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全过程规范化用药技术示范

时间:2024-05-21

张猛 施保国 王冬兰 张志勇 刘贤金 余向阳

摘要: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保障优质稻米生产的关键。针对江苏省不同稻作生态区,结合水稻品种特性和当地技术水平,设计了优质粳稻组合用药过程管控体系,制定了用药关口前移,加大孕穗期和破口期用药防控力度,杜绝齐穗后用药全生育期规范化科学用药技术方案,于2016年在江苏省淮安地区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规范化用药方案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的防效略优于常规方案,2种用药方案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水稻枯萎病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同时对水稻具有防衰增产作用。通过规范化用药防治,以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烯啶虫胺、嘧菌酯等对病虫草害高效的药剂替代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丙溴磷、杀虫双、三环唑等老品种药剂,在保证了良好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农药投入量60.39%,有效保护了稻田生态安全和稻米农药残留超标风险。

关键词:优质粳稻;安全生产;规范化用药;农药减量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3-0091-03

江苏是水稻种植大省,年均水稻种植面积230万hm2,其中粳稻占90%左右,水稻在江苏粮食生产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稻生产进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与安全综合提升发展的新时期,江苏的水稻产业在品种的优质化方面已经走在我国南方稻区的前列[2-3]。由于江苏稻区病虫害发生危害种类多,常发病虫害包括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恶苗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等10多种,而且常常受持续低温、阴雨、寡照,以及洪涝灾害等天气影响,抽穗期和齐穗后稻曲病、稻瘟病以及个别区域的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会危害严重,农户为保产而频繁多次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农田生态环境,加剧了病虫草害的抗药性,同时很容易造成稻谷产品的农药残留风险。据统计,江苏省水稻种植全生育期药剂防治在10次(病虫害中等偏轻发生年份)至12次(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年份)之间,在病虫害暴发年份,如2015年后期稻瘟病、稻纵卷叶螟暴发成灾,个别地区用药出现混乱,超量使用问题严重,大大提高了稻谷(米)农药残留超标风险[4]。刘贤金等针对江苏不同稻作生态区,结合水稻品种特性和当地技术水平,研究设计了优质粳稻组合用药过程管控体系,制定全生育期规范化科学用药策略,用药关口前移,加大孕穗期和破口期用药防控力度,杜绝齐穗后用药[4-5]。依据此原理,本研究在江苏淮安地区水稻病虫害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提出优质粳稻生产全过程规范化用药技术,于2016年在江苏淮安地区进行示范,以期对江苏省优质粳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示范区概况

田间试验示范于2016年5—10月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三树镇蒋集村惠丰农机合作社承包田中实施,试验田土壤为沙壤土,pH值为7.2,前茬作物为小麦,5月26日播种,6月24日移栽。水稻移栽方式为机插秧,肥水管理水平中上等,长势平衡。试验期间无恶劣天气出现。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不设重复,规范化用药方案示范区和大户自防区(常规用药)面积50.33 hm2,空白对照0.07 hm2。不同处理区除农药使用外,其他田间管理均相同。试验示范区农药使用方案见表1。

1.3 调查内容和方法

施药后不同时间调查对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效,按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示范准则(一)》[6]进行调查。水稻安全性评价采用6级法,分别于药后15、30、45、60 d目测药害程度和安全性。安全性分为“-”无药害、+轻微药害、“+ +”显著性药害但仍可接受、“+ + +”较重药害、“+ + + +”中度药害不可接受、“+ + + + +”严重药害。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草防除效果

田间最后1次施用除草剂后40 d(8月13日),采取5点取样法,每小区取5个点,每点调查0.25 m2,统计残存杂草株数和鲜质量,计算防效。从表2可以看出,规范化用药技术处理对稗草、千金子的株防效分别为83.99%、83.43%,低于常规处理,对异性莎草的防效为92.61%,与常规处理相当。规范化用药处理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0.55%、88.89%、90.99%,优于常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规范化用药方案对稗草、千金子和异型莎草的防效略优于常规方案。

