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李婷
做实集体经济 保障群众致富
—— 普定县一村一企激活农村发展新动力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罗亮亮 李婷
“以前基本存不了钱,吃饭都成问题,现在慢慢有了些积蓄。”正在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蔬菜地里劳作的化新村村民张兰笑着说,她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公司后再到公司务工,除了每年1680元的土地流转费和年底分红,每天还有70元的工资。
张兰所说的公司是化新村村集体公司,公司董事长、上一届村委会主任陈国勇告诉记者,公司种植的6300亩韭黄和南瓜远销上海、广州等地,带动300余户45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75户124人。
在村集体公司的带动下,2016年,化新村实现了“双超”,即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冲破百万元大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800元。新村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也被评为贵州省省级农业园区。
化新村富起来后,邻近的戛卧村、水井村也跟着动了起来,复制起了化新村的发展模式,这种一村一个村集体公司的发展模式也被称作“化新模式”。
“为使‘村级公司’推广落到实处,我们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安顺市委常委、普定县委书记徐德祥介绍,普定县出台了《关于成立村级产业公司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在总结“猴场模式”“秀水五股”等改革成果及“塘约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172个村(居)推进村级公司全覆盖。
普定县化新村村集体公司种植的韭黄等蔬菜远销上海、广州等地。图为工人在洗选韭黄。(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罗亮亮 / 摄)
2016年12月,普定县统筹资金1.72亿元,在全县172个村居建立了172个村级公司,帮助87个“空壳村”破解“空壳”难题。
村村一百万,村村有产业,实现“支部围着群众转、群众围着公司转、公司围着市场转”,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发展潜能,普定初步走出一条集体经济有实体、群众致富有保障的发展新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水井村来说正是发展的好时机,我们要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发展莲藕种植产业,把水井打造成富裕、美丽的小康村。”水井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勇告诉记者,他们以村级公司为主导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种植了1000多亩莲藕。
“我们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但决不能有丝毫松懈,下一步我们要向塘约等优秀的村集体看齐。”陈国勇介绍,化新村今年7月20日正式开启的美丽乡村建设,将使村集体变得更富、更强。
随着“一村一企”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普定县1.35万农村贫困人口有望在年底走上脱贫路,奔向美好新生活。
(责任编辑 / 哈文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