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赵丽+王娟+胡吉林+李超民+史怡雪+汤亚飞+王智
摘要:运用田间观察和室内外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稻田蜘蛛优势种黄褐新园蛛(Neosconascylla)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年黄褐新园蛛发生3~4代,第4代不完整,以第2、3代历期最短,第4代(越冬代)历期最长;以成蛛、亚成蛛或幼蛛越冬,其分布图式为聚集分布;属结网型蜘蛛。雌蛛、雄蛛均可多次交配,雌蛛一生最多可产卵12次,卵囊含卵量26~185粒,平均82粒。幼蛛期40~120d,成蛛期33~176d。除第2代外,各世代性比均为雌多于雄。
关键词:黄褐新园蛛;生物生态学特性;生活史;耐饥力
中图分类号:Q9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61-04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蜘蛛种类繁多,繁殖能力快,捕食能力强,耐饥饿,是农田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是水稻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生物因子[1-2]。黄褐新园蛛(Neosconascylla)属结网型蜘蛛,是水稻叶面害虫的重要捕食者[3-5],是湖南省稻区蜘蛛优势种之一[6-7],但目前有关黄褐新园蛛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了黄褐新园蛛生活史和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旨在为田间保护利用该蜘蛛以及为其人工饲养、释放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室外饲养
黄褐新园蛛饲养方法参考王智的方法[8]并稍作改变。在16个直径28cm的塑料桶内栽2丛禾,制作直径30cm、高1m的尼龙窗纱网罩罩上,下面用橡皮筋扎紧,使其中生境类似大田生境,网罩上装上0.6~0.8m长的拉链以便观察和放置饵料,每个笼箱内放刚孵化的幼蛛5头,每个笼箱内每天定时放40头褐飞虱。每天观察记录其寻食、蜕皮、各蛛态发育历期、寻偶、交配、产卵、孵化、寿命等生物生态学特性。
1.2室内饲养
随机挑选刚孵化的幼蛛60头,接入直径2.5cm的大型量筒内,每量筒1头,进行单头饲养。筒底装1~1.5cm深的水,水上有3~5个孔的泡沫塑料隔离(与水接触),在泡沫塑料的2~3个孔上有稻谷种子萌发的新苗,每天投喂足量的褐飞虱和果蝇作为食物。每天观察记录其生长、蜕皮、取食、死亡及各龄期形态特征等。
1.3卵囊含卵量与孵化率统计
待雌成蛛产卵后,将卵囊取出转入指管,卵孵化及幼蛛扩散后,破卵囊检查统计。
1.4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作图,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年生活史
黄褐新园蛛1年发生4代,以成蛛、幼蛛越冬,越冬代历期最长,为91d;第3代最短,历期57d。各代平均历期为72.2d(表1)。
2.2生活周期
生活周期是指从卵发育生长到性成熟的1个世代。各世代历期为79.0~150.0d,越冬代最长,历期139.0d,第1代次之,历期79.0~89.0d,第2、3代最短,历期70.0~79.0d。这可能是越冬代蜘蛛大多以幼蛛越冬,停止发育有关。其中卵的
历期6.0~20.0d,平均11.6d;幼蛛历期40.0~120.0d,平均68.8d;成蛛历期33.0~176.0d,平均101.1d(表2)。幼蛛性成熟至产卵之间历期7.0~11.0d,平均8.5d左右。
2.3生物学特性
2.3.1外部形态特征
雌成蛛体长6~10mm。背甲黄褐色,中央及两侧均有黑色纵纹,中窝纵向。螯肢、触肢、步足均为黄色,步足上有黑色毛和刺。胸板黑色,上有粗细不均的褐色纵纹。腹部卵圆形,黄色底上有黑色斑纹,中部有1对半月形弯曲斑纹,其后有2条黑色纵线、4条横纹。腹面中央黑色,四周红黄色,有2个浅褐色白斑。纺器两侧各有1个黄色圆斑。雄成蛛体长5~7mm。体色、斑纹与雌蛛同。触肢器的中部把握器2分叉,上方尖细的1个叉弯曲似鸟喙。
