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_谢念
践行“四向四做”忠实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
文_谢念
“四向四做”对新闻舆论工作地位作用作出新概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追求作出新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境界,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
谢念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
2016年11月7日,***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四向四做”的新要求,对新闻舆论工作地位作用作出新概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追求作出新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境界,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
贵州新闻战线立即于2016年11月 8日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习总书记“11·7”重要讲话精神,并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一以贯之坚持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提出的“四向”要求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总书记确定的“四做”目标上来,忠实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提高政治站位,把践行“四向四做”融入全省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热潮。***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做好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更好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是全省新闻战线的重要职责使命。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举国期盼,举世瞩目。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是贯穿今年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当前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全省新闻宣传战线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锣密鼓开展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双百三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积极讲好贵州故事,传播好贵州声音;精心开展了“砥砺奋进的五年 深化改革看获得”等主题宣传,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加强互联网宣传,不断扩大网络“同心圆”,保持了意识形态领域良好态势。总的来看,前一阶段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以***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为标志,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目前,全省新闻宣传战线全面展开、全力推进,加力升温、兴起热潮,继续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九大,办好第二阶段“砥砺奋进的五年 深化改革看获得”专栏、专题,进一步在成就宣传上集中发力、下足功夫,特别是突出我省严格与中央对标对表、勇于担当、精耕细作、先行先试,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积极谋划开展好第三阶段报道,认真组织系列深度综述报道,重点突出氛围、亮点报道,深入推进、兴起热潮,点上报道与面上宣传齐头并进,不断挖掘贵州优势,反映贵州价值,激扬贵州自信。
坚持发力重点,把践行“四向四做”体现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浪潮。***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四向四做”,就是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省委主要领导强调,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当前,“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已经发出,全省新闻战线要继续发挥“文军”在传递好声音、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推动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继续发力重点,把“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要战场,把舆论扶贫工作作为主要工作抓手和重要工作品牌,始终做到中央有要求、贵州有行动、落实有成效。不断深化方法,以先进典型人物宣传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继续办好“脱贫攻坚群英谱”专栏、专题,组织媒体深化蹲点调研,挖掘精彩鲜活、向善向上的先进典型、先进群体,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可贵精神展现好、宣传报道好,推动采编活力迸发、精品力作充分涌现,以“微故事”展示大气象,以小人物反映大群像,进一步形成群英荟萃的先进典型宣传格局。要加强创新思路。今年7月,省委宣传部下发了《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和《关于开展“文军”征战深度贫困地区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2017-2020年)》,各媒体将广泛开展扶贫阵地建设,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新闻信息服务,特别是着力实施免费广告助推脱贫攻坚项目。我们要进一步创新舆论扶贫思路,集中火力、精准发力、齐心协力,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硬仗。
加强改革创新,把践行“四向四做”贯穿媒体融合发展全过程。***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新闻工作者成长成才规律。加强锻炼全省新闻工作者队伍,需要我们不断改革创新,把握大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把“四向四做”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结合起来,让新闻工作者既有贯彻抓手又有作为舞台,为新闻工作者的奋斗发展树立“方向标”。一方面,推动融合发展建设“大舞台”。近年来,我省各地各媒体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改革创新,探索融合发展路径,重点融合项目有序推进,力度不断加大,产生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增强推动融合发展的自觉性,围绕解放新闻生产力、激发创造活力,推动资源整合与媒体融合并举,优化重组传统媒体内部资源配置,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提供有力支撑,即系寻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加强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在“数与网”时代,新闻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我省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人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基础,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新闻人才培养和推进媒体融合紧密结合起来,让新闻工作者既有贯彻抓手又有作为舞台。要始终把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积极调整优化人才机构,引导全省新闻工作者打破思维定势、思维惯性,积极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技能领域,真正磨砺过硬的“笔杆子”,练就融合时代的“几把刷子”,让越来越多的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会使“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各新闻单位不拘一格引进和使用各类新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在全省新闻战线中形成人才高地,逐渐辐射,带动更多人才投身贵州新闻事业发展的实践。
磨砺新闻志向,把实践“四向四做”作为“走转改”常态化的追求。***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今年5—6月,省各新闻单位积极参与“双百三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派出100名记者扎根全省100个乡村,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采写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让精准脱贫的贵州故事更加蓬勃生动,实现了我省喜迎党的十九大宣传精彩开局。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要深入推动新闻记者“走转改”,使之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确保走得深入、转得彻底、改得实在。一是让“走转改”成为常态化的“大熔炉”。日前,省委宣传部下发了《关于推动新闻战线“走转改”制度化常态化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采编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班组车间、学校医院等各行业各领域,通过1-2年的时间轮训一遍。二是让“走转改”成为校正坐标的“大课堂”。我国新闻界前辈穆青先生说,“衙门里跑不出名记者。我们一定要到群众中间去,开动脑筋,多看、多问、多谈、多挖、多想。”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切实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森林和树木、一指和十指的辩证关系,增强做好正面宣传的信心和能力,真正按照“四向四做”要求对自身角色座标进行升级定位,培育风清气正的舆论空间。三是让“走转改”成为育英才的“大舞台”。在实践中发现、培养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的骨干记者,并调动新闻宣传系统资源,通过表彰、召开作品研讨会等方式,打造一批主流媒体名记者、名编辑,让编辑记者成为“正能量网红”,不断提升一线采编人员的存在感、价值感、获得感、尊严感。
(责任编辑 / 袁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