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樊长新
人类对各种动物历来都是有毁有誉,有褒有贬的,唯独对马,却很少有贬词。在古代,马与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至于在现代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好些都还留有“马蹄印”。如马表、马力、马路、马车、马店、马灯等日常衣食住行用语;表示速度的字(驶、驰、骋等)和成语(驷马难追、快马加鞭等);以及表示行止的“××工程上马”“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等等,真是“马蹄香”啊:
马之所以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蹄印”,还在于“马到成功”这个历史的总结。在世界历史上,人们习惯地把依靠“马”而取得天下的民族称之为“骑马民族”。骑马民族的特点是,人数虽少但却能通过骑兵作战来进行征服并控制比它人数还多的非骑马民族。马上得天下的民族,为数不少,诸如东方的匈奴、突厥、蒙古、满族等,西方的斯基泰、闪米特族等,他们首先都是依靠马建立自己的政权,然后又靠马蹄征服和统治其他民族,建立起自己的帝国。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的建立使得力于马。更为有趣的,是“大清”这个名称也来源于马。据说,满族的先祖生息、繁衍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历来以狩猎为业。随着时代的推移,他们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因而引起明帝的重视,派出总兵李成梁进剿。相传在一次接触中,当时满族首领努尔哈赤惨败后,努和他的义父王果就是靠着两匹青马而逃离的。这两匹马,一为大青,另为二青,为救主人,累死在中途。后来,努尔哈赤扯旗反明,建设了后金政权,其子皇太极在灭明后,为彰报青马救驾之恩,遂改国号为“大清”。这一传说虽不见于经传,但在满族民间却流传很广。
马是人类驯化最早的动物之一,在我国家畜中居六畜之首。我们的祖先利用马的速度与持久力,在狩猎中取胜,随后便把马应用到战争中。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分别建立了掌管全国和国君车马的官职,如“仆”“马师”等,到汉代,有“驸马都尉”之役,专管国君的车马,后来皇帝的女婿常做这个官,才逐渐演变成皇帝女婿的专称,此乃“驸马”之由来。马在农业上的作用又非同小可,所以在古代很少特意屠宰的。不仅如此,而且因马难得,所以相马、医马等技术,也发达得很早。“死马当作活马医”这句比喻,流传很广。华北不少地方,现在还以“马医”为兽医的通称。
由于马的难得,我国人民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方面注重阉马技术,一方面又重视马的杂交,如北方的“匈奴”民族,很早就用马和驴进行种间杂交,得到了骡和“駃騠”。至于相马技术,则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许多相马能手,其代表人物是伯乐,《列子·说符篇》说他晚年和秦穆公论相马经验,同时还推荐曾和他“共担缠薪菜”的相马能手九方皋(《淮南子》谓九方堙),以及唐代韩愈对伯乐的颂扬。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所传诵的伯乐精神,实指此而言。
马不仅有极快的速度(良马短程每秒17米,可追上火车),而且有很强的持久力(如苏联顿河马,24小时能跑500公里)。至于輓用马,则劲大力足,一般能拉四吨重的货物。功率单位的“马力”,就是源出于马的輓力:18世纪末,英国不少厂主已开始采用瓦特所发明的蒸汽机,其中有个工厂主要求瓦特创制一台刚好是一匹马力的蒸汽机,并且还专门挑选了一匹良马,当场让它拉泵抽水给瓦特看。瓦特估计,这匹马干活的功率大约在70公斤米/秒左右,于是他便制造了一部功率为75公斤米/秒的蒸汽机给厂主,这架机器的功率单位被定为一马力,这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马还是极富感情的动物之一。白天,万马奔腾时,总是一匹为首,其余的马紧跟而至,这叫“马首是瞻”;晚上,马群移动时,马驹及母马围在中间,公马则在外围担任警戒,遇有敌害时公马会一马当先,力保“妇孺”,这些都来源于马的合群性。素不相识的马,很快会“亲如一家”。
马对主人的留恋和忠诚,更是富于浪漫色彩,自古传为佳话。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马的传说;在国外,至今在阿拉伯民族中还流传着一则故事,有一次,阿拉伯人的一个部落被土耳其人打败。有个名叫阿布的士兵,因负伤连人带马被俘。晚上,土耳其人把他双腿捆住扔在营帐外。半夜时分,他的马因失去主人而哀鸣不止。阿布听到后,便悄悄地爬过去,用牙咬开了马缰绳,想让它赶快逃走。但是,马望着受伤的主人,立即卧倒在旁,爱抚地嗅着主人全身,久久不肯离去。过了一会,这匹聪明绝顶的马,好象“如梦初醒”,立即用牙咬住主人的腰带,飞奔而去,跑了几十里,把他带回到家里,但自己却因疲劳过度,“舍身成仁”了。
(摘自《龙门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