2.3.2雌蛛产卵次数
各世代产卵次数不等,最多产卵12次,最少只有4次,平均8次。其中第4代产卵次数最多,平均每蛛产卵12次,第3代产卵最少,平均每蛛产卵6次(表3)。
2.3.3各世代卵囊含卵量
黄褐新园蛛先由纺器纺丝织成卵垫,然后把卵产在卵垫上,最后再纺丝形成卵囊,卵囊附着在水稻叶片上,各世代卵囊含卵量存在一定差异,平均82粒,最多185粒,最少仅有26粒(表4)。
2.3.4各世代卵的孵化率
观察各世代卵囊共108个,其中全部孵化的卵囊占38%,孵化率在85%~99%的卵囊占28%,未孵化的卵囊占11%。从表5可知,第3代的卵囊孵化率最高,85%以上的孵化卵囊数占该代观察卵囊的62%,未孵卵囊数仅占6%。第1代85%以上的孵化卵囊数最少,仅占该代观察卵囊的25%。第4代未孵的卵囊最多,占该代观察卵囊的46%。
2.3.5各世代幼蛛蜕皮次数
从表6可知,大多数幼蛛蜕皮6~7次达性成熟,少数蜕皮5、8次达性成熟。共观察66头幼蛛,其中蜕皮6次达性成熟的占35%,蜕皮7次达性成熟的占56%,蜕皮5、8次达性成熟的总计只占9%。
2.3.6各世代各龄幼蛛历期
观察2龄幼蛛50头,分别观察各世代10~14头,历期8.2~19.5d。观察3龄幼蛛56头,分别观察各世代11~15头,历期8.5~11.2d。观察4龄幼蛛60头,分别观察各世代12~19头,历期5.6~9.2d。观察5龄幼蛛63头,分别观察各世代13~20头,历期7.2~13.1d。观察6龄幼蛛50头,分别观察各世代7~15头,历期8.0~12.5d。观察7龄幼蛛52头,分别观察各世代10~16头,历期7.2~13.1d。对于8龄幼蛛,只见第4代3头,历期8.2d。
2.3.7各龄期幼蛛特征及其主要部位度量
1龄幼蛛在卵囊内,体呈淡黄色,附肢半透明。头胸部的颈沟和放射沟都不明显,腹部圆形。2龄幼蛛背腹均出现淡黄色斑块,腹部由1龄幼蛛的圆形变为椭圆形,腹部斑纹较1龄幼蛛明显,且具4个黑色斑块。腹末2个斑块向下有由浓及淡的黑色条纹,颈沟及中窝也较1龄幼蛛明显。3龄幼蛛腹部变为浅黄色,头胸部黄褐色,腹背出现4个黑色斑块。4龄幼蛛腹部背面的斑纹较1~3龄幼蛛有很大变化,4块明显的黑斑缩小成点,纵纹消失,仅剩几条横纹。末端横纹两端隐约与黑色斑块相联。头胸部的放射沟和颈沟不明显。整个腹面都有黑色斑块分布。5龄幼蛛背甲黄褐色,颈沟清晰可见。前眼列后曲,后眼列平直,前中眼间距大于后中眼。6龄幼蛛背甲黄褐色,中窝及颈沟处均呈淡黑色,两侧有黑色纵纹,腹部椭圆形,背面黄色。7龄幼蛛背甲黄褐色,中央及两侧缘有黑色纵纹,放射沟清晰可见。腹部椭圆形,背面黄色,前端有2个黑点,中部有2个半月形弯曲黑斑,后部分布有3条黑色纵纹、4条黑色横纹。腹部末端中部黑褐色,两侧红褐色或红黄色。幼蛛生长发育到7龄大多成熟,7龄雄蛛触肢末端膨大并已变为黑色,触肢器结构较清晰,雌性个体腹部大多可见清晰的生殖厣结构,但也有部分雌性个体到8龄时生殖厣结构才清晰可见。从表7可知,随着蜕皮次数的增加,黄褐新园蛛身体逐步变长,在身体各部分中,腹部长度和第1对步足生长最快,其他部分也都发生较大变化。
2.3.8各世代幼蛛扩散时间
各世代幼蛛扩散时间不同,第1代出卵囊后3~4d扩散,平均为3.2d;第2代出卵囊后2~3d扩散,平均2.4d;第3代出卵囊后4~7d扩散,平均5.3d;第4代出卵囊后4~11d扩散,平均7.8d。
2.3.9各世代幼蛛发育成熟的性比
各世代幼蛛发育成熟的蜘蛛共70头,总的雌雄性比为1∶1,但各世代性比有所差异,第1代雌雄性比为1.2∶1,第2代为1∶1.5,第3代为1.3∶1,第4代为1∶1(表8)。
2.4各世代蜘蛛寿命
蜘蛛寿命是指卵孵化的幼蛛到成蛛自然死亡的历期。从各世代蜘蛛成活时间可知,第4代历期最长,为258d,第2代历期最短,为122d,第3代历期为135~192d。
2.4.1各世代幼蛛到成蛛的成活率
各世代幼蛛到成蛛的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第3代幼蛛到成蛛的成活率最高,达62%,第1代幼蛛到成蛛的成活率最低,为40%。各世代幼蛛到成蛛的平均成活率为50%(表9)。
2.4.2各世代成蛛历期
第4代成蛛历期最长,平均为119d;第3代成蛛历期最短,平均仅为68d。各世代成蛛最长历期可达178d,最短仅有38d(表10)。
2.4.3成蛛耐饥力
将成蛛在室内饲养1周,只供水,停止供食,测定成蛛的耐饥能力。结果表明,雌成蛛最长历期为51d,最短历期为18d,平均历期29d,雌成蛛的耐饥力大于雄成蛛(表11)。
