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刘慧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大粮仓”,玉米库存量占到全国玉米库存量的一半。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就要从源头上减少东北玉米种植面积,改变玉米“一粮独大”的局面。
做好结构调整“加减法”
黑龙江宾县长安镇营口村营口屯农民杨成发今年种植玉米97亩,其中40亩是租种土地,2016年玉米种植收益下降,他只收入5万多元,比上年收入下降了一半多。杨成发也在考虑调整种植结构,但还没想好种什么。“如果大豆玉米轮作有补贴,我会考虑种植大豆。”杨成发说。
宾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东北四省区唯一的全国烤烟生产重点县、黑龙江省肉牛和地产果生产基地县,县域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近年来宾县农业结构严重失衡。2016年,全县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244.7万亩,其中玉米224.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近92%。曾经长期从事农业工作的宾县县委宣传部部长马哲说,县里正在研究种植结构调整的相关情况,要充分发挥山林资源丰富,果蔬、烤烟等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按照“东烟、西菜、南果、北稻”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调优区域布局、调强优势作物、调高经济效益。今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14.33万亩。
宾县属于玉米大豆轮作区,大豆种植面积一度占到全县耕地面积的40%。近年来大豆面积急剧萎缩,2016年大豆面积只有2.1万亩。恢复玉米大豆合理轮作制,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宾县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选项。“如果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种子、栽培模式获得突破,如果目标价格能够执行到位,将会逐步恢复大豆种植面积。”马哲说。
2016年以来,东北地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预计玉米面积减少2300万亩,玉米“一粮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变。黑龙江种植结构调整已经实现了“一减七增”,2016年玉米比上年调减1922万亩,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经济作物和饲料饲草作物分别比上年有所增加。
黑龙江是我国粮食核心主产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需要为调整种植结构确定一个合理的边界。黑龙江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的郭家勇说,黑龙江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减玉米、稳定水稻、增加大豆杂粮、扩大草蓿果蔬。到2020年,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2亿亩以上,玉米面积调减到9000万亩左右,水稻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达到4000万亩以上。
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在逐步改变失衡的农业结构基础上,优化区域结构,优化粮经饲比例,优化品质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由种得好向卖得好,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同步推进。
郭家勇说,未来黑龙江将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个体系”建设,做好农业加减乘除大文章。调优布局,打造各具优势的产业带和优势产区,建立与市场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相协调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米改豆、米改麦、米改杂、米改经、米改饲等种植模式,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调优模式,着力解决好种植标准、栽培技术、耕作方法、轮作制度等问题,在调结构的过程中转变农民生产理念,加快粗放生产向精准生产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和产出效益。调优品质,瞄准消费者需求、加工企业需要和农业生产急需,加大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专品种培育力度,扩大订单农业和专品种生产,特别是大力发展中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用好补贴政策要算细账
在东北玉米大豆轮作区,恢复大豆种植面积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大豆比较效益低仍是制约大豆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的首要因素。专家认为,恢复大豆玉米轮作,需要整合利用好现有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和大豆玉米轮作补贴政策。
吉林省榆树市是全国第一产粮大县,坐落在世界黄金玉米带上。全县耕地面积586万亩,2008年以来,大豆种植面积由80万亩萎缩到现在的4万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至300多万亩。榆树市农业局副局长邵建庭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为调减玉米面积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榆树市准备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力争2020年达到80万亩。
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关键要看经济效益。种玉米划算,还是种大豆划算呢?邵建庭给记者算了三笔种植玉米、大豆的投入账、产出账和补贴账。
