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欧阳中石拜师记

时间:2024-05-21

骆 红

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从六岁开始学习书法,十四五岁时,已能撰碑属文了。他知道艺无止境,决定访求名师,拜师学艺。经过家人亲友四处打听,访得隐蛰济南西门里路北古庙中的武岩和尚,是一位书艺高手,于是携习作造访。武岩和尚虽已80高龄,但步履朗健,一双大眼睛里似乎隐藏着无穷智慧。他看了欧阳中石的习作后,摇摇头说:“你还不会写字!”

老和尚的话不免苛责,但欧阳中石还是接受了:是啊,假如我很会了,就不上这儿来了!

“你要拜我为师,可以”,老和尚说。“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到我这儿学字,笔墨我供应,纸要你自己出。要用好纸,用宣纸。”

“是”。欧阳中石想:宣纸一毛二分钱一张,这点钱我们家咬咬牙还过得去。

老和尚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说:“一毛二的宣纸不行,要用好的。我这儿有好宣纸,五块钱一张,你每次带钱来就行了。”

五块钱一张宣纸!欧阳中石大吃一惊:当时一袋白面才两块钱,五块钱差不多就是一个普通职员的月薪了!欧阳中石家并不富裕,这一笔“学费”如何承担得起?

欧阳中石心里十分矛盾:要是就此拉倒,这老和尚道行不低,失去机会可惜;要是去学,一次要花这么多钱,代价也太大了!想到老和尚那副冷漠倨傲的神气,他心里把老和尚骂了无数遍:你有点本事就这样,我一定要超过你!

回到家,他把老和尚的话原原本本给母亲复述了一遍,母亲合计了一晚上,最后想了个折衷的办法,让儿子去两次——老和尚轻易不收徒,这回答应了,机会难得;五块钱就五块钱吧,全家节约一点,去两趟摸个窍门儿,过后就不去了。

星期天,欧阳中石攥着五块钱,兴冲冲地跨进了古寺。他心里已算计好:你一次要我五块钱,我就睁大眼睛看你写,一次“吃掉”你一半儿,两次把你全部“吃掉”!

老和尚收了钱,从案桌上抽出一张纸,说:“看着,今天就写这一个字,你瞧仔细了,我可不写第二遍。”说罢,蘸墨掭笔,缓缓写了一个《兰亭序》中的“歲”字,最后一点完了,放下笔,又抽出一张纸,往欧阳中石面前一送:“那边写去吧!”

欧阳中石接纸一看,心里大叫上当:这不就是一毛二一张的宣纸吗?文具店里卖一张还四尺长,这一张才六分之一,心中虽忿忿,嘴上可不敢吭声,只得老老实实地到旁边一张桌子上写去了。

五块钱就这么一张!欧阳中石握着笔,手直哆嗦——这一笔下去,五块钱就没了!先看清老师怎么写,把它琢磨透了,再下笔。于是他盯着老师写的那个“歲”字,全神贯注地看,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横过来竖过去,反复研究。比划了半天,一笔没写,老和尚发话了:“今天到时间了,每次授课一小时,你要抓紧。叫你写,你不写,告诉你,回家可不准写字,听清楚了吗?”

欧阳中石一路上回想着老师写的字样,跨进家门,援笔一试的热情已难于抑制了。一下笔,他也呆住了:自己的字怎么这半天工夫就变了样儿?怎么一下子就跟老师写的差不多了呢?惊诧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欣喜,老师的笔法还是让我摸着了,我已经把他“吃”了一半儿!在兴奋中,他把老师那个字样回忆了一遍又一遍,一点一划,反复对照:我写的这个“歲”,跟老师写的那个比,哪一点对了,哪一点还没学会……这样一遍一遍重复观照,竟把记忆给消磨了,最后脑子里一片空茫,老师写的那个字是怎样一个形象,怎么想也想不起来。

第二次去,欧阳中石胸有成竹了。老和尚收了钱,照例抽出一张纸,举笔待写,欧阳中石说:“老师,您别写了,我还要上次那个。”老和尚拿出那个“歲”字,又给了他一张纸:“这次可别再像上次那样了!”

欧阳中石仔细看了老师的字样,尤其是记忆中迷惘的地方,等到都了然于胸了,就大胆挥笔——这一回好,一口气写下来,形神相仿佛,规度亦初具了。欧阳中石挺高兴,正想拿给老师看,一双大手从后面把他按住了——原来老和尚一直悄悄在后面看,他那呆板的脸终于漾起了一丝笑意。

一次五块钱,对欧阳中石的家庭来说,确实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欧阳中石原来打算两次解决问题,但去了两次之后,他发觉自己错了:老和尚外拙而内秀,肚子里的东西可真不少,每一次去,他都可以学到新东西:这一次颜体,下一次欧体;学了龙门造像,还有北魏摩崖……每次都有新玩艺儿,叫欧阳中石目不暇接,眼界大开,倒是欲罢不能了。母亲也不提“去两次找借口不去”的旧话儿了,每到该去的时间,就给他钱。在这五块钱的沉重压力下,欧阳中石学习格外用心,每次到了老师那儿,眼耳心手,一齐足力调动,去观察、感受、吸收、摄取,因此每一次去,无不饱飨而归。大约经过半年,老和尚教会了欧阳中石篆、隶、楷、行、方、圆、正、侧各种笔法,让他俯览了中国书法的各种风格流派及其笔法奥义,然后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扎实的基本功,可以向某一个方向深入发展了。”他建议欧阳中石先攻魏碑,写张猛龙碑。不久之后,老和尚就悄然离去,云游他方——此后欧阳中石再也没见到他。

老和尚走后,欧阳中石才从母亲口中得知:老和尚其实一个钱也没要,第一次交的五块钱,第二天就送回来了;每次交钱,实际上都是老师和母亲串通好,做戏给他看;那五块钱,半年里只是在三个人手中循环。

为什么老和尚非要他交钱不可呢?50年后,欧阳中石谈起往事,感触很深地说:“我的这位老师,不但书法好,而且懂得教学法。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对学习机会也一样。武岩和尚之所以要我交五块钱,就是借此给我施加压力,激发我的学习热情。这使我学习任何东西都很快,可以说使我一生受益无穷,我现在仍在吃那时垫下的老本。所以我觉得武岩老师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一辈子都感激他。”

(达丽摘自《人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