2.4.4成蛛耐旱力
将成蛛在室内饲养1周,只供食,停供水,测定成蛛的耐旱力。结果表明,成蛛最长可活74d,最短可活38d。并且雌蛛还具产卵能力,雌雄成蛛的耐旱力无显著差异(表12)。
3结论与讨论
在我国已知的2361种蜘蛛中[9],知道其生活史和生物生态学特性的仅20多种[8-11],对蜘蛛的研究重点是在农作物生产上有重要作用的种类,如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8]、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12]、真水狼蛛(P.piraticus)[13]、灰斑新园蛛(Neosconagriseomaculata)[14]、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um)[15]、食虫沟瘤蛛(Ummeliatainsecticeps)[16]、八斑鞘腹蛛(Coleosomaoctomaculatum)[17]等。
尽管水稻害虫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多,但它们的生态位宽度比较窄,大多位于水稻基部和颈部,叶面害虫的捕食性天敌种类较缺乏。黄褐新园蛛主要在水稻叶面张网捕虫,是水稻叶面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该蛛1年发生4代,每代历期均有差异,对雌成蛛而言,第4代历期最长,平均为119d,第3代历期最短,平均仅为68d。各世代成蛛最长历期可达178d,最短仅有38d。这可能与第4代为越冬代有关,因为越冬期间只须维持基础代谢即可。
雌蛛产卵次数也因代别有所差异,最多产卵12次,最少只有4次,平均8次。其中第4代产卵次数最多,平均每蛛产卵12次,第3代产卵次数最少,平均每蛛产卵6.2次。这说明黄褐新园蛛雌成蛛产卵次数具有较大的代别差异,这种代别差异可能与温度、湿度等条件有关,原因也可能是在其生活史中经历过低温阶段的雌蛛产卵能力有所增强,至于其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各世代卵的孵化率也有差异,完全孵化的卵囊占38%,孵化率在85%~99%的卵囊占28%,未孵化的卵囊占11%。第3代的卵囊孵化率最高,85%以上的孵化卵囊占该代观察卵囊的62%,未孵卵囊仅占6%。第1代的85%以上孵化卵囊最少,仅占该代观察卵囊的25%。第4代未孵卵囊最多,占该代观察卵囊的46%。原因可能是,第3代所处环境中气温相对较高,适合于卵的孵化,第4代所处环境中气温较低,不利于卵的孵化。
大多数幼蛛蜕皮6~7次达性成熟,少数蜕皮8次达性成熟。共观察66头幼蛛,其中蜕皮6次达性成熟的占35%,蜕皮7次达性成熟的占56%,蜕皮5、8次达性成熟的总计只占9%,并且发现蜕皮次数多的大多为个体较大的雌蛛,说明雌蛛成熟期相对要长于雄蛛,身体较大的雌蛛比身体较小的雄蛛蜕皮次数多,这种差异符合Levy(1970)法则[4],王智报道的拟环纹豹蛛[8]、彭宇报道的真水狼蛛[13]同样具有这种差异。
从幼蛛饲养至性成熟,雌雄性比总体而言为1∶1,但各世代间仍有一定差异,尤其是第2代差别最为明显,雌雄性比为1∶1.5,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各世代成活率也存在较大差异,第3代最高,达62%,第1代最低,为40%,各世代平均成活率为50%。雌蛛的耐旱力强于耐饥力,雌蛛最长耐旱历期为74d,最长耐饥历期为51d。各世代间成活率的差异可能与各世代所处季节的积温差异有关。
从黄褐新园蛛的生物学特性看,其与拟水狼蛛、拟环纹豹蛛等游猎型蜘蛛各代的生活历期及其产卵特性有一定差异[8,12],但该蛛与其他游猎型蜘蛛一样生长历期长、每代产卵次数多、产卵量高、孵化率和成活率高,具较强的耐旱力和耐饥力。因此该蛛不仅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而且很适合人工饲养繁殖,如能解决其工厂化生产问题,将对有效控制水稻叶面害虫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全.稻田蜘蛛利用研究[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1:1-28.
