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就近城镇化视角的省域范围内农村流动人口就业与产业结构匹配——以河南省为例

时间:2024-05-21

李建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河南郑州 45001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方面,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就业人口流向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解决进城农民的生活质量,减轻承接地由流动人口所带来的交通、资源、环境、医疗、教育以及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是重要紧迫的问题,同样对于跨省农民工家中的留守老人的赡养和儿童教育问题以及流出地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是城镇化推进中必须面对的;尤其是流出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关乎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以及新农村的建设;这必须依赖年轻有文化和技能的当地农民,特别是男性和壮年女性的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转移则有可能降低农业产出增长率[1],还加深了农村的贫困程度[2]。如何避免劳动力外流带来的负面作用,又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就近城镇化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模式。国内关于就近城镇化模式的研究主要从3个方面开展:第一,从农户主观意愿成为城镇居民的角度进行研究。黄文秀等用实际调研的办法研究农户的生活需求、子女教育、生活环境等影响就近城镇化问题[3];蔡洁等通过实际调研采用Multinomial Logistic得出农户的职业、生活满意度、文化程度、城镇化发展受益程度、转入耕地情况等因素是影响就近城镇化较重要的因素[4];彭荣胜则根据传统农区的调研数据发现,子女成家、子女教育是就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5];曾鹏等则从2代农民工关注的问题不同研究就近城镇化,并发现老一代农民工关注户籍、就业、融入度,而新一代农民工关注职业升迁、工作环境、子女教育[6]。上述研究角度存在暗含假定农民工就业问题已经解决,农民工有主动选择成为城镇居民的权利,实际上农民工在城镇化过程中很多是被动城镇化,选择权也较少。第二,有学者从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就近城镇化问题。龙奋杰等研究贵州省城镇化率时发现,城镇化率影响农民在第二产业的就业率,同时第三产业结构却影响城镇化率[7];徐光平等则认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远超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8]。该研究角度存在城镇化率本身定义有争议的问题(2000年城镇化率重新被国家统计局定义,以居住时间期限满半年为标准),相应的研究结论值得探讨。第三,从城镇化模式进行研究。李强等讨论了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城镇化、地方精英带动的村庄城镇化、外部资源注入的乡村城镇化,并讨论了就近城镇化发展动力因素和产业培育、土地资本化等有关[9-12]。该研究角度和城镇化所在地有关,不具有普遍意义。就近城镇化模式中农民工的就业是关键,人口就业结构与本地产业结构是否匹配又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关键。上述学者虽然也有从就近城镇化角度研究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但大都采用静态指标研究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匹配且偏重于农民工被动适应产业结构。实际上二者是动态长期均衡关系,主要表现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有可能不再是工业劳动力“资源池”。农民工作为生产要素,其质量变化和数量的递减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本研究尝试采用协整模型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方法,探讨农村就业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以及农村就业对产业生产率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中西部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科技、工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就近城镇化的实现对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及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处于中西部的河南省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省份,研究其就近城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河南省城镇化特征分析

1.1 城乡人口数量与城镇化率演变对比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化进程呈现逐渐加速的发展态势,1957—1979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9.3%~13.8%,21年间仅增长了4.5百分点,而在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省城镇化速度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80—200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14.0%~25.8%,提高了11.8百分点,2002—2014年12年间增长了19.4百分点,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率高达45.2%,城镇人口为4 819万人,农村人口为5 943万人,城镇人口数量较2013年增长了176万人,同比增长3.8百分点,农村人口数量较2013年减少115万人,同比下降1.9百分点(图1)。

河南省城镇化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末期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可能和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有关(外出打工都须要开证明),另外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滞后不能容纳更多的农村流动人口就业;20世纪90年代后城镇化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可能是改革开放的推进使得农业产业机械化得以推广以及石油农业生产要素(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提高了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从而解放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再加上非农产业的工资相对较高,吸引了农村中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这样城镇化率自90年代中期年呈现出加速态势。

1.2 就近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业人口流动距离分析

1.2.1 国内农村就业人口流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率有较大提高,城镇化进入以“结构调整为主”“中小城市”加速发展和“回流”的阶段,人口的短线流动比例有所上升。根据百度地图公布的人口迁徙数据显示,人口短线流动有所上升,连接重庆市、陕西省咸阳市、四川省成都市、贵州省贵阳市等西部城市短线条增加较多。以重庆市为例,泸州、自贡、南充、遂宁等市到重庆市的迁徙较密集,农村人口就近务工日益普遍,内陆城市与临近地区之间的务工客流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国内农村人口流动自20世纪90年代流向北上广深到近几年的就近流动,表明我国中西部这些内陆地区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能够容纳附近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产业结构的承接和转移使得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有了较大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城市已经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及沿海发达地区。

