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东粮”重返舞台

时间:2024-05-21

高凤

许家印千亿掘金粮油、乳业、畜牧市场,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重磅新闻轰动业界。目前中国农产品市场缺少民族品牌,世界农业范畴更鲜有中国农业品牌的身影,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世界农产品贸易被“ABCD”四大国际粮商垄断,即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控制了全世界80%的农产品贸易。近年来,我国的粮油更是大量依靠进口。2008年后,中国从粮食净出口国变为粮食净进口国。201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进口国。

其中,我国缺粮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省份。相关统计显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福建、青海、海南成为最缺粮的8个省市,广东省统计局曾发布《2007年广东农业农村经济情况及2008年展望》称,广东粮食自给率不足40%,年缺口达2400万吨,需要从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调配,是内地第一缺粮大省。

此外,作为广东最主要粮食调入来源地湖南,大米正面临着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这使得广东人忧心忡忡,怎么解决安全大米的来源问题,成为让当地政府头疼的问题。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东粮”名噪一时,以金源米业为代表的一批沿海地区加工企业开创了国内大米品牌建设的先河。之后,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珠三角地区被庞大的经济浪潮席卷,无暇顾及大米等农产品品牌发展。时隔二十年,广东省于今年5月份盛大发起“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此举旨在重振广东省农业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整体素质,推助“广东粮”重返历史舞台。

近日,记者跟随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推介活动报道组深入广东省各地市,走访了多家大型粮食生产企业,令记者体会颇深的是,广东省粮食生产、加工行业正暗香涌动,各地粮企,如诸侯争霸,势均力敌,各有千秋,谁是这其中的领头羊俨然不太重要,在保证外来大米的安全加工之外,广东粮企齐头并进保护广东本土米业成为其中可窥之处。

广东粮企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如何携手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省乃至港澳地区把好粮食安全的大门,即已决定了“广东粮”是否能够重返历史舞台。

近期,本刊连载的“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评选活动系列报道”曾报道了广东省产粮大市云浮市罗定地区以产稻多、产好稻为广东人提供放心大米,本期记者带您继续走进广东粮食另一主产区——以江门、惠州等地为主的珠三角洲片区。

最本土——台山“珍香”米

如果你说泰国香米最好吃,怕是因为没有吃过台山米,台山米被阅米无数的岭南人视为最具饭香味的大米。台山米,顾名思义产自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地区,该地自古盛产丝苗米。台山是广东省知名的侨乡,远在异乡的侨胞们,只要能吃上一口台山大米,便可慰藉思乡之情,因此台山米不仅在广东省内受欢迎,早已跟随华侨的脚步香飘海外。在业内,由于台山米成熟早,品质好,成为各类配方米中要想提高大米品质首选的优质配方米。

台山水稻年播种面积达108万多亩,种植优质丝苗米面积达99.8%,年产量达40万吨,成为广东省优质粮生产大市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由于台山地区产出丝苗米品质优良,2013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认定为“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素有“广东第一田”之称的都斛就坐落在境内,万亩水稻种植区不但是台山市粮食主产区,还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台山地区之所以能产出优质大米,是由于台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据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对珠三角富硒土壤的调查报告显示,台山拥有富硒优质土壤量据广东省首位,此外台山市拥有大小水库等679宗,大部分农田采用水库水灌溉,水质优良。好田好水自然产好米。

台山优质丝苗米素有“米中碧玉”之称,而以台山原产优质丝苗米为原料的“珍香”牌丝苗米则是其中的典范。该品牌大米,米粒细长、晶莹透亮、无心白腹白、饭味清香、软而不粘、冷而不硬,特别有米香味。“珍香”米出自台山市粮食购销总公司,是广东省内少有的国有独资粮食购销企业。该公司自2003年以来,就以“订单农业”为纽带,每年与近2000户农民订单种植2万多亩优质稻米。从源头上确保了品牌大米农药残留绝不超出国家标准,以点带面地保证了台山大米的优良品质。

台山米之所以有名,还由于台山大米是业内公认的纯本地米,如“珍香”牌丝苗米一直以100%的台山原产优质丝苗稻为原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台山大米的本土味道。

“做粮食就是做良心”,台山市粮食购销总公司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一年拿去检测的大米样品多达291种,到目前为止,未出现一次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安全可靠,独具本土特色的台山米;是最能代表广东本土大米的名牌大米之一。

最科学——惠州海纳农业

台山米是最岭南米味的大米代表,而来自惠州市的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纳农业”),则是最会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优质大米的企业。在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在不用农药化肥的前提下也能长出好庄稼,是划分农业企业是否科学现代的一道分水岭。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做:一物降一物。“海纳农业”就采用“以虫治虫”的方法来变害虫为益虫为稻田保驾护航。记者在“海纳农业”的天敌昆虫与资源昆虫繁殖中心看到,技术人员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纸片,上面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是约5万只微小赤眼蜂,未来这些蜂卡将被分放在稻田间,待虫卵羽化成赤眼蜂后,数万只赤眼蜂如同一个庞大的杀虫部队,捕杀水稻的天敌——水稻螟。

以上是“海纳农业”与中山大学、广东昆虫研究所共同组建的天敌工厂,为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保障,除了在稻田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之外,还采用诱虫灯、性诱剂诱虫,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据了解,“海纳农业”每年为该公司科研团队投入的科研经费不低于500万元。对科技的高投入,有效保障了该公司发展绿色农业的可持续之路。

“海纳农业”不仅在防虫方面积极投入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大米方面也颇费心思,想借农业高科技手段最大程度挖掘出大米的营养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