[2]宋大祥.中国农田蜘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376.
[3]王智,李文健,曾伯平,等.早稻田蜘蛛群落结构及优势种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518-521.
[4]LevyG.ThelifecyclesofThomisusonustus(Thomisidae:Araneae)andoutlinesfortheclassificationofthelifehistoriesofspiders[J].ZoolLond,1970,46(4):523-536.
[5]王智,袁哲明,宋大祥,等.化防田与综防田蜘蛛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动态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2005,21(1):10-13.
[6]王洪全,颜亨梅,杨海明.中国稻田蜘蛛生态与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6,29(5):69-76.
[7]王洪全,石光波.中国稻田蜘蛛优势种及其成因探讨[J].蛛形学报,2002,11(2):85-93.
[8]王智.拟环纹豹蛛的生物生态学研究[J].昆虫学报,2007,50(9):927-932.
[9]张永国,吴专,陈合志,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游猎型蜘蛛种群动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22(3):299-302.
[10]余昭杰,王洪全.稻田微蛛优势种形成的若干环境因子分析[J].动物学报,1991,37(1):21-25.
[11]彭宇,赵敬钊,刘凤想,等.温度对真水狼蛛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0,20(4):606-610.
[12]李剑泉,沈佐锐,赵志模,等.拟水狼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J].生态学报,2002,22(9):1478-1484.
[13]彭宇,刘凤想,赵敬钊,等.真水狼蛛的生物学和田间种群动态研究[J].蛛形学报,1999,8(2):80-84.
[14]王洪全,周家友.灰斑新园蛛生物学初步研究[J].湖南师院学报,1983,12(增刊):37-42.
[15]赵敬钊,刘凤想.草间小黑蛛的生物学和数量变动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2,28(3):271-282.
[16]赵敬钊,刘凤想.食虫沟瘤蛛的生活史[J].动物学报,1987,33(1):51-58.
[17]刘汉才,李晓宏,陈谦,等.八斑球腹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田内发生规律[J].湖北农业科学,2002(5):99-102.
各世代成活率也存在较大差异,第3代最高,达62%,第1代最低,为40%,各世代平均成活率为50%。雌蛛的耐旱力强于耐饥力,雌蛛最长耐旱历期为74d,最长耐饥历期为51d。各世代间成活率的差异可能与各世代所处季节的积温差异有关。
从黄褐新园蛛的生物学特性看,其与拟水狼蛛、拟环纹豹蛛等游猎型蜘蛛各代的生活历期及其产卵特性有一定差异[8,12],但该蛛与其他游猎型蜘蛛一样生长历期长、每代产卵次数多、产卵量高、孵化率和成活率高,具较强的耐旱力和耐饥力。因此该蛛不仅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而且很适合人工饲养繁殖,如能解决其工厂化生产问题,将对有效控制水稻叶面害虫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全.稻田蜘蛛利用研究[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1:1-28.
[2]宋大祥.中国农田蜘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376.
[3]王智,李文健,曾伯平,等.早稻田蜘蛛群落结构及优势种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518-521.
[4]LevyG.ThelifecyclesofThomisusonustus(Thomisidae:Araneae)andoutlinesfortheclassificationofthelifehistoriesofspiders[J].ZoolLond,1970,46(4):523-536.
[5]王智,袁哲明,宋大祥,等.化防田与综防田蜘蛛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动态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2005,21(1):10-13.
[6]王洪全,颜亨梅,杨海明.中国稻田蜘蛛生态与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6,29(5):69-76.