1.2.2 河南省农村就业人口以郑州市为中心的核心都市圈流动 “粮食主产区农地确权的溢出效应及模式优化研究”课题小组,在河南省商丘市、开封市、漯河市、南阳市、洛阳市等18个地级市的农村家庭开展城镇化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相关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 370份,开展抽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1 329份,其中409份为电话调查,其余920份为实地调查,通过近2个月的调查根据户籍所在地和目前工作所在地的调查统计发现,约30.10%的被调查者选择郑州市(图2),选择三门峡市和鹤壁市的分别占8.9%、13.8%;省内就业约占59.6%,选择省外就业的约占40.4%,在选择省内就业中郑州市所占比例最高,省外就业所选择的城市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可见,在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人口核心聚集圈。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于全省首位,铁路和公路的便利使得郑州市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具备这些优势的省会城市相比其他城市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还不是科技创新为主的郑州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适合农村流动人口就业。

2 河南省农村就业人口就业特征分析

2.1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农村就业人口变动情况分析

近几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断调整,结构调整的幅度也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是三次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2006—2013年河南省农村就业人口在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分布见图2。

由图2可知,农村就业人口在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逐步增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长幅度相比第三产业稍大。另外,河南省农村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比例也明显发生了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由2006年的63.63%下降到2013年的52.37%,第二产业就业比例由20.91%上升到28.25%,第三产业就业比例由15.46%上升到19.37%。在三次产业间,2006—2013年河南省农村人口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比例一直是最高的,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由上述数字可见,第一产业就业率降幅最大,其他2个产业都呈上升趋势;从绝对数字看,第一产业仍是农村人口主要的就业渠道,第二、第三产业还有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河南省此状况基本符合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因此从事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村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剩余劳动力,由于非农产业的工资普遍高于农业,进而促使农村流动人口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2.2 河南省农村就业人口在非农行业分布情况

由图3可知,农村人口在非农行业就业的主要有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2007 年开始就业人数由其他行业逐渐转变到建筑行业。

这种现象表明,农村就业人口流向这些行业就业,可能是这些行业市场发展较好,所需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缘故。从农村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就业率的情况看,服务业逐渐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主要行业。这是因为河南省作为欠发达省份,以煤炭、传统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生产效率不高,在城市存在一定失业率的情况下所能提供给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岗位更少;2006年以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逐渐旺盛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建筑行业所需更多的是体力劳动力,受自身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偏低所限,农村就业人口恰好符合建筑行业所须生产要素需求特征,使得大量农村流动就业人口流入建筑行业。

3 河南省农村就业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关联实证分析

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结构彼此相互影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农村人口计生观念的改变,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产业发展劳动力资源池的作用也在慢慢改变,农村就业人口的变化也会影响产业发展的结构。另外,城镇化推进下,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是否与农村就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就近城镇化背景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彼此是否有因果关系?基于这样的现实,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来衡量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协整模型分析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产业与农村就业人口的长期均衡及农村就业人口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

3.1 比较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对就业有决定性作用,反之,就业人口的能力结构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促进或阻碍作用。农村就业人口数量在总就业人口中占比较大,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引入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强调就业增减对产值变化的影响,由于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同步,因而不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增加值相对比例/产业就业相对比例。

一般而言,期望结果是各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劳动力呈现的流动规律是从效率较低的部门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使各部门劳动生产率较均衡。如果某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说明该部门效率较低,存在较多的劳动力剩余。相反,如果某部门比较劳动力高于1,说明该部门存在潜在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成为农村就业人口流入的主要部门。限于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97—2013年的数据,经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1997—2013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注:资料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计算而得。

由表1可知,河南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低于1,说明就业和产业发展不匹配,就业比重明显偏大,存在较多的劳动力剩余。这与河南省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用有较大关联性,河南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的974.4万kW发展到2014年的11 476.8万kW,再加上化肥、农药、杀虫剂等石油农业要素的使用节约了大量劳动力。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从1997—2009年一直大于2,且呈下降趋势,这同河南省在这期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第二产业是主要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渠道;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递减;可能是因为处于中西部地区的河南省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特别是在产能过剩的近些年企业本身存在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下,能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整体波动范围不大,从2005年以后逐渐接近1。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05年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相应的河南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不强。这和河南省第三产业是以落后的第二产业为架构发展起来相关,随着农村电商和河南省坐落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交通便利性,第三产业未来还存在大幅提高容纳就业人口的可能性。

3.2 协整分析

协整模型是研究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研究采用协整模型的目的在于探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河南省农村流动人口就业依赖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的程度是怎样的?

