

近年来,贵阳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成功打造了“经开区、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航空港经济区”四大开放平台,聚集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贵阳,造就了“詹阳”“海信”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实体经济集聚发展初具规模,品牌发展效应逐渐凸显。

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阳将新引进培育30家中高端制造和商贸服务领军企业,以中高端制造为重点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到2025年,以中高端制造为主体的工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到2035年,“一品一业、百业富贵”成效显著,形成以中高端制造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全市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左右,工业总产值3万亿元以上,成为在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制造之城。

“贸易之城”:发力中高端消费产业

IreneCee、若领、亨奴、JFMS、兰卡芙、千百惠、如缤……在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1号广场3层A区品牌大世界,轻奢产品和中高端服装琳琅满目,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消费者。

而在商贸城1号广场3层D区,婚纱、礼服、珠宝首饰等婚礼专区正成为商贸城求新、求变,吸引消费者的一个新亮点。

“商贸城产品多,既能满足大众普通消费需求,也能提供高端消费产品和服务,而且交通便捷,停车、餐饮等配套服务也比较完善。”正在商贸城购买衣服的贵阳市民何斌表示,从前年开始,家里大小物品,都在这里采购。

2012年4月,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开工建设。6年多来,商贸城已有两万余商户入驻,超过60种业态汇聚,形成了以男装、女装、品牌服饰、童装、鞋类、窗帘布艺、床上用品、小商品百货、五金机电、酒店用品、消防管件、陶瓷洁具、卫浴等为主的细分专业市场,并与综合市场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门类的西南商贸物流旗舰综合体。

“以前我们的任务是‘建新城、疏老城’,承接产业转移,现在是要完成产业升级、实现产业兴城。”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总经理甘利明说,西南国际商贸城正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商贸服务业集聚区,每年吸引超过4000万客商往来,年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

日前,贵阳市提出,大力发展以中高端消费为重点的实体经济,丰富商贸业态、提升商贸层次、促进中高端消费,将贵阳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

“爽爽的贵阳,购物的天堂。”打造贸易之城,不仅需要构建一批国际中高端消费市场载体,引进一批国际高端消费品品牌和产品;也需要贵阳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中高端大众消费品品牌和产业,提升商贸区域竞争力。

贵州加来众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来众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贵阳结缘的。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的加来众科成立于2018年1月,主要从事多媒体核心应用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行业软件产品研发,产品已覆盖智能音频、政企核心应用软件、智慧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

“我们拥有全球独有的LED云屏技术,可以让使用者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对屏幕发出指令,让世界听到来自贵阳的‘声音’。”加来众科董事长陈燕山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生产的智能音频相关产品远销北美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在贵阳,像加来众科一样的拥有自主研发技术的产业正纷纷落户,丰富着贵阳的商贸业态。一大批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自我革命,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产品由低端向中高端消费格局迈进。未来一段时期,贵阳将着力培育新引进商贸服务领军企业,促进中高端消费品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

国际旅游名城:跨境旅游迎来战略机遇

白色的雪片,细细地、轻轻地洒在房顶、窗前、城楼、青石板上,街头巷尾,一步一景。元旦期间,贵阳市迎来了冬日里的第一场雪,作为贵阳市的热门景区,5A级景区青岩古镇共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

“虽然受到凝冻天气影响,但小长假期间,自助游游客络绎不绝进入贵阳各景区,多以贵阳周边市州以及重庆、广州、成都、昆明等地的游客为主。”贵阳市旅发委工作人员王欣说。

据贵阳市旅发委初步测算,元旦小长假,贵阳共接待游客133.35万人次,旅游收入7.49亿元。

城市公园是人居生活中极具生命力的空间组成,可以美化生态环境,舒缓生活压力。形似一块巨大海绵的黔灵山公园,每天吞吐数万都市游客,不断释放绿意和活力。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贵阳,湿地、森林、山地资源丰富,是一座天然“大公园”。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阳市的公园屈指可数,最受欢迎的就是河滨公园、黔灵山公园和花溪公园这三家“老字号”。

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贵阳的公园不仅从寥寥可数变得星罗棋布,种类也从单一的城市公园发展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体育公园、社区公园齐头并进。尤其是自2015年全市“千园之城”建设启动以来,公园建设的步子迈得更快。截至2018年10月,贵阳市各类公园已达1025个,贵阳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公园城市”。

为了打造世界旅游名城,贵阳市提出目标,将在2020年建成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3条特色旅游文化街区、2—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4个国家湿地公园,提出推进跨境旅游发展。

随着“公园城市”以及交通等基础建设逐渐完善,“爽爽的贵阳”绿意盎然,正以良好的生态优势逐渐迈向国际。

2017年11月,美国旅行代理商协会(ASTA)授予贵阳市“2018年度中国最具潜力的旅游城市”称号,当天发布的《美国出境游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美国成为贵阳最大的在线入境游客源国。

2018上半年,贵阳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7%;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64%,其中入境旅游接待量和国内旅游接待量分别同比增长19%和67%。

