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

时间:2024-04-24

文_文波 杨再成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继续用加速发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用发展成果维护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为加速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地处武陵山脉褶皱深处、依偎乌江走廊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欠开发、欠发达程度深,一直是贵州省脱贫攻坚主战场。

撕掉“贫穷、落后”标签,成为一届又一届沿河决策层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奋发图强、矢志攻坚的拼搏目标。

加强稳控 社会稳定促发展

“沿河的发展必须以稳定为前提,要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沿河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支刚说。

2017年,沿河成功创建国家级信访“三无”县,即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越级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极端恶性事件;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810元和795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0%,经济社会成功步入稳定与发展良性循环快车道。

“针对特殊时期、敏感时段,我们建立了‘今日快报’机制,配套启动‘维稳、公安、信访’三条线并轨运行,从而确保信息快捷畅通,处理及时有效。”沿河自治县委群众工作部副部长、信访局局长杨三龙介绍。

为筑牢社会安全防线,沿河还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合”和县乡村组“四级”联调机制,结合乡情村情探索信访化解新模式。2017年,排查出矛盾纠纷2300余起,成功调解2253起,办理各类信访问题1494起,一大批信访疑、难、老案得到化解。

在成功化解信访矛盾的同时,加强对各种犯罪行为的预防、打击和惩治,建成毒品综合检查站、特巡警基地、阳光服务中心、毒品预防教育基地、育新学校、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和特殊人群安置帮教基地。

通过努力,沿河自治县刑事发案率、“两抢一盗”发案率同比逐年下降,2017年县公安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沙子街道岩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民意调查中排名连年提升,2017年排名比上年提升了15位,成功实现“四无四降”目标。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我们每个干部都坚持把群众的利益实实在在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耐心听取、诚心沟通、真心帮助、细心化解,就没有处理不好的矛盾纠纷。”沿河自治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殷松说。

干群思进 突破藩篱促发展

经济不发展,社会事业不发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高,是造成社会矛盾多发的根源。

对此,沿河自治县委、县政府一边着力加强社会稳控,一边大力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以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环保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截至目前,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围绕“拉路网、配设施、装项目、改环境”做文章,成功对县城城南、老公安局、城北商业中心、民族风情街,河东粮站、月亮岩等旧城进行改造,改造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

“未来我们将继续科学规划,城乡统筹,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示范小城镇、美丽乡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力度,倾力打造‘宜居沿河’,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王琦说。

2015年底,沿德和沿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沿河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目前,沿印松高速、G326、G211、S411、S203、乌江三桥、坝坨至淇滩一级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正强势推进。全县公路里程接近4000公里,农村公路建制村通畅率达100%,正在向“组组通”目标迈进。

“以前我们这里进出都很不方便,到邻村走亲戚都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村里的公路硬化了,骑车只要一二十分钟。”提起交通发展带来的便利,沙子街道黄金村村民周新华说。

过去3年,沿河共完成农村饮水项目建设300多个,还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信息基础设施“三年大会战”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讯等工程。

目前,正快速推进甘溪水库、当坝水库、邓家溪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同时,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低电压台区整治等项目也在大力实施。

创建“光网沿河、满格沿河、数据沿河”目标,完成信息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信息产业投资20亿元。

加快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生态果蔬业、中药材产业、生态茶产业和特色产业正在鼓起群众腰包。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亿元,培育省级工业企业品牌试点2家、“贵州好品牌”大数据平台企业7家;依托地域优势,积极推进茶叶、果蔬、中药材、食用菌、油茶、白山羊等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仅畜牧渔业就实现总产值17亿元。

“现在政策好,干部也好,在他们的引导下,每年在家种植辣椒、豇豆等蔬菜,不出远门就有近10万元的收入。”后坪乡联建惠农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冯保常说。

同时,沿河全面开展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对城乡特别困难人员,实行多层面多渠道保障,通过精准扶贫彻底解决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小康寨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环境治理,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大变化。

如今的沿河,全民思齐、全民思进的发展氛围越来越浓,社会治安越来越好,乌江两岸处处呈现出乡村秀美、安居乐业的动人画卷。

随着社会治安逐渐转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沿河广大乡村正在发生喜人变化。图为沙子街道南庄村万亩李花盛放,迎来省内外游人赏花。(肖玉叶 / 摄)

后发赶超 信心满怀创未来

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推进,沿河上万名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乡村一线。

2017年,全县实施重大项目66个,总投资突破200多亿元。新增限额以上规模商贸企业12户、市场主体8083户。全县出列贫困村56个、减少贫困人口1.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47%。

稳定的社会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不断吸引外商到沿河投资兴业。2017年,全县累计签约引资项目近100个,总投资129亿元,到位资金111亿元,履约率100%,开工率100%。

“沿河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行政服务好,是投资兴业的好地方……”贵州沿河生态农业种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王宗勇说。

“在沿河投资创业7年了,亲身感受到这里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最近两年实施推进的“大扶贫、大项目、大建设、大提升”行动,给沿河带来了大发展。”在县城乌江湿地公园,客商雷志刚向记者介绍。

维护稳定和推动发展永远在路上,没有稳定就不可能有健康快速的发展,没有好的发展也不可能有持续的稳定。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不敢懈怠,不能停止。未来还要更加有所进取、有所作为,继续用加速发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用发展成果维护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为加速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沿河自治县委书记任廷浬信心满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