当前实行的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基本保障了优势产区农民种粮收益基本稳定。目前市场玉米(含水量14%)为每市斤0.7元,大豆目标价为每市斤2.4元。一是投入账。榆树市1公顷玉米种子、化肥等物化成本6620元,租地成本7500元,总计投入14120元。1公顷大豆物化成本4200元,租地成本7500元,总计投入11700元。1公顷玉米比1公顷大豆多投入2420元。二是产出账。玉米按每晌地产22000斤和市场价0.70元计算,售粮收入15400元,减去物化成本和租地成本,纯收入1280元。大豆按每晌地产5000斤和目标价2.40元计算,销售收入12000元,减去物化成本和租地成本,纯收入300元。1公顷玉米纯收入比1公顷大豆纯收入多980元。三是补贴账。玉米降价补贴每公顷2500元,玉米每公顷比大豆多收入980元,所以每公顷大豆补贴不能低于4000元,才能把种大豆和种玉米收入差距补齐或略多。
“按照《吉林省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要求,榆树市按10%提取补贴资金,根据测算,可提7000万元,每公顷补贴4000元,可补贴20万亩以上。要进一步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邵建庭说。
记者了解到,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在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的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收益差距。东北地区要部分恢复大豆种植面积,需要整合各类补贴资金,补齐大豆与玉米的收益差距,才能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黑龙江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运用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探索开展耕地轮作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整合9.75亿元资金推动玉米改种大豆轮作试点,每亩补贴150元,实施米改豆650万亩。结构调整难度大的市县出台激励政策,共安排3.1亿元资金专门用于结构调整。目前黑龙江大豆已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大豆由2015年的3532.4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4683万亩,增加了1150.6万亩。
当前大豆产量低是导致大豆种植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邵建庭表示,还应该通过提高大豆单产和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支持大豆科技创新,根据大豆结构调整需要,选育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建设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大豆生产核心区域,实行连片种植,提高规模种植效益。提高单产,推广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推进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一批亩产200公斤以上的种植典型。全面提升大豆品质,2020年将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2个百分点,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
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结构
如今,农民已经深刻感受到玉米收储政策带来的阵痛,认识到调整农业结构势在必行。但是,由于政策和技术指导的滞后,导致上下信息不对称,农民有些茫然,不知道国家将会调整到什么程度?不知道玉米价格会降到多少?不知道明年该种啥?
黑龙江庆安县欢胜乡永胜村农民李发是典型的种植养殖大户,他家2016年种了150亩玉米,其中120亩是租种的,加上每亩地政府给的153.92元的补贴,正好不赔不赚。而他家2016年的主要收入来源,则是靠养殖1000多只山鸡赚了六七万元钱。李发告诉记者,他现在还没有想好明年种什么,如果租金不能降到心理价位,他有可能不再租种土地,而把主要精力放到山鸡养殖上,进一步扩大山鸡养殖规模。
农业结构随着农产品供求格局变化进行阶段性调整是常态。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针对农民的茫然和盲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服务,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要加大市场信息指导服务力度,重点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跟踪和发布,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调整自己的种植方向。
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黑龙江隆信锐意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年加工15万吨玉米的饲料企业,主要为伊利、现代牧业等国内一些大型乳制品企业的奶牛场提供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对玉米的品质要求较高,多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高品质玉米。公司董事长何彦辉告诉记者,公司未来要发展有机饲料,因此计划大面积流转土地,建立高品质玉米种植基地。目前公司已经建有4万亩的有机玉米种植基地。
发挥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吉林榆树市环城乡贵家村增益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主动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比利时玉米、高蛋白玉米等优质玉米品种和月笕草、马铃薯、西瓜等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2016年合作社经营500多公顷土地,纯收入达200多万元,丝毫没有受到粮食价格下跌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要求加入合作社。”马占有说。
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当前,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巨大。肇东市农业局副局长朱秀军说,该市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着重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组织了27个绿色食品企业和合作社,协调农民带地入社,种植有机谷子、有机鲜食玉米、有机杂粮杂豆以及绿色蔬菜等农产品,通过注册品牌,实现精深加工,每斤小米最低卖到15元,高的卖到50多元,是玉米效益的3.6倍。2016年肇东市缩减玉米面积23.5万亩,全部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效果非常明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