旅游行业经典的“双指标”——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在贵阳已连续10年稳定在30%至40%左右的增幅。图为凯宾斯基酒店与索菲特大厦夜景。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林民 / 摄)

旅游行业经典的“双指标”即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在贵阳已连续10年稳定在30%至40%左右的增幅。目前,贵阳正在制定打造世界旅游名城行动计划。爽爽贵阳,国际知名度逐步提升、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正向着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目标迈进。到2020年,贵阳的游客数量将预计达到2.3亿人次,带动相关收入超过3200亿元。

参与全球竞争:加快推进平台国际化

流水线高速传动,机械设备精准打胶,车间工人有序分拣,位于贵阳国家高新区的贵阳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沃顿),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生产商,其产品在复合反渗透膜的抗氧化性等关键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攻关,我们研发使用了DMF回收及中水回用系统,后期经过生产提速、DMF回收处理、反渗透膜后处理废液净化循环利用处理等技术使用,生产的废水约90%实现回用。”时代沃顿副总经理吴宗策告诉记者,时代沃顿生产的反渗透膜元件已出口至韩国、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印度、土耳其等国家。

贵阳国家高新区作为贵州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之一,积极推动企业国际化水平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稳步提升。不仅时代沃顿走出了国门,赛峰飞机发动机(贵阳)有限公司生产的航空发动机叶片也远销意大利、以色列。

为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贵阳国家高新区于2016年设立了国际合作促进中心,成立至今,100余家企业机构参与技术项目对接与交流,达成深度合作意向40余个;23名外籍专家与高新区联名签署《共建共享贵阳创新中心合作备忘录》,26名外籍专家与高新区签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贵阳国家高新区意向协议书》。

“高新区要敢当‘急先锋’、争做‘排头兵’,按照‘一品一业、百业富贵’的部署,成为开放发展的主战场,力争用3年时间建好‘一带一路’产业园,争取引进一批符合高新区产业导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势产业入驻产业园区。”贵阳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杨明晋说。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更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贵阳市提出要加快推动进出口岸建设,增强枢纽的“细胞功能”。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设立的贵州国检试验区就是全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好内陆开放试验区,让航空港真正起到口岸的作用,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贵州双龙航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贵州双龙开投集团董事长李伟表示。

2017年5月,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成功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同年8月获批西南地区首个国检试验区——贵州(双龙)检验检疫试验区。

眼下,成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双龙进入发展的“第二个三年目标”。规划建设约3200亩的“口岸综合经济区”,把沿海口岸“搬”到内陆,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目前,检验检疫试验区、国际邮政互换局、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快件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水果、肉类、冰鲜水产、种子种苗等四个指定口岸已经获批,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初步形成。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平台创优工程被赋予了新的发展角色。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揽,优化对外开放布局,形成“一核一城,两廊四区多园”的产业发展布局,推动贵阳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保区和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增量扩容、提质升级,打造更高水平的国家级开放平台。

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现在方便了,网上直接操作,来大厅也有专人指导。”1月3日,新年的第二个工作日,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内就有不少人前来办理各项业务。准备创办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王玉琴正在“企业开办,全程帮办”的工作人员丁兰的帮助下,在自助终端前操作注册登记。

为“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贵阳市工商、税务、公安、人社等部门及银行、刻章企业团队信息互通,共同构建起“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贵阳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为更方便企业办理业务,贵阳市各个政务大厅均配有全程帮办工作人员。

“前来服务大厅不会操作网络的群众,我们会全程手把手指导,他只需要完成登记注册,后续的申请发票、刻章等相关事项都有专人负责帮忙处理,在家坐等证件邮寄到家就可以了。”丁兰告诉记者,“一网通办”自去年10月开通以来,她每天会接待像王玉琴这样的创业者一二十个。

在自助终端一旁的“企业开办综合服务”10号窗口内,工作人员李国素负责在后台审核材料,时不时与群众交流。“1月2号,新年第一天上班全市通过审核的企业就有298家。”李国素说,当前,贵阳市正以“业务办理集中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技术支撑专业化、业务协同数据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促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

在贵阳,通过“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15.3个工作日缩减至现在的8.5个工作日内,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图为贵阳市政务服务大厅内“全程帮办”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助群众注册登记。(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方亚丽 / 摄)

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驱动力,也是吸引力、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市坚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权放到位,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

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激发经济活力,贵阳市制定出台《贵阳市行政审批基本流程管理办法》《贵阳市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全面深化简政放权;围绕“压减三分之二的审批时限”的目标全力推进改革,进一步压减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间;探索建立个性服务、专员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创新服务,开通和公布24小时电话投诉专线,为项目从引进、落地、投产、见效等各个环节提供全过程服务。

如今,在贵阳,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15.3个工作日缩减至现在的8.5个工作日内,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全市市场主体超过48万户、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日均设立市场主体228户、企业84户。

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贵阳市上榜“影响中国”2018年度城市榜单,获评2018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

通过“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贵阳市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在产业大招商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

苹果、高通、谷歌、微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富士康等20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相继落户贵阳,投资总额超过2400亿元。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贵阳累计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102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1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65亿美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