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矮生菜豆新品种1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22

陈新+崔晓艳+张红梅+袁星星+陈华涛+顾和平

摘要:11-6矮生地豆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矮生菜豆新品种,2013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品种具有不需搭架、高产、抗病、品质优等多种优点,适合江苏省及周边地区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广大蔬菜研究单位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参考。

关键词:矮生菜豆;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3.1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194-02

菜豆,别称四季豆、芸豆,在江苏省是人们最喜欢的食用蔬菜之一,在夏季供应的蔬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不完全统计,在南京市场夏季供应的蔬菜中,菜豆约占25%。菜豆是豆类作物,可以和其他蔬菜作物以及大田作物合理轮作,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其他作物的高产稳产[1]。菜豆还是蔬菜加工的重要原料,速冻加工或者干燥处理矮生菜豆,不仅可以促进蔬菜的周年供货,还是制作其他荤菜的重要配料,因此,搞好菜豆育种,从遗传基因上改变矮生菜豆现有产量和品质,同时将现有的菜豆栽培技术进行技术合成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矮生菜豆的商品性、高产稳产性,对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菜豆是江苏省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为2.67万hm2左右,露地主要种植时间为4月和7月,大棚秋季种植时间可延迟到8—10月。在江苏省,菜豆一般有直立型和蔓生型2种,直立型菜豆一般称为地芸豆,蔓生型菜豆一般称为四季豆。目前,江苏省市场上矮生型菜豆(即地芸豆)品种非常缺乏,一般以外来品种为主,如美国供给者等,本地品种(如81-6)虽然占据一定面积,但品种育成时间长(该品种育成已近20年),新品种非常缺乏。为进一步培育适合江苏省及周边地区栽培的矮生菜豆新品种并研究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鉴定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矮生菜豆品种(系)的适应性、生产力与商品性,从中筛选符合出口和加工需要的优良品种,为江苏省矮生菜豆生产提供新品种,笔者进行了矮生菜豆新品种选育工作。

11-6矮生菜豆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81-6菜豆为母本、美国供给者菜豆为父本,经杂交后通过后代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合江苏省及周边地区春、秋季大棚及露地栽培,现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栽培技术、推广等情况介绍如下。

1品种选育过程

该品种于2004—2009年经过6年时间育成,父母本主要农艺性状如下。

父本供给者菜豆:植株长势中等,苗期茎呈绿色,株高38cm,开展度44cm,5~6节后封顶。花浅紫色,嫩荚近圆棍形,荚浅绿色,长15cm、宽1cm,平均单荚质量8~9g,肉厚,纤维少,品质好。种子呈肾形,浅肉色,上有浅棕色细纹。抗菜豆烟草花叶病毒和白粉病。播种至始收嫩荚约60d,适应性强。

母本81-6菜豆:该品种早熟,矮生直立,抗病性、生长势强,株高40~60cm,主茎分枝3~5个,每花序结荚7~9个,坐荚率超过80%。嫩荚棍形、直立、绿色,一般产嫩荚22500kg/hm2左右。籽粒黑色,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营养价值较高,加工品质较好。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按照优质、抗病、高产的育种目标,2004年以81-6为母本、供给者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F0代得到22个荚。2005年将收获的种子单荚种植,并在海南省加代进行单荚间的农艺性状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F2代品系比较试验,单株种植,同时进行农艺性状比较。2007年在海南省加代,得到22个F3株系,淘汰15个株系,保留7个株系,选出3、6、10等3个较优株系。2008年发现第6株系产量、生育期、株型等田间农艺性状较好,同年在海南省加代,稳定性观察。2009年统一编号为6,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在江苏省内南通、淮安、南京、苏州等地进行多点试验,同时在南京繁种,准备参加江苏省四季豆区域试验。

2主要特征特性

2.1产量方面

2010—2011年试验平均产量,11-6矮生菜豆产量为31681.5kg/hm2,比对照81-6增产14.64%;2011年大面积生产试验产量为30357.0kg/hm2,比对照81-6增产15.57%。

