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曼 桥
有一种在东西方都很流行的说法,说在天堂里,人们住英国的城堡,开德国的汽车,有中国厨师,娶日本太太,享受着美国的民主,而这一切是在瑞士人的管理之下。虽是笑话,可瑞士人因精擅管理而举世闻名的口碑确是可见一斑了。的确如此,无论是在飞机上俯视那整齐有序的田野森林,还是偶尔路过的村庄里鲜花环抱的农舍,无论是苏黎世繁华大街上来来往往分秒不差的电车,还是海拔三千米的盘山小路上写得清清楚楚的路标,无一不在向人昭示着这个国家所特有的理性意蕴。
刚来瑞士时,对房东哕哕嗦嗦叮嘱的一大堆条条框框很不以为然,只觉得运气不好,遇到了特别“事儿”的房东,慢慢才明白,不是我的房东“事儿”,而是这个国家“事儿”。那些诸如晚上10点以后不能大声喧哗,星期天不能开割草机,垃圾要分门别类并在规定的时间里扔在规定的地方等等,都是放之全瑞士而皆准的居住公约,瑞士人自觉默契地遵守和承袭着。我曾在居住的公寓里看到邻居在走廊里贴的小告示:某单元某人,某月某日要举办生日晚会,大约晚11时结束,可能会影响邻居休息,请大家谅解。如有意见请于某月某日前告知,以便另做安排。当时我想,瑞士人虽然处事严谨、恪守规矩,却大都是性情中人,该出手时绝不姑息,该通融时也不乏宽容。果然,没见有人提出异议,那天的晚会如期举行。我伸长耳朵留意着,既没有喧哗吵闹,也没有好事者的干预。我住的房间离电梯很近,也只是在11点多听到一点儿电梯的响动。
还有一次与朋友在她的私家树林里散步,她指着被画了白圈标志的树说:“这些树我们可以砍伐了。”见我疑惑,她解释说:“在瑞士,即使是私家的树,也要经过政府专门机构的批准才可以砍。”不禁联想,瑞士的环境之美,是举世闻名的,境内的都市、村镇、高山、湖泊……到处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绿色,而繁衍和延续这意味生命质量的生态资源,无不得益于政府致力环保的有效机制和高素质的瑞士人民。
后来与村长做了邻居,对瑞士人无与伦比的管理意识就了解得更多更具体了。联邦制的瑞士,各州独立立法,而州政府又把许多权力下放给村市政府(顺便说一句,瑞士没有城乡差别,叫市还是村,只是根据人口多少而定,一万人以上的居民区叫“市”,一万人以下的居民区叫“村”)。就说建房吧,大到划分哪儿是工业区,哪儿是居民区,小到每一座民宅用什么颜色的瓦,窗户开多大,事事都要村政府研究决定。他们要研究经济成本、生态环保、结构安全、整体形象、邻里和谐等等。即使是私家的土地,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使是自家的房子,也不能说加个阳台就加一个,用眼下国内时髦的一句广告语说——一切尽在掌握——当然是在政府的掌握之中。
前些天,我忽然想买个卫星天线接收中文台,卖天线的小伙子提醒我是否问过我们家住的地方可不可以安装。回头问村长,果然有规定,直径不能大于80厘米,不能放在院子中间,不能吊在二楼阳台外边,不能放在房顶,不能……说得我头都大了,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我实在不想花大力气去仔细研究我们家可以被允许安装那个“劳什子”的地方,而且还要我应付接下来的麻烦。“天线计划”的流产是我至今仍对国内的朋友抱怨自己处于“视觉听觉饥渴综合征”的根源,由于信息的相对闭塞(尤其是有关国内信息的匮乏),我在国内朋友的眼里越发“老外”和“老土”了。
瑞士的“繁文缛节”那么多,岂不需要一个庞大的监督机构?其实除了自我约束,瑞士人还个个是警察。我的一个朋友夜里两点多在停车场将邻车蹭了一下,下来看看几乎没什么“伤”便溜之乎也。不想几天后竟收到警察的罚单及让他与车主联系赔偿的通知,他深有感触地说,在瑞士真的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还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我家新搬来的隔壁,太太是葡萄牙人,先生是意大利人,在瑞士人眼里,他们是生活散漫,没有规矩的“南方人”。这不,搬来没多久他们另一边隔壁的瑞士太太便开始抱怨他们的儿子在不可以练琴的时间里弹琴,开着窗户大声放音响等。我还看见有邻居客气地制止他们在傍晚开动割草机。大概那家“南方人”真的不以瑞士人的小规矩为然,依然是不拘小节、我行我素。终于有一天我见他们全家忙里忙外,把原来放在地下车库的劈柴运到后门口。“换地方了?”我随口打着招呼,不想,爱说话的意大利先生拉住我便抱怨,说收到村里消防队的通知,不可以在地下车库放杂物,并把那封信拿给我看,我细看了一下,一大堆禁止放的东西,大约只有跟车有关的东西可以放,而且规定必须放在架子上,摆放整齐。过了没多久,我在我家车的雨刷下发现了一封信,里面还夹了三十块钱,是隔壁的意大利先生写的,说是他在地下停车场锯木头,很多粉尘弄脏了我们的车,钱是给我们洗车用的,很抱歉给我们带来麻烦等等。看来“南方人”吃了一堑,竟长了一智。不过他这“一智”就连我那一向认真的瑞士先生都觉得小心得过分了,先生把钱还回去时,他们围绕瑞士的“规矩”嗟叹了好久。
你如果问瑞士人,他们到底有没有自由,这份自由的空间有多大?大概每个人都会回答你,他们是自由的,并且尽享着自由带来的快乐。至于空间大小,那要取决于你对自由的理解和期望,智慧的瑞士人说:他人自由的开始便是你的自由的终止。正是这样,瑞士才会历久弥新地享有“欧洲公园”的美誉,才有让全世界羡慕的社会秩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几个瑞士人知道这个两千多年前中国先哲的教训,但他们那么心甘情愿地恪守着自己的规矩,因为他们知道,那也是在守着他们的自由。
(梁宏波摘自2001年10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