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仲富兰
中国人何时用砚台,恐怕至今还是个谜。
作为研墨工具,砚台是伴随着墨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大量的考古遗存看,都曾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研磨器,由于制作粗糙,造型简陋,很难称得上是后世意义上的砚台。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一个原始人骨架旁,发现了一块石砚,上面还盖有石盖,砚台旁有黑色颜料(氧化锰)数块和灰色陶质水孟等共五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彩绘陶器工具。
姜寨出土的石砚,已经不是一般的研磨器,它比较接近后世的砚台了。这一发现,把砚台的历史,上推到五千年前。
所谓“石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石头为材质制作的砚台。有人根据韩愈《毛颖传》把砚台称为“陶泓”,而断定唐以前没有石砚,有的也只是瓦片为材质的砚台。其实,这是误解。实际上,“砚瓦”并非是以瓦为砚,而是指石砚的外形酷以隆起的瓦片。《砚林》上说:“曰砚瓦者,唐人语也,非以瓦为砚,盖以砚之中必隆起如瓦状,以不留墨为贵,百余年方可平。”
先秦关于砚台的记载较少。《砚谱》上引伍缉之《从征之记》的材料说:“蜀国孔子庙中,石砚一枚,甚古朴,孔子平生时物也。”孔子一生尽管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也编书甚富,用过砚台之物,或许是可信的。文中说其砚台“甚古朴”,也许是因为长期使用的是天然墨或半天然墨的缘故,砚台在形制方面,也就长期维持磨杵的形式。到了汉朝,出现了以松烟为主的人工墨,同时纸的发明,促使砚台的制作起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装饰性的纹饰出现,使砚台逐渐跻身于传统书画艺术的行列,成为既实用、又可欣赏的“文房四宝”之一,品种也日益繁多起来。除石砚之外,仅就砚台的材质而言,汉朝还出现了瓷砚、漆砚、陶砚和金属砚台等品种。
唐朝制砚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宋朝则把端砚、歙砚、澄砚、洮砚作为我国的四大名砚。而尤以端砚为最佳,成为文人墨客们的心爱之物。后来许多书画家自己动手选石、制砚、刻铭,使砚台的制作成为一门独特的刻砚艺术。明清两代出现了许多制砚名家,砚台也由实用品逐渐演变成工艺品而被收藏家珍藏起来。
(摘自1986年6月12日《解放日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