2.2 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

在稻纵卷叶螟危害症状稳定后,于9月20日,每小区5点取样共查50丛稻株,统计卷叶率,计算相对防效,同时调查卷叶内有虫率。从表3可以看出,规范用药方案与常规方案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二者间防效相当。

2.3 稻飞虱防治效果

8月9日调查虫口基数1次,施药后14 d(8月24日)、21 d(9月1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对褐飞虱防治效果。每小区调查20穴,计数稻飞虱百穴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从表4可以看出,规范用药方案、常规方案对稻飞虱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

2.4 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8月22日、9月12日调查,规范用药处理区、常规用药处理区内水稻纹枯病未见发生,空白对照区纹枯病发生极轻,病株率均为0.1%左右。9月20日调查结果表明,空白对照区纹枯病病株率为1.24%,规范用药方案和常规方案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相当(表5)。

2.5 其他病虫害防治效果

10月28日,水稻收割前5 d,采用双平行线法调查稻曲病。调查结果表明,空白对照区稻曲病零星发生,规范用药区、常规处理区未发现稻曲病发生。9月10日、9月20日调查,3个处理区均未发现稻瘟病发生。试验期间,示范田未发现二化螟发生。

2.6 对水稻及天敌安全性

试验期间,各药剂处理区水稻株高、分蘖、叶龄生育指标正常,安全性评级:“-”。9月20日对稻田天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规范用药方案、常规方案对蜘蛛数量均有一定影响,但规范用药较常规用药对蜘蛛的影响相对小(表6)。

2.7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7可以看出,安全用药方案、常规用药方案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常规用药方案的理论增产率和实际增产率略高于安全用药方案。

2.8 农药施用量比较

从表8可以看出,规范用药方案共选用药剂15种,农药使用有效量共计3.213 kg/hm2,常规方案共选用药剂16种,农药使用有效量共计8.111 kg/hm2。规范用药方案农药使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方案,较常规减少60.39%。

3 结论与讨论

在当前稻米消费市场追求无公害稻米、绿色稻米甚至有机稻米的形势下,现有以控害保产为目标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今后控制病虫害、生产无公害稻米、保护生态环境等多重需要[7],水稻安全用药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本试验中规范用药方案和常规方案均达到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同时具有防衰增产作用,成熟期2种方案用药防治区水稻籽粒饱满。与常规用药方案相比,规范用药方案在药剂选择方面,以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烯啶虫胺、嘧菌酯等对病虫草害高效的药剂替代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丙溴磷、杀虫双、三环唑等老品种,不仅保证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农药投入量,有效保护稻田生态和稻米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规范用药方案强调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在水稻苗期移栽前1 d喷施1次送嫁药,药剂防治主要集中在水稻破口前期和破口初期之前,有效避免水稻破口期水稻免疫功能差,对农药敏感,易造成水稻包颈和花壳等问题[8],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后期用药稻米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本试验通过对2种用药方案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关键是药剂选择和防治时期。由于本试验过程中,全年水稻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发生较轻,规范用药方案仍需在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年份开展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张安存,王先如,邓世峰,等. 江苏省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25-27.

[2]王才林,朱 镇,张亚东,等. 江苏省粳稻品质改良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 江苏农业学报,2008,24(2):199-203.

[3]王才林,张亚东,朱 镇,等. 水稻优质抗病高产育种的研究与实践[J]. 江苏农业学报,2012,28(5):921-927.

[4]刘贤金,余向阳,王冬兰,等. 优质粳稻组合用药过程管控技术研究与示范[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8(1):12-18.

[5]黄志宽,姜 威,高 波,等. 灌南县水稻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示范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100-108.

[6]农业部農药检定所生测室.农药田间药效实验准则(一)[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7]章烈辉,刘占山,肖启明,等. 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 中国稻米,2009(1):6-9.

[8]陆亚琴,葛海军,华卫国,等. 如东县水稻破口期用药现状及科学安全用药的对策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14(6):137-149.王珊珊,乜兰春,李 潘,等.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及应用前景[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3):94-9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