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枸杞撑起红色产业一片天

时间:2024-05-21

■ 文/郜晋亮

小枸杞撑起红色产业一片天

■ 文/郜晋亮

编者按:今年9月5日,农业部、财政部公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枸杞产业园成功入选,为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示范作用。

在遥远的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有一座别具特色的小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每到秋天,当北方大部分地方被浸染成一片金黄,这里却呈现出绚烂的红,那是10多万亩成熟的枸杞发出的光。若是驱车城中,你一定会为这种景象惊叹。

这里是全国连片种植规模最大的枸杞基地,2011年8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柴达木枸杞基地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海拔最高的连片枸杞种植基地;也是全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枸杞种植基地,历史最高纪录亩产鲜果2600公斤;还是全国枸杞产品品质最优的种植示范基地。

强大的产出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持,更是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每年产出超过10万吨的枸杞鲜果,一部分经过烘干、晾晒,制成干果直接进入市场;另一部分则被用来加工成冻干果、枸杞果汁、枸杞酒、果酒、泡腾片等产品或是进行生物提取,实现年产值超过28亿元。

谋 变

以往的经营方式十分简单,种植、收获、制干、出售。想要提升枸杞的附加值,最有效的一条路就是发展精深加工,挖掘枸杞产业潜在价值。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产值

在日常生活中,枸杞能用来做什么?入药、煲汤、泡水,思来想去也就这么几种。不过在位于产业园内的几家大型枸杞加工企业的加工车间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大型的低温真空仓会将新鲜的枸杞制成枸杞冻干;榨汁设备则会将新鲜的枸杞制成枸杞汁;蒸馏设备将发酵后的枸杞酿成酒。从卖枸杞干果,到卖枸杞制品,看似简单加工的背后却蕴藏了巨大的产业价值。

都兰县枸杞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红星说:“以往我们的经营方式十分简单,种植、收获、制干、出售。出售最廉价的原材料能挣多少钱,我想只要种过枸杞的人都能算清楚这笔账。现在创建产业园,我们必须谋变,最有效的一条路就是发展精深加工,提升枸杞的附加值,这可能是卖原材料的许多倍。”

据了解,目前,都兰县枸杞产业园从事枸杞深加工的企业已经达到了8家,年可加工利用枸杞折干果8500吨,可加工成枸杞酒、枸杞籽油、枸杞酵素、枸杞茶等46个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达到33%。到2020年,产业园的这项指标将提升到84%。走通了这条路,枸杞产业将会迎来新的春天。不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并不能仅仅停留在加工一端。

成长

“柴达木枸杞”经历了一个从拼产量到拼质量的过程。不论是气候优势,还是数量优势,亦或是品质,都不输于人。同时,在专业化经营上也迈出了步伐。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枸杞产业能做些什么呢?

都兰县枸杞产业协会会长蒲青表示,枸杞产业能做的一二三产融合有很多,比如我们现在发展枸杞休闲采摘、休闲观光,企业还在举办枸杞文化旅游节,都是在不断地挖掘枸杞产业的潜在价值。未来,产业园将建设一个集餐饮、住宿、活动帐篷及广场、游客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枸杞生态旅游观光园。

做优品质品牌,赢得市场口碑

任何一个优质品牌的诞生,背后都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柴达木枸杞”亦不例外。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并渐渐成长为富裕一方百姓的红色产业,在漫长而坎坷的历程中,“柴达木枸杞”的缔造者经历过挫折,也感受过荣耀。

从20世纪60年代初驯化野生枸杞,到1978年成功驯化并定植枸杞林182亩,年产枸杞干果2700公斤;再到1985年,枸杞种植面积发展到2173亩,枸杞干果产量达到10万公斤。此后,诺木洪农场开始引进新疆、宁夏的枸杞品种进行试种,并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到如今的15.91万亩。“柴达木枸杞”品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产业园最大的枸杞种植基地诺木洪农场场长苟廷长告诉笔者:“一路走来,‘柴达木枸杞’其实是经历了一个从拼产量到拼质量的过程。不论是气候优势,还是数量优势,亦或是品质,我们都不输于人。要打造一个品牌,要做强一个品牌,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础不能有任何动摇。”

坚实的数量与质量基础,赢得了“柴达木枸杞”品牌良好市场地位。不过,在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大数据处处显身手的时代,已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要“再好的酒也得吆喝两声”。

与“宁夏枸杞”相比,“柴达木枸杞”不论在市场认可度,还是在品牌效应上都相距甚远,如果将这个差距说得形象一点,那就是一杯水和一壶水。在所有面对的挑战中,这个挑战应该是最大的一个,也是最难应对的一个。

蒲青表示,客观地讲,传统的品牌优势是优势,但不是永恒的优势,青海枸杞历史悠久,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品质上乘,但整体依然缺乏专业的品牌化运作。品牌是个金饭碗。品牌的打造、推介和宣传,靠企业的力量十分有限,政府要发挥优势与企业融合联动,共同搭台唱戏,形成合力。

创建产业园必须要改变这一现状,“柴达木枸杞”品牌需要接受更加专业化的经营。2016年1月份,海西州政府与国际领先品牌战略咨询机构里斯伙伴中国公司正式签订了青海枸杞品牌战略咨询服务合作协议。让懂行的人做,让专业的人做,“柴达木枸杞”正好搭上了这班顺风车。

联结

目前,产业园既有的利益联结机制、模式,已经使2707户农户参与产业园创建,户均可增加收入6000元。今后,逐步推动股份合作和折股量化,让农民分享更多收益。

密切利益联结,助农稳定增收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平台,建设这个平台主要目的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技术支撑,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产业园创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归根结底就是要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青海省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孙文龙介绍说,产业园姓农,就是要以农为本,突出农业特色;务农,就是要围绕农业干,服务农业、农民;为农,就是产业园要为了农民建,带动农民增收;兴农,打通先进生产力入园的通道,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把产业做大,使农民增收。

宏观上讲,产业园做到这四点只是保障农民能够稳定增收的基础,但还不足以保障农民真正能从产业园中分享产业收益,还需要在微观层面尤其是参与机制、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

这几年,都兰县枸杞产业园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并开始积极参与到产业园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产业园内农民合作社达到69家,家庭农牧场15个,每年都有3万余劳动力从事枸杞采摘,使主产区周边乡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转移。同时还带动了流通加工、印刷包装、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产业收入近5亿元。

除了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产业园还要求入园企业要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初步建立与基地农户、农民合作社“订单农业”“企业+专家+农场+农户”“保底+分红”“科技人员+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产业园与农民的关系更加密切。

都兰县县长马永安说:“目前,产业园既有的利益联结机制、模式,已经使2707户农户参与产业园创建,户均可增加收入6000元。今后,我们逐步推动股份合作和折股量化工作,鼓励农民用土地流转费用和土地入股分红投入枸杞精深加工企业,参与产业园全产业链建设,让他们分享更多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