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文勇 张秀秀 杨颖
建设“五大园区”助力产业扶贫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文勇 张秀秀 杨颖
高原烟海管理区根据威宁烟区的优势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石门乡“扶贫攻坚示范园”、草海镇“土壤保育产业园”等五大园区,以产业发展带动烟农增收,走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
威宁自治县是毕节市的烟叶主产区,年生产和收购烟叶达60余万担,烤烟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传统种植产业和经济支柱。
2012年,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决定对威宁、赫章两县烟叶实施一体化改革,成立高原烟海管理区。如何实现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推进,助力地方脱贫攻坚,成为管理区面临的重要命题。
为此,高原烟海管理区根据威宁烟区的优势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了草海镇“土壤保育产业园”、秀水乡“有机生态产业园”、迤那镇“绿色发展示范园”、牛棚镇“产业发展服务园”、石门乡“扶贫攻坚示范园”五大园区,以产业发展带动烟农增收,走出一条产业扶贫新路。
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新合村,忙了一季的周再兵又在谋划新的种植计划。今年,他种的30亩烤烟收入13万多元,净收入9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
连丰村的王国方想去首都北京看看,今年他种的26亩烤烟净收入8万多元,一直生活在石门的他从小就向往北京,这个愿望即将实现。谈到明年的打算,他计划把种植规模扩大到40亩,“还是觉得种烟比较划得来,明年想把纯收入提高到10万元以上”。
在石门乡,种植烤烟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高原烟海管理区中水片区负责人殷强介绍:“今年,石门乡的烤烟种植面积达到6300多亩,产出烟叶1.4万多担,直接给325户烟农带来1800多万元的收入,许多农户靠种植烤烟买上了轿车,走上了致富路。”
石门乡,曾经由于山岭崎岖、信息闭塞、生存环境恶劣,始终没有挣脱生态恶劣、贫病交加的境地。进入脱贫攻坚时期,石门乡被列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
为了让石门乡群众迅速脱贫致富,高原烟海管理区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现状,依托行业“一依托,四带动”的扶贫举措打造扶贫攻坚示范园,一手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烤烟产业发展。目前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89万元,修建机耕道18.2公里,整理土地1000亩,新建烤房50间,建设烟草扶贫新农村示范工程项目2个。2017年,石门乡烟叶种植面积达10000亩,收购烟叶2万担,较2016年增加0.38万担。
为了统一石门乡产业扶贫思想和行动,高原烟海管理区把“以党建促主业、以党建带队伍、以党建树雄心”作为工作统领,在石门收购点设立党小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采取“1+1+3”新型“烤烟种植讲习所”模式,由烟草管理片区的党支部+村党支部+技术员、村委、农户,共同组成网格化管理,白天下地指导烟农生产技术,晚上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在思想上交心沟通,引导烟农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扶贫攻坚示范园建设一年以来,石门乡的连丰、新合、营坪、高潮、团结等烟区,烟农户均收入5万多元,真正走上了脱贫致富小康路。
近年来,烟草行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全国烟叶库存居高不下,烟叶计划总量持续调减等实际,单纯依靠烟叶种植促进烟农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烟叶总量控制与烟农增收之间的矛盾凸显,烟农增收压力不断加大。
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发展的空间,既在严峻形势下持续发展,又保证群众收入不减少,农业持续增效。今年,高原烟海管理区转变发展方式,围绕烤烟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突出“以烟为主、产业富民、生态特色、循环烟草”的烟叶战略引领,在提升烟叶内在品质上做文章,生产生态有机绿色烟叶。全力建设迤那镇“绿色发展示范园”、草海镇“土壤保育产业园”、秀水乡“有机生态产业园”、牛棚镇“产业发展服务园”,率先引发绿色农业风潮。
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三星烟叶专业合作社利用烤烟废旧地膜生产塑料颗粒,远销广东、上海等地,为烟农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图)
迤那镇三星烟叶专业合作社为绿色发展给出了最好注脚。迤那镇年产烟叶7万担,烤烟种植为当地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产生的塑料地膜成了一大公害,不能填埋,更不能焚烧,成了烟叶后继发展的一个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实现烤烟绿色生产、绿色发展、持续发展,高原烟海管理区引进三星塑料颗粒生产企业,以合作社的形式,采取“烟农捡拾+合作社回收+烟草补贴+企业回收”的运营模式,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园”。每年5至9月,将烤烟废旧地膜回收,通过加工生产成塑料颗粒,再销售到塑料制品生产企业。
三星烟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银介绍,合作社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每年回收残膜800余吨,生产颗粒产品320余吨,为烟农带来400多万元的收益,切实解决了残膜在土壤中日积月累造成“白色污染”的问题,促进废旧地膜变弃为用、变废为宝,烟地和周边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在威宁草海镇工业园区,一座新兴的“土壤保育产业园”正在形成。由泽栋烤烟合作社和时科生物公司联合打造的炭基肥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预计今年底一期建成投产,年产量达3万吨。炭基有机肥是利用烟农出售的烟杆加工而成,使用炭基有机肥和菇渣,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和吸附土壤重金属的作用,有效提升烟叶品质。
秀水乡的“有机生态产业园”初见成效,今年这里打造了6300亩现代烟草农业升级版示范点和200亩生态烟种植示范区,在提升烟叶品质,升级烟叶产业方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高原烟海管理区还积极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烟农变股民”的“三变”改革,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普惠效应。
高原烟海管理区充分依托烤烟生产设备设施,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开展多元化经营,做优做特辅业,全面拓展烟农增收渠道。
利用基本烟田轮作期和空闲期,积极开展“烟─稻”“烟—菜”及非烟特色农产品种植;利用育苗设施闲置期,开展瓜果蔬菜、花卉苗木、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利用烘烤工场闲置期,种植食用菌、开展畜牧养殖等。
此外,利用烟用机械,在非烟季节,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为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开展育秧、机耕机收服务;将闲置设施资源利用起来,让有效生产要素活跃起来,提高设施资源利用率和烟农增收的受惠面,多元发展增加烟农收入。
高原烟海管理区副主任朱天荣告诉记者,烟叶作为威宁烟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是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但由于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卷烟提税顺价等因素叠加影响,烟叶规模逐年缩减,烤烟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如何突破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在严峻形势下“突围”,高原烟海管理区在思索,在行动,他们将继续以打造现代烟草农业升级版为契机,立足长远,高起点谋划,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实现烟叶产业创新持续共同发展,为威宁脱贫攻坚闯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