2.2品质方面

该品种品质优,蛋白质含量高,在20℃条件下可储存5d,适口性好,稍甜面,符合加工需求。

2.3抗病性

2009年及2010年春通过苗期接种及大棚病圃鉴定锈病、炭疽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锈病发病率为1.2%,为轻度或不发病,炭疽病发病率为0;而对照81-6锈病发病率为12%,炭疽病发病率为7.3%。11-6矮生菜豆的炭疽病和锈病发病率都大大低于对照。

2.4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为矮生型,不需搭架,植株矮、节间密、分枝多,一般植株高40~45cm,分枝3~5个,每个侧枝可长2~3个花梗,花梗直立。花梗顶端陆续着生花蕾开花结荚,荚长14~16cm,粗壮紧实,鲜嫩食口感好,一般产量可达30000kg/hm2。春播至始收70d左右,采荚期20d左右;秋播至始收62d左右,秋播的可供采荚期15d左右。该品种豆荚扁圆形,品质优,每100g鲜荚含蛋白质2.52g、脂肪0.25g、碳水化合物7.8g、钙44.1mg、铁1.33mg、维生素B10.02mg、尼克酸0.51mg,都远高于对照品种。

2.5综合评价

11-6矮生菜豆为早熟、高产、抗病、优质、广适新品种,适合在江苏省种植。

综上所述,11-6矮生菜豆熟期比对照81-6早3~5d,结荚性、产量及品质优于对照,达到选育目标。

3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2-3]

经研究,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3.1忌豆茬

轮作换茬,减少病害。

3.2平整土地,施足底肥

一般施腐熟农作肥22500~30000kg/hm2、过磷酸钙225~375kg/hm2或磷酸氢二铵150kg/hm2。

3.3播种期

因地而异,江苏省露地春播4月上旬即可播种,盖膜还可提前。如采用大棚春季可提早到3月初(地温稳定在12℃以上)。

3.4播种方法

以穴播为佳,行距50cm,穴距25~30cm,每穴3~5粒,留苗2~3株,播量75kg/hm2左右。

3.5科学管理,运筹水肥

3.5.1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降低土温。在出苗后25~30d定植,结合浇水追尿素225kg/hm2,并注意中耕除草,根部培土。从现蕾开始用0.2%~0.3%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0.01%~0.03%钼酸铵溶液,对植株喷洒2~3次,有利于开花结荚。

3.5.2开花结荚期植株开花结荚后,豆荚开始伸长时,要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追尿素2250kg/hm2,以促进荚果的生长。水分管理总原则是浇荚不浇花,即前期控制浇水,结荚后可每隔5~7d浇水1次。追肥的原则是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期重施。蔓生种在蔓长10~15cm时及时搭架引蔓。此后气温降低,蒸发量和蒸腾减少,一般7d左右浇1次水即可。花期若遇30℃以上高温,可通过地面浇水和田间喷水降低小气候温度,促进结荚。

3.6防治病虫,提高品质

菜豆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和豆秆蝇等。可用高效低毒的吡虫啉防治蚜虫,掌握喷花不喷荚、要喷落地花的原则,即从蕾期开始每隔10d喷1次,喷药时重点放在开花部位,兼喷落地花,以消灭虫源;用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和其他害虫。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细菌性疫病和根腐病等,炭疽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四季豆细菌性疫病俗称叶烧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发病后可用新植霉素防治。

4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情况

该品种先后在江苏省内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建立了新品种的种子繁育体系、栽培技术体系,并通过最近的多点示范,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示范情况如下:(1)2008年3—6月,在江苏省金湖县农业局科技示范园内种植,鲜荚产量29280kg/hm2,比对照81-6增产15.8%,达极显著水平。(2)2009年3—6月,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内示范种植1hm2,产量达到31500kg/hm2以上,效益90000元/hm2以上。(3)2009年3—6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种植0.87hm2,鲜荚产量31980kg/hm2,在全国各地所有20个品种中排名第一,创当地菜豆最高产量。(4)2013年在江苏省南通市推广4.2hm2,在淮安市推广10hm2,在江苏省内其他地区推广20hm2,已经具有一定面积和规模。(5)2013年在浙江、湖北、安徽等省(市)已推广34hm2。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11-6矮生菜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成果已经熟化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新,陈凯,袁星星,等.菜豆新品种苏菜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36-237.

