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没有学位的“博士”

时间:2024-05-21

李丘山

1979年夏天,湖南省临湘县占桥公社邮电所,邮来了一封国际航空挂号信。信封上的英文字译成中文,是:

邮李忠谱博士

美国华盛顿大学植物学教授尼拉克博士(寄)

“博士”

李忠谱是占桥公社一个普通农民,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养蜜蜂。美国学者为什么给他寄信并称他为博士呢?这要从一场国际官司谈起:

1977年冬天,美国首都华盛顿法庭,受理了一起商业诉讼案。被告是经销中国“五加参精”(又名刺五加)的美国法马利药品公司,原告是苏联西伯利亚“人参精”在美国的代理商。这场官司的起因是:几年前,中国五加参精和苏联西伯利亚人参精,先后进入美国市场。由于中国五加参精药物性能良好,深受美国顾客欢迎,成为畅销货;而苏联西伯利亚人参精却遭到冷落,这就使苏联有关方面恼羞成怒。经过一番暗中策划,由西伯利亚人参精在美国的代理商出面,对经销中国五加参精的美国法马利公司提出指控,胡说什么五加参的唯一产地是苏联西伯利亚,全世界只有苏联人研究五加参;中国不但没人研究,而且根本就不产五加参。结论是:中国出售的五加参精是冒牌货,假药!

法马利公司作为被告,沉着应战,特意聘请了华盛顿大学植物学的路易斯教授和美国东北药材研究所的杜克博士,专程来中国进行考察。

路易斯教授和杜克博士来到中国后,搜集和查阅了我国自明代以来,有关五加参的各种资料,研究了许多标本……其中,1973年第1期《中国养蜂》杂志上一篇题为《南刺五加在养蜂业中的应用》的学术论文,特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篇文章详细论述了刺五加的产地、分布、化学成分,以及它的研究发展史;同时还纠正了苏联养蜂界中利比洛夫等学者认为刺五加只具刺激作用,只有短暂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不能多用和久用的错误观点。论证了刺五加的性能是扶正培本,以根治为主,可以长期应用,滋补元气。

路易斯教授和杜克博士大喜过望,中国人对于南刺五加的研究和应用,已经超越了医药范围,而扩大到昆虫学的领域。这篇言之凿凿的论文,为驳斥苏联西伯利亚人参精在美国代理商的荒唐指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文章的作者李忠谱,竟是一位公社社员。这使路易斯教授和杜克博士大为惊讶!

两位美国朋友从中国考察归国后,高度赞扬了李忠谱的文章,并引用该文章中的论述,在法庭上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使苏联代理商的诉讼变成诬告,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和罚款。李忠谱这个中国农村的普通社员,也因此在中外学者中名声大振。他收到了国内外药物学界和养蜂界的一千多封来信。1979年和1980年,美国法马利药品公司经理查理考,美国华盛顿大学植物学教授尼拉克博士,先后三次来信,对他高度赞誉。1980年10月,他应美国有关方面的邀请,出席了十八国国际药物研讨会。同年,他荣获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81年4月27日,中国新闻社将他用中药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获得成功的事迹,向全世界作了公开报道……李忠谱没有博士学位,但他是名副其实的博士。

追求

李忠谱没有跨过大学的门槛,他在养蜂科研中取得的成绩,完全是他茹苦含辛、艰难攀登、自学成才的结果。在旧社会,他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农民家

李忠谱在配制蜂乳酒庭,家里没有钱送他上学,靠亲友资助,他念完了小学和初中。十六岁那年,他读了一个学期的高中,就带着失学的痛苦,回到湘鄂交界的药菇山下。

李忠谱回到家乡,还是一个稚气的少年,药菇山大自然的无限活力不断地感染着他。他常常独自一人登上药菇山,倾听林中小鸟婉转的鸣叫,使他心情开朗、舒畅;他漫步花丛之中,百花的绚丽和芬芳,使他感到生命的多姿多采;更使他感兴趣的,是那终日在花丛中忙碌的蜜蜂。它是那么娇巧,那么机灵,鼓动金色的翅翼,勤勤恳恳,不辞辛苦,整日为酿蜜而奔忙。留给自己的是辛劳和疲倦,献给人类的却是甜蜜和馨香。蜜蜂无私的品德给了他以启示,他渐渐地和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决心做一个养蜜蜂的人。

