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农企“走出去”

时间:2024-05-21

崔明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崛起、世界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企业发展,不但要巩固国内市场,更是开拓海外市场的好机会。通过参与国际知名展会,能够更好地宣传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还能够收集信息,建立关系,为走向国际市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打下基础。

对于企业而言,从历届全球范围的展会调查统计来看,参展目的各有不同,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市场信息和行业趋势;二是结识客户和促成交易;三是拓展渠道和扩大销售;四是树立企业及产品形象。

企业的目的纷纷不一,展会的性质也是千差万别。很多外展都是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行业盛会,有志于海外发展的企业不可错过;但若跟风或盲目参展,也有可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需求、展会特点和目标市场环境等进行组合,才能有效指导企业围绕参展目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2013年日本东京国际食品饮料博览会上,河北栗源食品有限公司展示的是直接食用的板栗系列产品。此类产品在日本市场很受欢迎,中国参展商中销售速食板栗产品的有很多家。但由于该类产品在日本市场销售时间长,范围广,因此日本厂商对此非常挑剔,众多商家的竞争十分激烈。栗源通过前期调研与考察,找准了日本市场的偏好——绿色食品,于是在展会上重点强调自己拥有绿色食品认证的优势,借此在展会上崭露头角,获得了专业观众与采购商的青睐,取得了理想的参展成果。

除绿色认证外,外商看重的还有品牌建设、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等环节。在企业参加外展的过程中,对这些环节的重视程度、准备工作情况,都会反映到展览现场效果中来。

2012年10月,在巴黎举办的法国国际食品展上,就印证了“品牌建设是中国农产品‘走出去的必由之路”的观点。法国市场对中国企业有巨大的吸引力,但是欧洲的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十分严格,对于外国产品进入市场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中国产品,准入门槛较高。在会展现场调研过程中,法国的经销商诚恳地建议,中国的农产品质量高、价格低,希望中国的生产企业要有品牌意识,讲求诚信,出口到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一定要全部符合规定标准。由此可见,树立优质品牌是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

从诸多境外展会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国际客户非常看重能够严格掌控产品质量的单品,拥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企业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参展效果,其出口订单和成交意向额呈上升发展趋势。而那些没有自主生产能力,主要靠转手贸易的参展企业,参展效果就不太理想,即使客户有意向,也不敢轻易签订单。

从深层次来看,目前,我国在农产品标准化方面虽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标准陈旧、标准较低、标准执行不严格等问题,我国的绿色食品认证尚未获得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普遍认可。欧美国家十分注重农业生产的绿色环保要求,在发展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业时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组织生产,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十分苛刻。这种生产方式虽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但的确代表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一种发展趋势,其中农业产业发展中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在做好调研、准备工作,确定有针对性的参展目标之后,参展企业的具体准备工作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参展企业而言,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选好组展方,弄清楚展览公司的资质。随着国内农企对国际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各省市对参加外展的企业经费补助增多,越来越多大中小型农业企业产生了出国参展的需求,其中有很多追求低报价的小型参展商和不明情况的新参展商。这就给国内一些单纯以营利为目的的展览公司留下了空间。国内部分展览公司因为缺乏海外组展经验和过分追求利润,组织的展区搭建简陋,装修单一,并且分布非常分散;安排参展企业住在便宜的郊区酒店,造成不便。这些展览公司之间低价角逐的无序竞争属于企业行为,难以控制,但确实扰乱了中国海外展团整体的组展工作,影响到中国展团的整体形象。在这里建议有意愿参加境外展览的企业,一定要对组展方的资质严格把关,避免落入低价陷阱。企业可以与所属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络,洽谈海外参展事宜。以中国海外展团整体形象参展,既可以规避良莠不齐的展览公司带来的风险,又可以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使企业推介效果最优化。在宏观层面,海外展会上的中国展团集体亮相,有利于塑造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也是我国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具体准备环节方面,根据参展商的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参展企业要准备充足的参展样品,便于采购商和专业观众现场品尝;印制的公司介绍、产品说明书、企业负责人名片应中英文并用,必要时还要添加展会当地语言版本;企业宣传册要反映参展产品种类、价格、生产加工量、最低出口量、认证证书、联系方式等内容。除此之外,参展企业可以加强与参展地有关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联系,以便在参展之余了解当地农产品标准、生产基地、消费市场、产品认证、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发展动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