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小“e站” 大作为
——贵州科普信息化助推脱贫攻坚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杨刚
“科普e站”的推广运用,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让信息改变生活,让数据创造价值。
智能时代,科普如何与时俱进创新服务?贵州用行动作答。
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贵州省科协在全省推广建设“科普e站”,送智慧科普平台进农村、社区和校园,构建起全社会互联共享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体系。
截至今年10月,全省已建设“科普e站”700余个,覆盖全省近300个村(乡镇、农技协),终端累计浏览量达65万次,其平台供求匹配服务撮合成交贵州马铃薯达300万元、中药材近600万元。小“e站”彰显大作为,贵州“科普e站”在助民增智增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基础在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要实现到2020年贵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6.5%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创新科普工作中的作用,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跨越式提升。
“十二五”期末,贵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56%,较之“十一五”末的1.54%,提升幅度超过130%,但仍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近年来,贵州省科协顺势而为,通过铺设“科普e站”,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借助网络传输,扩大科技知识传播面、受众面。
“贵州之所以大力推广‘科普e站’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让信息改变生活,让数据创造价值。”贵州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黄穗说,“科普e站”按照各自服务的不同用户群体,将科普服务精心分类,将优质资源集成重组,通过手机APP和公众号,个性化地向群众精准推送科普内容。
其中,“农村e站”侧重推广农业技术、发布价格趋势和供求信息;“社区e站”侧重倡导健康生活、助推创新创业,打造“智慧社区”;“校园e站”侧重激发科学兴趣、创新科技教育,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普活动。
“科普e站”改变了科普单向输送模式,实现公众个人“因需自学”,公众通过平台学习掌握科普知识、共享科普内容、满足科普需求,使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贵州省科协科普部工作人员赵柳告诉记者,“‘科普e站’还与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立体化、多元化、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
11月初,贵州“科普e站”管理员专项培训会在全省展开,将逐步覆盖全省所有“e站”管理员。通过技术培训,“e站”在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正能量”将进一步增强。将为实现“十三五”期末贵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6.5%的目标奠定基础,也将进一步增强贵州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能力。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农村e站”的推广运用,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对于科普资源匮乏的边远农村地区,发挥信息在指导农业生产、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及农产品流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农民学习实用技术、接受专家远程视频培训、购买粮油百货和生产资料、销售自产农产品……这些看似互不着边的事,却在一个小小的“农村e站”里得以实现。
望着眼前20余亩“病怏怏”的西红柿苗,台江县农民刘军一筹莫展。
刘军第一次尝试反季节种植西红柿,缺乏经验的他有些失落。束手无策之际,刘军想起不久前村委会安装了一台酷似银行取号机的科普机器,他决定去看看。
刘军来到机器终端前,手指滑动触摸屏,进入“西红柿—庄稼医院”栏目。输入病状后,庄稼医院“医生”告诉他,西红柿得了“青枯病”。
好比进医院看病一样,“庄稼医生”给他开具了一份电子处方,青枯病的成因、用药类目、给药步骤清晰分列。刘军把“药方”打印出来,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一周后,原本面临绝收的西红柿又长绿了,还开花了。
这张小小“药方”,为刘军挽回近20万元的经济损失,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冬种西红柿的热情。而开出这个“处方”的终端机,正是“农村e站”。
“‘农村e站’功能强大,有了它,老百姓发展产业信心也足啦!”刘军说。
随着“农村e站”在贵州各地的逐步建设铺开,越来越多的农民得到实惠:
余庆县白泥镇新寨村贫困户王长发通过“农村e站”的实用技术学习,发展起生态养殖业;
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纳容村利用“农村e站”服务平台开展“科普夜校”培训;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便民服务室“农村e站”常常挤满前来学习的村民;
瓮安县建中镇万亩茶产业园安装的“农村e站”为茶农提供个性化精准技术支撑,解茶农燃眉之急;
望谟县桑郎镇桑郎村街上农商网点安装的“农村e站”将村民的农特产品远销浙江、江苏、北京等地......
“农村e站”推广两年来,农民精神风貌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农村e站”好比一处“充电桩”“讲习所”,农民通过平台学习掌握实用技术,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e站”也好比“智慧电商”,农民的“土货”搭乘“e站”的翅膀得以飞出大山。
除了“农村e站”,贵州还在社区建设“社区e站”,在学校建立“校园e站”。图为贵阳市云岩区水东社区老人在“e站”查阅信息。(贵州省科协供图)
在“农村e站”星罗棋布的同时,“社区e站”“校园e站”也在贵州各地相继建设。
走进贵阳市云岩区水东社区,几位老人安静地站在“社区e站”前,查阅健康养生的相关科普知识。
“社区老年人多,传统的电脑上网浏览科普知识对他们来说难度太高,而通过‘社区e站’大屏幕或手机微信公众号则可以很便捷地浏览到感兴趣的健康养生、生活常识、社会热点等各类知识。”水东社区科普志愿者说,居民还可将自己喜欢的图书下载至手机阅读,或通过朋友圈共享给好友,使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便捷灵活。
为更好地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强化青少年科普知识学习,贵州还在校园建立“校园e站”,集成中国科协v视快递、科普大课堂、科学原理、艺术教育、十万个为什么、在线课堂、学生乐园、美国STEM教育等资源内容,为学生提供图文科普知识上百万条,视频资源5万余部。
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小学依托“校园e站”资源开设了机器人组装、3D打印、电子互动纸艺术等16门科普课程,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普及科学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科技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科技工作者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黄穗说,未来三年,贵州将在全省铺设“科普e站”1000台以上,覆盖大部分贫困乡村,提升偏远山区和贫困乡村农民科学素质,帮助农民增智增收,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社会持续贡献科技力量。
(责任编辑 / 李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