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宋丹+李丁+王岳光+朱晓婷+聂梁林
摘要:以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保定市为例,对3地2012年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能值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和发达城市化阶段,农业系统具有可持续性且生产效率高于津保,但粮食安全性较低,要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应加强与津保合作,促进本地农产品市场繁荣;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但对环境损害大,应通过加强技术投入,提高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效率,减少投入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保定市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先进,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与京津2市合作,积极引进农业人才和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集约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科技投入;京津保地区
中图分类号: S18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4-0231-04
京津冀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引擎,是我国北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和工业密集区[1],在长期发展过程中,2市1省经济发展逐步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2]。但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显著不同,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河北省与京津经济发展差距愈来愈大,不少学者也尝试从港口经济[3]、区域交通一体化[4-5]、金融[6]、产业[7-9]、劳动力转移[10]以及人才培养与创新[11-13]、环境治理[14]等领域探讨3地合作问题,推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
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协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15]。杜云飞等认为,京津冀农业产业协同发展需要3地在农业产业创新过程中实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资源协调[16];孙芳等运用区位商理论对京津冀农业进行分析后发现,河北省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农牧业领域具备比较优势,京津2市农业对河北省依赖性强,3地农业合作可行性强[17-18];王克柱等分析了保定市休闲农业对接京津的优势条件,并从9个方面提出对接的战略重点和实施内容[19];张敏等基于农业产业链的视角,针对京津冀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区域协作的3种模式[20]。这些学者的研究对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也存在着以定性描述居多、定量分析不全面的局限性,无法有效评价3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系统,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分解是破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21]。为了有效评估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现状,本研究采用能值分析理论对北京、天津和保定市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地区协同发展过程中实现农业合理分工协作和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BT1#][STHZ]1研究区概况
京津保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介于38°10′~41°36′N、113°40′~118°04′ E之间,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区内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总面积达50 747 km2,总人口约为4 732万。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3.5 m,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4 ℃,降水量483.9 mm,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564 kJ/cm2,总日照时数2 000~2 800 h;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是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年平均气温约为14 ℃,降水量为600 mm左右,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613 kJ/cm2,总日照时数2 600 h。京津同为我国特大型都市,二三产业发达,农业规模较小,近些年着重发展集休闲、观光、生态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成效显著。保定市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地势以山区和平原为主,是河北省人口、耕地最多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898.5萬,耕地77.3万km2,年平均气温12 ℃,降水量550 mm,太阳辐射全年平均为724 kJ/cm2,总日照时数 2 522 h。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保定市农业初步形成了服务京津的粮食、蔬菜及瓜果市场,农业专业化程度逐年提高。近年来,保定通过引进京津技术、资金和人才,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对接京津的休闲农业,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
2资料与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能值分析所需的主要原始数据,如太阳日照时数、降水量、农业生产的各种投入产出等情况,主要来自于北京市统计年鉴(2013)、天津市统计年鉴(2013)、河北省农业统计年鉴(2013)、保定市统计年鉴(2013),能量折算系数、能值转换率和计算公式与方法参照文献[22-23]。
2.2编制能值计算表
在2012年北京市、天津市以及保定市自然地理、社会[JP3]经济等方面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能值理论进行数据处理。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选取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可更新有机能、不可更新有机能4个主要部分,计算整理,最终编制成京津保地区2012年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表(表1、表2)。[JP]
2.3建立能值指标评估体系
在能值分析的基础上,将能值指标归纳整理,选取能值投入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力等8项指标构建2012年京津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评估表(表3)。
3结果与分析
3.1京津保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
2012年北京、天津和保定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总能值投入分别为1.11×1022 、6.19×1021 、1.22×1022 sej/年。3市可更新环境资源投入值分别为7.99×1021 、1.14×1021 、4.69×1021 sej/年,不可更新环境资源投入值较小,分别为 1.81×1019 、3.45×1019 、2.61×1019 sej/年。[JP2]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中电力、化肥及农业机械的能值投入量较大,其中北京电力投入值为1.04×1021 sej/年,占工业辅助能的比重为 35.7%;农用机械、化肥投入值为6.51×1020 、6.23×1020 sej/年,占工业辅助能的比重分别为22.4%、21.4%;天津市农用机械投入值为1.53×1021 sej/年,占工业辅助能的比重为 32.3%;化肥、电力投入值为1.49×1021 、7.79×1020 sej/年,占工业辅助能的比重分别为31.5%、16.5%;保定市农用机械投入值为2.78×1021 sej/年,占工业辅助能的比重为405%;化肥、电力为2.14×1021、7.91×1020 sej/年,占工业辅助能的比重分别为31.2%、11.5%。京津保可更新有机能分别为1.90×1020 、2.92×1020、6.64×1020 sej/年,其中人力能值投入率最大,北京为92.1%,天津为91.8%,保定为 93.4%(表1)。[JP]