3.2.1 变量选取说明 本研究选取农村就业人口流动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x;第二产业生产总值y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y2作为解释变量。选取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第三生产总值的依据是城镇化农村居民成为城市居民关键是否有合适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这取决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协整分析研究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以及农村就业流动人口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种长期均衡关系也是影响城镇化稳定推进的重要因素。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数据选取范围为1997—2014年(表2)。

表2 河南省农村就业人口流动与三次产业数据

注:数据根据1998—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3.2.2 单位根检验 河南省农村就业人口流动数量与三次产业及主要行业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首先需要数据稳定性的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数据的过度波动,先对变量取对数后进行单位根检验。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通过对农村就业人口流动数据、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原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3个变量都是二阶差分后才为稳定时间序列,结果归纳见表3。由表3可知,农村就业人口流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等3个变量之间有可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表3 二阶差分ADF单位根检验

注:对数据均采用有截距项和趋势项检验,置信水平取1%。滞后项阶数以SIC为依据。

3.2.3 协整关系检验 由于3个变量之间存在同阶稳定性,可进行协整关系是否存在的检验,采用JJ多变量协整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3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Vecm)模型关系表达式如下:Vecm=lnx-0.214 045lny1-0.218 16lny2-3.784 601。该协整关系是否稳定须要对协整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值为-5.801 819(1%、5% 、10%临界值分别为-3.922 8、-3.065 9、-2.674 5)。由此可知,3个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说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依赖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

表4 变量之间协整关系检验

注:1%、5%、10%为检验置信水平。

3.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农村流动就业人口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彼此之间是否存在互相影响的因果关系,对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有助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反之农村流动人口也可能促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同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彼此之间如果存在因果关系,也有助于共同发展,进而有助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由表5可知,lny1、lny2是引起lnx的格兰杰关系的原因,反之则不是。lny1、lny2彼此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就业人口的流动,但农村富余劳动力却不是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原因;同时河南省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彼此之间格兰杰因果关联性较弱,可能是因为河南省的第三产业仍是传统服务产业,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发展的缘故。

表5 农村就业流动人口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研究主要依据1997—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农村流动人口就业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意味着目前城镇化的推进还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但以农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河南省由于产能过剩、城市劳动力存在一定失业率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影响了农村流动人口在这些行业的就业,只有相对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吸纳农村流动人口就业,如建筑业、加工行业。同样对于以传统的邮政、通信、金融等行业为主的河南省第三产业来讲,农村流动就业人口就业空间也相对较小。由于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表明第三产业存在较大潜力。特别是随着经济进入长期低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所承担的就业能力越来越受限制,第三产业将是农村流动就业人口的主要就业渠道。这须要河南省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容纳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近几年郑州航空港的建设有可能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这也是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很好的契机。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推进存在产业结构的改变滞后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的改变。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占有较大比例,其中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慢。随着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村中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村流动就业人口具备从事第一、第二产业岗位的技能,这样就出现了就业和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状况。其次,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不能完全依赖于第一产业的无限扩展容纳农村流动人口就业。在全球经济低速发展的当前,国企改革困难较多,能容纳的劳动力十分有限,盲目发展第一产业不现实。随着“田园综合体”等新发展思路的提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打破传统产业发展的先后次序,农村流动人口就业将会依赖于多种格局。

农村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十三五”期间美丽乡村和城镇化一起规划建设将打破传统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将会是多渠道的转移。农民也不可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城镇的概念也不再是以建筑等物质概念上的城镇,而将会是逐渐泛化意义上的城镇。因此,政府一方面应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不能再以单纯的粮食数量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思路,而应以集粮食生产、农业观光等多种价值为目标的农业综合系统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导城市专业人才去农村进行新型农村的建设,最终使得城镇化不再是以农村流动人口为目标的城镇化,而是全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