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艺杂录

时间:2024-05-21

刘焕章

雕刻者的思想情感通过雕刻之形体而抒发,故雕刻为有形之诗,其形体所表达的内涵,远远超过情节。

创作构思,基本练习,两者相比较,前者尤为重要。基本工易得,而构思不易得,且将随年龄之增长而可能日益衰退。

美术作品不可求全。世上本无尽善尽美之物。如菜之麻辣酸甜独占其一,方有特点。求全势必平庸,少独特精辟之见。

每个人修养不同,气质、爱好不同,艺术上所求自不相同。故从艺者应有偏爱。有偏爱方有自己风格。

袁枚《随园诗话》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作品虽来自生活,然艺术家亦不应失其真也。有真情实感方能创作出感人之作,化白水为醇醪。

学雕刻应脚踏实地,下笨功夫。陆游诗云:“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聪明者勿恃聪明,恃聪明易走捷径,取巧利,难成大器。

雕刻之形体应有夸张。或加粗;或拉长;或强调块面;或注重线之韵律流动,切忌模拟自然。

初学美术,基本练习不怕幼稚,幼稚可经锻炼而成熟。学基本功犹如人之潜水,潜下去又能出来(指创作时不受技术束缚),不然,则会为基本功所溺。

做人要待人宽待己严,艺术创作亦如是。对自己作品不能知足,需不断探索、创新、突破,即超越自我。

一个艺术家获得成功与否,取决于其造诣与修养,而不是技巧。

艺术创作如滴水穿石,不断积累。涓涓细流可成江河。出现佳作,绝非孤立、偶然。

要善于捕捉生活,不然,再好的创作素材也会从你身边掠过。闪光之作常来自平凡生活中。

在艺术道路上要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精神。

艺术品应力求朴实无华。清黄牧甫治印边款刻有“绝无非常可喜之习”,意即脱俗而不媚俗也。此乃金石之言。

崎岖之路。险恶之境及人们的窃窃私议,这一切都应视为你成功的动力。

灵感是长期努力的结晶,可谓长期修养,偶然得之。

雕刻用扩张手法可使形体饱满,视觉庞大。如书法之充格、篆刻之借边、京剧花脸之端肩无颈,皆有大魄之感。

人有人格,画有画格。人格高。画格自然会高。就艺术品而言,格是精髓,是生命。

易经有阴阳相生相克之说,艺术亦然。如黑白相间,虚实相生,方圆结合,曲直变化。雕刻之形象,既要实处美,也要虚处美;雕刻之形体,有方有圆,线有曲有直;圆、曲显活泼、丰润;方、直示严肃、刚劲。而现今室外雕刻,有的曲线过多,形态忸怩,故雕刻虽大而予人视觉反小。

石木雕刻要善于随机应变。刻至中途,若遇材料不足或有瑕疵,当及时改变构思,方能逢绝境而后生。

(芳摘自《文汇月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