1948年初春,中国养蜂专家黄子固从美国留学归国,撰写了《最新养蜂学》,主编了《中华养蜂学》杂志,又在北平李林园兴建了中国第一个养蜂场,主办了“志愿养蜂训练班”。失学在家的李忠谱,从《最新养蜂学》和《中华养蜂学》杂志上认识了黄子固,向他写了《自传》和自荐信,请求去北平“志愿养蜂训练班”学习。半个月后,李忠谱得到了回信,养蜂训练班慷慨地向他打开了大门。

到了养蜂场,黄子固见李忠谱竟是这样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青年,对他的学识和不相称的外貌,感到惊讶!但他打心眼里对这个青年有好感。几天后,李忠谱调到了养蜂部。他喜出望外,如饥似渴地学习养蜂技术。然而,好景不长,“志愿养蜂训练班”匆匆结业,他只好返回老家。

探索

李忠谱从北平回到家乡,把全部心血倾注在蜜蜂的身上。深秋的一天上午,李忠谱在药菇山采药时,发现一只蜜蜂从半空中掉下来,踉踉跄跄,几次振翅起飞,飞不到两尺远,就又掉到地上。李忠谱拾起蜜蜂仔细观察,发现蜜蜂的贮蜜囊胀得鼓鼓的,两只脚上还粘着绿豆大的花粉球。小小蜜蜂,这样“超载”,怪不得飞不起翅。

有什么法子能够帮助小蜜蜂飞回去呢?年刚十八岁的李忠谱,想象力十分丰富,也十分大胆。他暗暗思忖:蜜蜂子整天越高山、钻丛林,或顺风而去,或逆风而行,采集百花,酿造蜜汁,要消耗多大的体力?如果能够给它一点壮力气的营养品滋补滋补,那该多好!他呆呆地冥思苦想,忽然,“人参”这种药物跳进他的脑海。人参是最好的滋补品,用人参喂养蜜蜂,准是绝妙的滋补品!他不顾家境贫穷,竟把准备买米的几个钱,全部拿到药店,给蜜蜂买来了人参。

果然,喝了人参汤的蜜蜂,身强力壮,高飞远走,采蜜量和幼蜂繁殖量都大大增加了,效果确实很佳。但是,人参价钱昂贵,用它喂蜜蜂,自然得不偿失。可不可以用别的药物代替呢?李忠谱沉浸在幻想中。

没有知识的懒人,幻想永远是幻想;而对于工作勤奋、刻苦求知的人来说,幻想却常常是一种推动的力量和创造的先导。李忠谱记得:李时珍《本草纲目》上有这么一句话:“宁得一把五加,不求金银满车。”五加在“壮力气,健筋骨,益精气”这些方面,和人参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价钱却便宜得多。

李忠谱从药店买回了五加喂蜂,满以为效果一定良好。谁知,经过试验,五加剂量小了,蜜蜂吃后没有任何效果;剂量大了,又造成药物中毒和死亡。是什么原因呢?他配制各种剂量,前后做了三百多次试验,都以失败而告终。

李忠谱焦急万分,食不甘味,一头扎入浩瀚的药海里,顽强地探索着。当时,他已经当了教师,晚上,在煤油灯下改完了学生的作业、备好了课,便捧着《本草纲目》和《本草备要》,通宵达旦地钻研;星期天,他对照图样,上药菇山采药。他读书采药,呕心沥血,识别和掌握了一千六百多种中草药的性能。他采集了大批五加,命名为南刺五加。但是,当他雄

李忠谱在教徒弟检查蜂箱心勃勃,正准备用自己亲手采集的南刺五加喂蜂时,在一场政治风暴中,他被错划为“右派”。

钻研

命运之神对李忠谱的捉弄实在太过分了。他坐了六个月监牢,出狱后又生了一场大病,两年没有能跨出房门。卧病在床,不能出工,当时,不出工生产队就停发口粮。象他这样的人生病,不要说什么营养、滋补品,就连红薯片、包谷饭(玉米),也无法填饱肚子。在疾病和饥饿的折磨下,李忠谱已经奄奄一息,死神在向他招手了。但他手中却还捧着《名医别录》、《中药大辞典》等医药书籍,顽强地同死神搏斗。一当身体稍有好转,李忠谱就又继续南刺五加喂蜂的试验。经过数百次试验、观察,终于获得了成功。用南刺五加配剂喂的蜜蜂,生命可以延长五到十天,蜂王产卵率提高百分之五十左右,产蜜量提高百分之二十。