3市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工业辅助能及可更新有机能在总能值投入中所占比重差异较大。其中,北京市可更新环境资源、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工业辅助能、可更新有机能在总能值投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71.98%、0.16%、26.22%、1.71%;天津市在总能值投入中占比分别为 18.42%、0.56%、76.41%、4.72%;保定市在总能值投入中占比分别为38.44%、0.21%、56.23%、5.44%(表1)。从3市能值投入结构来看,北京市可更新环境资源远大于其他类能值投入,天津、保定2市以工业辅助能投入为主,达1/2之多;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及可更新有机能均较低,占比均不足6%。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市平均海拔高于其他2市,且耕地规模在3市中最小,导致可更新环境资源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与此同时,天津平均海拔高度最低,导致可更新环境资源明显不足,使其农业生态系统更加依赖工业辅助能的投入,从长期看,天津市农业投入的3/4得益于工业辅助能投入不仅不可持续,还会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保定市农业总能值的2/5得益于可更新环境资源的投入,不及北京但高于天津,农业总能值的1/2有赖于工业辅助能投入,高于京、津2市。这主要是由于保定市耕地面积高于其他2市,导致其化肥、农用机械及柴油、农药等工业辅助能投入较高。
由表2可知,京津保3市农业总能值产出分别为1.86×1022、2.73×1022、3.86×1022sej/年。其中,北京市农林产品、畜牧产品、渔业产品的能值产出占总能值的比重分别为253%、71.0%、3.8%;天津市农林产品、畜牧产品、渔业产品的能值产出占总能值的比重分别为19.9%、65.2%、14.7%;保定市农林产品、畜牧产品以及渔业产品的能值产出占比分别为36.8%、61.7%、1.6%。
3.2能值自给率、能值投入率
京津保3市的能值投入率分别为0.39、4.28、1.60;能值自给率分别为72.10%、19.00%、38.70%(表3),与天津市(2007)[24]、江苏省[25]及山东省[26]相比,2012年天津市农业自给率最低,主要依靠购入外来工业辅助能实现农业增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农业生产方式较其他地区更为先进,发展程度更高,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远大于其他地区;相反,北京市农业系统在经济发展中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比重更高,其自然环境支持能力要远强于其他2市,但粮食安全性较低;而保定市2项指标均介于京津2市之间,能值投入率低于同期石家庄[27]、承德[28]及河北平均水平[29],说明其农业自然环境支持能力和生产方式在河北省处于较强水平,粮食生产安全性较高。
3.3凈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系统可持续指标
当一个地区的净能值产出率高而环境负载率低,则它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表现较高,系统发展是可持续的,反之是不可持续的[30]。可持续发展指数(ESI)指能值产出率与环境负载率的比值,该指数能够较客观地说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当1
京津保净能值产出率分别为6.00、5.44、5.13;环境负载率分别达到0.36、3.33、1.29;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16.67、1.63、3.98(表3)。这说明北京市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且生产效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北京市近些年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结果,其农业发展更加依靠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资源节约型农业,客观上推动了农业的集约、低碳、可持续性;而津保2市在借助环境资源的同时,主要依靠工业辅助能保障农业发展,以追求农业高产量为目标,农业生态系统虽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但所带来的环境压力要远大于北京。津保2市今后应着重调整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等措施减少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的集约高效发展,降低对环境的损害程度。
4讨论与结论
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京津保3地农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向迥异的问题。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北京市经济已进入到“退二进三的后工业化阶段”,成为一个服务业为主的超级都市,人均GDP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天津市的发展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的,其经济已进入到“接二连三的工业化高级阶段”。而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表现是第二产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其经济进入到“培二育三”的工业化中级阶段[31]。与津保2市不同,在农业发展方向上,北京市较早制定了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资源节约型农业,在保证农民和企业获得合理利润基础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并逐步弱化农业经济功能而突出社会和生态功能,逐步向满足都市多样化转变[32]。天津市工业最为发达,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大量的农业化学物质投入到作物种植中,由于生产管理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较低,导致当地作物种植成本要高于京保2市,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一旦粮食价格下跌,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增收。当前保定市农业仍以追求高产量为目标,在农业产品优质化、生态化、绿色化等方面显著不足,提高作物产量也一直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城市规模及消费群体将更加庞大,“消费结构层次多、消费需求变化快、消费质量高、消费多元化”等特点将更加显著,北京市“大城市,小郊区”的发展格局决定其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将更加紧缺,今后应通过加快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健全都市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规范休闲农业发展等措施做好都市型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的同时,加强与津保2市合作,提升粮食保障水平,引领京津冀都市农业发展。天津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以及发展阶段上与北京较为相似,在将农业定位于沿海外向型都市农业[33]的同时,应在有条件地区(如城市郊区、主要公路干道两侧)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在条件不太成熟地区,应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工业辅助能和可更新有机能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益与生态相结合的目标。保定市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均收入远低于京津,除城市周边可适度发展都市农业(如保定市满城区的农业生态观光园,通过开发农业采摘、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等项目,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外,广大农村地区应适时根据各地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在城市郊区和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当地居民以务工等方式基本或完全脱离农业,应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产业规模化;而在那些青壮年外出务工,由老年人或妇女从事农业种植的较落后地区,政府应鼓励引导当地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实现服务规模化经营。
