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李谷
农业生态环境是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农业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繁衍和文明进程,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众所周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大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民生工程,开展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草原和生态农业建设,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遏制,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土地板结化现象逐渐凸显,农业生产中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多,不少业内专家都表示,耕地、林地、水等农业资源到了该休养生息的阶段,必须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一号文件从三方面对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第一,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加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支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等试点。
第二,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抓紧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从2014年开始,继续在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通过财政奖补、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保证修复区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降低。
第三,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林业重大工程。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进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推进林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矿区植被恢复。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启动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支持饲草料基地的品种改良、水利建设、鼠虫害和毒草防治。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继续实施增殖放流和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实施江河湖泊综合整治、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对农村环境的“全面改善”已成为一个需要统筹考虑的话题,对农业生态的硬约束也将会逐步强化。对此,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表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路径方面要着重以科技创新提高水、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在发展目标上既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还要考虑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调可持续发展不能侵害农民利益。在发展步骤上要坚持稳中求进,科学规划。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则认为,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已到了承载极限。土地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问题,急需得到切实有效改善。农业资源要得到休养生息,政府必须要有配套措施,保证农民收入水平不降低。我们这一代人要承担农业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代际传承的历史责任,留一点良田给子孙后代。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