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双版纳年轻的“香蕉大王”

时间:2024-05-21

李幸

姜东海,四川合川人,80后。在云南独当一面,经营一家面积3000多亩的大型香蕉种植园,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感言:我是典型的重庆崽儿,敢闯敢拼,不怕输。

在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州,有一位年轻的重庆人,独自管理着一片面积3000多亩的大型香蕉种植园。他,就是合川人姜东海。

不久前,云南西双版纳东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这位总经理、当地著名的“香蕉大王”,在香蕉林里接受了采访。

佛山打工的艰难时光

驱车从西双版纳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中心出发,沿城市公路前行大约5公里之后,便上了前往普者黑的高速公路。城市建筑逐渐从视线中消失,一片片农田映入眼帘。

没多久,一片面积巨大的香蕉林出现在我们的前方,成千上万株香蕉树在风中摇曳。这里,便是姜东海的香蕉种植园了。

刚一下车,便见到了这位年轻的“香蕉大王”。他一边引领笔者参观香蕉园,一边说起了这些年来打工、创业的经历。

姜东海出生在合川农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006年在当地读完高中后,他抱着这样的想法,怀揣仅有的500元现金,独自一人前往广东佛山,开始了逐梦之旅。

在佛山一家小型电器厂,他找到了一份产品质量控制的工作,每月薪水不到1000元。但因为踏实肯干,一年后便被提拔为部门主管,每月的工资也涨到了3000元。

打工并不容易。“加班是家常便饭。”姜东海告诉笔者,尤其是在销售旺季,每天工作时间往往超过15个小时。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创业”的想法在他内心变得越来越强烈。2007年底,姜东海辞职回到了重庆。

2008年初,姜东海随同家人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发展香蕉规模种植业。“西双版纳的气候、地形和土质都比较适合香蕉生长。”他介绍。

一切从零开始

因为对香蕉的种植、管护技术一无所知,刚到西双版纳时,姜东海在自家香蕉园里“打杂”:除草、栽苗、灌溉、施肥,还有巡视果园,样样都干,天天早出晚归。

几个星期下来,他被晒得脱了一层皮,连连感叹:“当香蕉园主真不容易。”

付出总有回报。一年时间后,面积200多亩的香蕉园已具雏形。姜东海十分欣慰。

没多久,他便“接管”了整个香蕉园,开始全面负责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各项事务。

姜东海重视采用最新的种植技术,同时也特别能吃苦,几乎每天都要钻进香蕉林里巡查。200亩的香蕉园,巡视一遍至少需要半天时间。

“慢慢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各类病虫害。像卷心虫、蓟虫、吊丝虫等,一旦出现,必须及时处理……”姜东海说起种香蕉的心得体会来,滔滔不绝。

他介绍,“香蕉串七成熟时砍下来最为合适,砍早了色泽欠佳、卖相不好;砍晚了,过于成熟,则不利于运输和存储。”

2010年初,广西、海南等香蕉主产区迎来大丰收,让以往不愁销的云南香蕉,骤然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姜东海措手不及,面临巨大损失。

他头都大了,打电话向重庆一位朋友诉苦。没想到,就是这一个电话,解了燃眉之急。

“你可以把香蕉运到盘溪水果批发市场来卖!”朋友提醒。

姜东海如梦方醒,立即租下一辆卡车,连夜将20多吨香蕉运到盘溪市场。不到两天,这批香蕉销售一空。

这一趟跑下来,姜东海还跟盘溪不少做香蕉批发生意的客商建立了密切联系,打开销路,走出了困境。

“家乡重庆的水果批发市场人气旺,从此以后,我的产品每年都有相当比例要发运到这里。”他说。

年轻的姜东海对于电子商务平台也有着浓厚兴趣。他再三表示,要将互联网这一全新销售渠道用好,当一名新时代的“香蕉电商”。

事实上,他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比如安装摄像头等设施,不定期把香蕉生长、管护等方面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客户,同时着手建设自己的官方网站全面推介自己的香蕉园。

近年来,姜东海不断扩大生产,香蕉园面积很快达到3000多亩,规模在整个西双版纳数一数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这位年轻人,也顺理成章成为当地公认的“香蕉大王”。

去年4月,他在合川市区投资的一家大型酒楼正式开张。这家酒楼可同时接待近千名客人用餐,为当地创造了近100个就业机会。

姜东海告诉笔者,身在异乡的他经常想家,想念家乡的各种美食:“合川的桃片、肉片,还有那鲜香麻辣的火锅,经常想起来就流口水。家里人每次到云南来,我总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带些重庆特产……”

父母在家时,也会在电话、微信里向他介绍家乡的各种变化。

而姜东海总是经不住“诱惑”,所以他只要有时间,总喜欢飞回重庆一趟,与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火锅、吃啤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