通过对3市农业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可以看出,北京市总能值投入中可更新环境资源>工业辅助能>可更新有机能+不可更新环境资源;津保2市工业辅助能>可更新环境资源>可更新有机能+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在工业辅助能中,北京市电力>农用机械>化肥;津、保2市农用机械>化肥>电力。可更新有机能中人力能值投入率最大,不可更新环境资源在总能值投入中的比重最低。京津保3市总能值产出中均为畜牧产品>农林产品>渔业产品。
京津保3市的能值投入率天津>保定>北京,能值自给率北京>保定>天津,表明天津市农业主要依靠购入外来工业辅助能实现农业增产,农业生产方式更为先进,发展程度和粮食安全性更高,产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远大于其他地区;北京市农业自然环境支持能力要远强于其他2市,但粮食安全性较低;保定市2项指标均介于京津2市之间,其农业自然环境支持能力和生产方式处于较强水平,粮食生产安全性较高。
京津保3市的能值产出率表现为北京>天津>保定,环境负载率表现为天津>保定>北京,可持续发展指数表现为北京>保定>天津。综合来看,北京市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和发达城市化阶段,农业系统具有可持续性且生产效率高于津保,应继续通过科技投入、产业化经营等方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但对环境损害更大,今后应通过加强技术投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式提高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效率,降低投入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定市在京津冀区域内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先进,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强,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与京津2市合作,积极引进农业人才和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粮食产量,对接京津市场,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立集约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凯.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陆大道. 京津冀城市群功能定位及协同发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265-270.
[3]赵婷婷. 京津冀地区港口竞争力及合作机制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4]贾勤明,张万和. 京津冀区域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研讨[J]. 城市,1996(1):15-17.
[5]蒋秀兰,刘金方,朱桃杏. 高速铁路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影响[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1):1-4.
[6]王景武. 加强京津冀金融合作构建环渤海区域金融体系[J]. 港口经济,2006(1):31-32.
[7]康桂芬,宋国学,祺文辉,等. 提升京津冀经济圈竞争力的突破口:产业合作——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1):86-90.
[8]于刃刚. 推进京津冀现代服务业一体化的意义与对策[J]. 城市,2010,22(1):30-33.
[9]馬俊炯.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路径研究[J]. 调研世界,2015,12(2):3-9.
[10]刘会政,王立娜. 劳动力流动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16(2):10-20.
[11]解艳华.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教育需求分析与发展对策——以人才需求为视角[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3(2):4-7.
[12]刘海云,杨琰,刘艳君. 加快推进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的对策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5,29(2):18-22.
[13]李京文,李剑玲. 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比较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5,29(2):13-17.
[14]刘薇. 京津冀大气污染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建立研究[J]. 管理现代化,2015,19(2):64-65,120.
[15]杨春河,刘爱秋,白兰,等. 京津冀农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沿革[J]. 天津农业科学,2014,20(8):72-74.
[16]杜云飞,连建新,张爱国,等.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视阈下的农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9-13,38.
[17]孙芳,刘明河,刘立波.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63-70.
[18]何玲,王军,董谦. 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526-528.
[19][JP3]王克柱,文庆,赵英杰. 保定市休闲农业对接京津发展的优势和机[JP2]遇及战略重点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69-72.[JP]
[20]张敏,苗润莲,卢凤君,等. 基于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农业协作模式探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3):407-411.
[21]侯景新,尹卫红.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0-71.
[22]Odum H T,Odum E C. Ecology and economy:“Emergy” analysis and public policy in Texas[R]. The Offic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exa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niversity of Florida,Gainesville,1987:163-171.
[23]Odum H T.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mergy and decision making[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996:320-370.
[24]孟伟庆,郝翠,李洪远,等. 天津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价[J]. 经济地理,2009,29(9):1541-1551.
[25]李加林,许继琴,张正龙. 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持续发展对策[J]. 经济地理,2003,23(5):615-620.
[26]王建源,薛德强,田晓萍. 山东省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07,26(5):718-722.
[27]李双江,胡亚妮. 石家庄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演变趋势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6):1469-1473.
[28]张月丛. 基于能值方法的承德市农业生态系统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4):551-556.
[29]杜博洋. 河北省耕地系统能值分析[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30]熊晓波,代力民,邵国凡,等. 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以吉林省延边地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4,23(5):206-211.
[31]薄文广,陈飞. 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0-118.
[32]李卫芳.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3]马同斌,王有年,李华,等. 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合作战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539-5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