[7]王洪全,石光波.中国稻田蜘蛛优势种及其成因探讨[J].蛛形学报,2002,11(2):85-93.
[8]王智.拟环纹豹蛛的生物生态学研究[J].昆虫学报,2007,50(9):927-932.
[9]张永国,吴专,陈合志,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游猎型蜘蛛种群动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22(3):299-302.
[10]余昭杰,王洪全.稻田微蛛优势种形成的若干环境因子分析[J].动物学报,1991,37(1):21-25.
[11]彭宇,赵敬钊,刘凤想,等.温度对真水狼蛛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0,20(4):606-610.
[12]李剑泉,沈佐锐,赵志模,等.拟水狼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J].生态学报,2002,22(9):1478-1484.
[13]彭宇,刘凤想,赵敬钊,等.真水狼蛛的生物学和田间种群动态研究[J].蛛形学报,1999,8(2):80-84.
[14]王洪全,周家友.灰斑新园蛛生物学初步研究[J].湖南师院学报,1983,12(增刊):37-42.
[15]赵敬钊,刘凤想.草间小黑蛛的生物学和数量变动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2,28(3):271-282.
[16]赵敬钊,刘凤想.食虫沟瘤蛛的生活史[J].动物学报,1987,33(1):51-58.
[17]刘汉才,李晓宏,陈谦,等.八斑球腹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田内发生规律[J].湖北农业科学,2002(5):99-102.
各世代成活率也存在较大差异,第3代最高,达62%,第1代最低,为40%,各世代平均成活率为50%。雌蛛的耐旱力强于耐饥力,雌蛛最长耐旱历期为74d,最长耐饥历期为51d。各世代间成活率的差异可能与各世代所处季节的积温差异有关。
从黄褐新园蛛的生物学特性看,其与拟水狼蛛、拟环纹豹蛛等游猎型蜘蛛各代的生活历期及其产卵特性有一定差异[8,12],但该蛛与其他游猎型蜘蛛一样生长历期长、每代产卵次数多、产卵量高、孵化率和成活率高,具较强的耐旱力和耐饥力。因此该蛛不仅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而且很适合人工饲养繁殖,如能解决其工厂化生产问题,将对有效控制水稻叶面害虫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洪全.稻田蜘蛛利用研究[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1:1-28.
[2]宋大祥.中国农田蜘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376.
[3]王智,李文健,曾伯平,等.早稻田蜘蛛群落结构及优势种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518-521.
[4]LevyG.ThelifecyclesofThomisusonustus(Thomisidae:Araneae)andoutlinesfortheclassificationofthelifehistoriesofspiders[J].ZoolLond,1970,46(4):523-536.
[5]王智,袁哲明,宋大祥,等.化防田与综防田蜘蛛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动态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2005,21(1):10-13.
[6]王洪全,颜亨梅,杨海明.中国稻田蜘蛛生态与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6,29(5):69-76.
[7]王洪全,石光波.中国稻田蜘蛛优势种及其成因探讨[J].蛛形学报,2002,11(2):85-93.
[8]王智.拟环纹豹蛛的生物生态学研究[J].昆虫学报,2007,50(9):927-932.
[9]张永国,吴专,陈合志,等.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游猎型蜘蛛种群动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22(3):299-302.
[10]余昭杰,王洪全.稻田微蛛优势种形成的若干环境因子分析[J].动物学报,1991,37(1):21-25.
[11]彭宇,赵敬钊,刘凤想,等.温度对真水狼蛛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0,20(4):606-610.
[12]李剑泉,沈佐锐,赵志模,等.拟水狼蛛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J].生态学报,2002,22(9):1478-1484.
[13]彭宇,刘凤想,赵敬钊,等.真水狼蛛的生物学和田间种群动态研究[J].蛛形学报,1999,8(2):80-84.
[14]王洪全,周家友.灰斑新园蛛生物学初步研究[J].湖南师院学报,1983,12(增刊):37-42.
[15]赵敬钊,刘凤想.草间小黑蛛的生物学和数量变动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2,28(3):271-282.
[16]赵敬钊,刘凤想.食虫沟瘤蛛的生活史[J].动物学报,1987,33(1):51-58.
[17]刘汉才,李晓宏,陈谦,等.八斑球腹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田内发生规律[J].湖北农业科学,2002(5):99-1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