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反而紧锁双眉,发起愁来了:为什么药店买的五加不能喂蜂?而自己采的南刺五加却效果良好呢?这使他对于五加的真假发生了疑问。为了解开这个谜,他整日整夜翻书本,查资料,看标本……将历代经典医学著作,几乎重新通读了一遍。他又会同老药农跑遍了药菇山区,深入到湖北、江西等省,采集了几千种标本,终于摸清了,原来五加有六科十七种。并且验证了几乎全国各地药店销售的那种五加,是萝摩科的杠柳皮,纠正了药物错名。

成功

李忠谱利用南刺五加喂蜜蜂,不仅对于蜂群的婚飞、产卵、采集、造脾、产浆、抗寒,以及延长寿命、增加信息素等方面获得了良好效果;而且对于医治蜂病,特别是中蜂囊状幼虫病,取得了更加可喜的成绩。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一种马勒托尔族的过滤性病毒,这种蜂病,1972年以前,是一种散发性存在的A1型,由于病毒发生变异,1972年以后,出现A2型,病毒加重,流行全国,使许多蜂场处于绝境。有一次,全国各地蜂场汇集到湖南平江县放蜂,二万多群中蜂,就被这种可怕的蜂病全部毁灭。在防治中囊病中,国内外曾试用了四百多种药物,结果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李忠谱经过几十年养蜂生涯和对药物学的多年刻苦钻研,脑子里装进了大批医治蜂病的药方。他根据南刺五加的化学成分、药物性能,结合药理,研究了囊状幼虫病A1型与A2型的病毒变异和它的病理,先后给患病的蜜蜂,喂用了七百多种中草药,进行了一千多次对比试验,终于找到了医治囊状幼虫病的理想配方。1973年,他的《南刺五加在养蜂业中的应用》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千余封来信飞到占桥。新疆、黑龙江等地的种蜂场,蜂群处于垂危之中,李忠谱给他们寄去了南刺五加复方和标本,使这些蜂场战胜了蜂病,蜂群迅速兴旺起来……

李忠谱在养蜂业中取得如此巨大成绩,他完全应该大大享受蜜汁的甜蜜。可是,在他取得成绩的后面,也曾惹来了可怕的灾难。十年浩劫中,他这个“右派”分子,又变成了“大搞资本主义的典型”。他精心喂养的那些蜜蜂,被没收、消灭;他的中草药书籍和标本,被洗劫一空,付之一炬。

十年浩劫过去了,中华大地重见光明。临湘县委给李忠谱彻底平反,安排他到县科委从事养蜂研究。1980年12月,他被选为临湘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7月,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并晋升为畜牧兽医师。李忠谱虽已年过半百,但他壮心不已,在蜂蜜酿酒方面又开始了新的攀登。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酿酒之乡。人们不仅用粮食、植物果实酿酒,用酵母菌把淀粉转化为糖,再由糖转化为酒;而且还用蜂蜜酿酒,直接把糖转化为酒。早在我国宋代,就有“蜂蜜而今酿新酒,胜似金丹万倍强”的记载,但蜂蜜酿酒技术久已失传。李忠谱从诗句中受到启示,他查阅了许多酿造书籍,多次向我国酿酒专家陈陶声教授求教,并上山采集中草药配制酒曲。他前后经过三百多次的尝试和失败,终于研制成功了营养丰富的“蜂蜜酒”。这种酒的酿造技术,受到1981年11月举行的中国养蜂学会学术交流会的重视,国家畜牧总局和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派人到临湘参观,并开展蜂蜜综合利用研究。湖南科技和酿造部门,对试制的“蜂蜜酒”进行了鉴定,现已拨款建厂。

党的关怀,人民的支持,给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新的生活,新的探索,为他展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照片为虢荣华摄)

(摘自《人物》1982年第6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