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1
尹柏双, 王秋竹, 付连军, 郝景锋, 沙万里, 王 奔, 郑洪娟, 苗玉辉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2.吉林正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林 132101;3.吉林省汪清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汪清 133200)
隐性乳房炎病牛乳清中IL-8及TNF-α含量的变化
尹柏双1, 王秋竹1, 付连军1, 郝景锋1, 沙万里1, 王 奔1, 郑洪娟2, 苗玉辉3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2.吉林正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林 132101;3.吉林省汪清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汪清 133200)
旨在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与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变化的关系。选取24头患有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集64份乳样并分离乳清,利用ELISA法检测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结果表明,患有轻、中、重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随着隐性乳房炎病情的加重呈升高趋势。乳清中 IL-8 和TNF-α含量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性,IL-8和TNF-α含量随着乳腺炎症的加剧而升高。
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最高。隐性乳房炎可引起泌乳奶牛产奶量下降、牛奶品质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后发情延长、妊娠时间推迟,为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2]。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非特异性标志物之一[3]。IL-8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在某些细胞因子诱导下,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等也能合成并释放IL-8,IL-8具有趋化中心粒细胞、促进黏附能力、增强中心粒细胞溶酶体酶活性及吞噬功能的作用[4]。TNF-α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具有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局部浸润、启动炎症反应的作用,同时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及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受体,引起组织细胞损伤[5]。本研究探讨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与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变化的关系,以期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1 试验动物
通过乳汁体细胞计数监测后,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等指标相近的8头健康奶牛和24头患有不同程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奶牛由吉林省吉林市某奶牛场提供。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IL-8和TNF-α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试剂研究所。Fossmatic 5000型体细胞计数仪(丹麦FOSS公司),Varioskan型酶标仪(美国Thermo公司),离心机(美国Sigma公司)。
1.3 试验动物分组
通过乳汁体细胞数(SCC)监测,将试验奶牛分为健康对照组(8头,SCC﹤10×104个/mL)、轻度隐性乳房炎组(8头,50×104个/mL﹤SCC﹤150×104个/mL)、中度隐性乳房炎组(8头,150×104个/mL﹤SCC﹤500×104个/mL)、重度隐性乳房炎组(8头,SCC>500×104个/mL)。
1.4 乳样采集
采集试验奶牛乳汁前对乳区进行清洗,并采用75%乙醇消毒乳区。弃掉头3把乳汁,分别采乳10 mL装入无菌试管中,每头奶牛采集2个乳区,共采集64个乳样。将采集的乳样放到冰盒中,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1.5 乳清制备
将采集的乳样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去除上层乳脂;再于16 000 r/min高速离心机中离心10 min,去除沉淀,保留上清,于4 ℃下保存待测。
1.6 检测方法
采用体细胞计数仪进行乳汁体细胞计数。采用IL-8试剂盒测定乳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采用TNF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按照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并计算含量。
采用SPSS 17.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P<0.01为差异极显著,P<0.05为差异显著,P>0.05为差异不显著。
2.1 奶牛乳清中IL-8含量变化
由表1可知,患轻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IL-8含量为(163.23±5.48) ng/L,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显著(P<0.05);患中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IL-8含量为(196.79±7.58) ng/L,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极显著(P<0.01);患重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IL-8含量为(223.27±6.73) ng/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隐性乳房炎病情的加重,乳清中IL-8含量呈升高趋势。
表1 奶牛乳清中IL-8含量变化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0.05、0.01水平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下表同。
2.2 奶牛乳清中TNF-α含量变化
由表2可知,患轻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TNF-α含量为(129.45±8.57) ng/L,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显著(P<0.05);患中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TNF-α含量为(146.72±10.37) ng/L,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极显著(P<0.01);患重度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TNF-α含量为(206.79±23.43) ng/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奶牛隐性乳房炎病情的加重,乳清中TNF含量呈升高趋势。
表2 奶牛乳清中TNF-α含量变化结果
3.1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乳清中IL-8含量的相关性
IL-8能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促使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释放,生成活性氧化代谢物,引发组织浸润反应,同时可有效调节黏附分子表达,增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加剧炎症的发展[6]。本试验发现,随着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的加重,乳汁中IL-8含量逐渐升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隐性乳房炎发生时,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内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机体炎性细胞产生IL-1、PHA、LPS等,诱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IL-8,从而引起乳汁中IL-8含量升高,导致乳腺局部炎症反应加剧,起到杀菌作用并引起严重的乳腺细胞损伤[7]。
3.2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乳清中TNF-α含量的相关性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炎症激活后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来增加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损害内壁细胞功能[8]。TNF-α作为细胞外刺激因子,可激活NF-κB并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9]。本研究发现,随着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的加重,乳汁中TNF-α含量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病原微生物进入乳腺组织后,刺激机体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大量TNF-α,TNF-α诱导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局部浸润,启动并加剧了炎症反应,增加微血管壁通透性,激活中性粒细胞及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受体,引起乳腺组织细胞损伤[5]。
3.3 结论
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变化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程度呈正相关性,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随着乳腺炎症的加剧而升高。奶牛乳清中IL-8和TNF-α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诊断指标。
[1]吴美玲,付静涛,王江涛,等. 影响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主要因素[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4):49-50.
[2]尹柏双,付连军,郝景锋,等. 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54-56.
[3]向长港,周莉芳. 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J]. 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0(10):857-859.
[4]龚非力. 医学免疫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9-80.
[5]王 东,张东岳.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23(6):665-668.
[6]袭祥印. ACC患者血清hs-CRP、IL-6、IL-8和TNF-α水平检测与分析[J]. 山东医药,2011,51(3):83-84.
[7]姚 俊,赵 霞. IL-8与哮喘气道炎症关系及中医药对其拮抗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12):94-96.
[8]Bergh N,Ulfhammer E,Glise K,et al. Influence of TNF-αand biomechanical stress on endothelial anti-and prothrombotic genes[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09,385(3):314-318.
[9]赖 斌,魏玉杰,刘惠亮,等. TNF-α对血栓调节蛋白表达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J]. 心脏杂志,2016,28(1):16-19.
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2.042
2015-12-03
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30206040NY);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项目(编号:吉教科合字2013339);吉林市科技局杰出青年培育专项(编号:2013625019)。
尹柏双(197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奶牛乳腺疾病研究。E-mail:ybs3421@126.com。
S858.237.2+6
A
1002-1302(2017)02-0143-02
尹柏双,王秋竹,付连军,等. 隐性乳房炎病牛乳清中IL-8及TNF-α含量的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143-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