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为什么不能滥用阿斯匹林?

时间:2024-05-21

谢华达

阿斯匹林自1899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已度过了80个春秋,可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目前,在抗风湿的治疗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近年来发现它有预防血栓形成的新用途之后,更时髦起来了。

阿斯匹林按病种不同,在治疗剂量及疗程上可分为小剂量、短疗程及大剂量、长疗程两种。虽然小剂量、短疗程一般不易出现严重副作用,但因其无须医师处方即可从药房买到,故容易被滥用。至于使用大剂量及长疗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则为数更多。有人对使用阿斯匹林的患者,按所出现的副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口服较大剂量的药物后,对胃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阿斯匹林进入胃后,其碎粒可在胃内停留数小时,这样就会破坏胃粘膜屏障,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和恶心,且可引起不易觉察的胃出血。当每日服用3~6克时,约有70%患者出现大便隐血,胃镜检查也证实有胃粘膜溃疡、水肿存在。此外,阿斯匹林还能干扰胃粘膜上皮细胞合成蛋白,减少具有保护胃壁功能的粘液形成,使胃粘膜失去了保护屏障,导致氢离子浓度升高,最终引起胃溃疡。阿斯匹林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正常人体胃酸分泌的多少与前列腺素密切有关,当前列腺素分泌被阿斯匹林抑制之后,会增加体内胃酸的分泌量,因而加重了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害。水杨酸反应是阿斯匹林的又一副作用。服用大剂量阿斯匹林时会引起恶心、呕吐、耳鸣、重听、眩晕、视力减退等所谓水杨酸反应,当出现上述反应后若立即停药,一般是可以恢复的。使用小剂量阿斯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是目前临床用于防治冠状动脉和脑血栓性疾病的主要依据。当大剂量使用时,因其与维生素K有竞争作用,易引起出血,故一般不宜用于手术前、血小板减少、严重肝损害等病人。

阿斯匹林对少数人还会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尔还可以出现喉头水肿、哮喘病或过敏休克。有哮喘史的病人,应慎用或忌用。肝脏、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据研究,当血药浓度达到每100毫升血液内含有25毫克的水杨酸时,被称为损肝阈值,可出现转氨酶升高及出现黄疸症状。对肾脏的损害,从目前所知与滥用解热镇痛药有关,阿斯匹林可引起肾髓质血流量减少,造成髓质缺血,严重的还可发生乳头坏死。

那么,应如何合理使用阿斯匹林呢?

严格掌握指征、剂量和疗程。对大剂量抗风湿治疗的病人,必须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凝血机制及大便隐血试验。防止不合理的配伍用药。一般不宜与保泰松、消炎痛、降血糖药、皮质激素等合用。孕妇、肝肾功能不良、有出血性疾病、哮喘、溃疡病者慎用。国内目前已有肠溶阿斯匹林供临床使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但血浓度略逊于非肠溶片。据报道,现已在研制阿斯匹林衍生物——双水杨酸酯、阿斯匹林赖氨酸、氟苯水杨酸、阿斯匹林钙盐。可望这个久经考验的沙场“老将”,将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与病魔作斗争的疆场。

(摘自《科学画报》1983年第6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