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不被统治的艺术:从玛瑙山看清代山城防御
李飞
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海龙屯考古工作站站长。长期致力于中国西南考古,研究成果曾多次获贵州社科成果奖,2 0 1 6年5月获中国考古学“金爵奖”。
清代在贵州大量涌现的山地营垒,它们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又合而成为一个整体,是将山地防御的理念、城堡修建的成功经验与贵州山地生态密切结合的建筑奇观。
唐代以来的今日贵州版图上,曾掀起过三次较大规模山城营建的高潮:一次是13世纪中叶前后宋蒙战争过程中修建的抗蒙山城;一次是明代修建的土司山城,尤以明万历时期播州土司与明廷矛盾激化之后所建山城为多;一次是清咸同年间贵州各民族大起义时修建的寨堡。
这些山城都与特定的背景相关,出现在战事频仍、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前两次所营建的山城多分布在古播州境内,且随海龙屯、养马城等山城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对其已有一定认识。清代咸同年间营建的山城则几乎遍及贵州全境,但以往对这一时期的山城没有开展过系统的调查、勘测工作,遑论其他。
遵义凤冈境内的玛瑙山遗址,是清咸同时期山城的代表,对该遗址的讨论,有助于深化贵州清代山城的认识。遗址位于凤冈县绥阳镇东北隅,北距县城约20公里的山峦之上,海拔在835—877米之间。199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初,我们对该遗址行进了系统的测绘和初步的试掘。营垒所见的射击孔(枪眼)、炮台、碉楼等设施,并不见于海龙屯明代城垣上,而在遵义境内咸同年间所建的营盘中却较为常见。文献记载亦表明,平播时播军虽有火器的使用,但并不普遍,加之山势险峻,重型武器不易运抵,城址上因此未有专门的设施。火炮等设施在贵州的普遍使用应是清代之事。因此,如果玛瑙营盘上的相关遗迹确系炮台,则其年代不太可能早至明代。调查中在地表采集的青花瓷、钱币等遗物,其年代均属清代中期。光绪《湄潭县志》载有玛瑙营盘,“金磐山营,一名玛瑙山,城北百三十余里,平地突起,山坞怪石嵯峨,坞底一洞幽深曲折。武生钱青云鸠工凿石,就势建垣,因营此。”
玛瑙山遗址是清咸同起义背景下,地方自卫武力修建的用以自保与保民的防御工事。文献记载,这类遗存在遵义境内多达300余处,在贵州全境则有近千处之多,是全国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的寨堡的典型个案,可由此探讨清代社会与地方自卫武力。西南山地的这类遗存,还提供了探讨山地居民与平地文明关系的一个视角。贵州考古发现最早的山城是安顺宁谷衙门坡遗址,此后较长的历史时段里,未有山城的发现,直至宋蒙战争时期才又集中出现。后面几次山城的营建,彼此间可能存在理念和技术的传承,以及周边地区城池营建的一般经验的借鉴,毕竟倡建山城的团绅、保正等,多有一定社会地位,乃地方精英。而将城池筑于山巅“据险立砦”,是基于现实需要,又结合了自然环境,是山地居民本能的选择。
清代在贵州大量涌现的山地营垒,它们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又合而成为一个整体,是将山地防御的理念、城堡修建的成功经验与贵州山地生态密切结合的建筑奇观。如此众多的山地营盘,其分布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展示了在特殊情况下山地居民的求生本能与智慧。在斯科特看来,19世纪中叶中国西南规模空前的起义高潮,导致数百万人向更高的山地寻求庇护所,展示了一种“逃避统治的艺术”。值得注意的是,贵州境内明清时期行使国家意志的府、州、县的城池基本修筑在依山傍水的平畴之上,山巅的寨堡多是地方土司或乡民所为,代表着土著的势力,这种格局反映出地方势力与外来力量间并不和谐的关系。
文明具有立体性,海洋有海洋的文明,草原有草原的文明,平原有平原的文明,山地有山地的文明。从海龙屯到玛瑙山,从宋明山城到清代营垒,从强势土司到开明乡绅,黔中山地书写着一种“不被统治的艺术”。
(责任编辑 / 李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