[2]郑文法.菜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2(4):32-34.

[3]陈新,袁星星,陈华涛,等.矮生菜豆新品种苏地豆1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109-110.

3.1忌豆茬

轮作换茬,减少病害。

3.2平整土地,施足底肥

一般施腐熟农作肥22500~30000kg/hm2、过磷酸钙225~375kg/hm2或磷酸氢二铵150kg/hm2。

3.3播种期

因地而异,江苏省露地春播4月上旬即可播种,盖膜还可提前。如采用大棚春季可提早到3月初(地温稳定在12℃以上)。

3.4播种方法

以穴播为佳,行距50cm,穴距25~30cm,每穴3~5粒,留苗2~3株,播量75kg/hm2左右。

3.5科学管理,运筹水肥

3.5.1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降低土温。在出苗后25~30d定植,结合浇水追尿素225kg/hm2,并注意中耕除草,根部培土。从现蕾开始用0.2%~0.3%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0.01%~0.03%钼酸铵溶液,对植株喷洒2~3次,有利于开花结荚。

3.5.2开花结荚期植株开花结荚后,豆荚开始伸长时,要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追尿素2250kg/hm2,以促进荚果的生长。水分管理总原则是浇荚不浇花,即前期控制浇水,结荚后可每隔5~7d浇水1次。追肥的原则是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期重施。蔓生种在蔓长10~15cm时及时搭架引蔓。此后气温降低,蒸发量和蒸腾减少,一般7d左右浇1次水即可。花期若遇30℃以上高温,可通过地面浇水和田间喷水降低小气候温度,促进结荚。

3.6防治病虫,提高品质

菜豆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和豆秆蝇等。可用高效低毒的吡虫啉防治蚜虫,掌握喷花不喷荚、要喷落地花的原则,即从蕾期开始每隔10d喷1次,喷药时重点放在开花部位,兼喷落地花,以消灭虫源;用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和其他害虫。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细菌性疫病和根腐病等,炭疽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四季豆细菌性疫病俗称叶烧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发病后可用新植霉素防治。

4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情况

该品种先后在江苏省内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建立了新品种的种子繁育体系、栽培技术体系,并通过最近的多点示范,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示范情况如下:(1)2008年3—6月,在江苏省金湖县农业局科技示范园内种植,鲜荚产量29280kg/hm2,比对照81-6增产15.8%,达极显著水平。(2)2009年3—6月,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内示范种植1hm2,产量达到31500kg/hm2以上,效益90000元/hm2以上。(3)2009年3—6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种植0.87hm2,鲜荚产量31980kg/hm2,在全国各地所有20个品种中排名第一,创当地菜豆最高产量。(4)2013年在江苏省南通市推广4.2hm2,在淮安市推广10hm2,在江苏省内其他地区推广20hm2,已经具有一定面积和规模。(5)2013年在浙江、湖北、安徽等省(市)已推广34hm2。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11-6矮生菜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成果已经熟化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新,陈凯,袁星星,等.菜豆新品种苏菜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36-237.

[2]郑文法.菜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2(4):32-34.

[3]陈新,袁星星,陈华涛,等.矮生菜豆新品种苏地豆1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109-110.

3.1忌豆茬

轮作换茬,减少病害。

3.2平整土地,施足底肥

一般施腐熟农作肥22500~30000kg/hm2、过磷酸钙225~375kg/hm2或磷酸氢二铵150kg/hm2。

3.3播种期

因地而异,江苏省露地春播4月上旬即可播种,盖膜还可提前。如采用大棚春季可提早到3月初(地温稳定在12℃以上)。

3.4播种方法

以穴播为佳,行距50cm,穴距25~30cm,每穴3~5粒,留苗2~3株,播量75kg/hm2左右。

3.5科学管理,运筹水肥

3.5.1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降低土温。在出苗后25~30d定植,结合浇水追尿素225kg/hm2,并注意中耕除草,根部培土。从现蕾开始用0.2%~0.3%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0.01%~0.03%钼酸铵溶液,对植株喷洒2~3次,有利于开花结荚。

3.5.2开花结荚期植株开花结荚后,豆荚开始伸长时,要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追尿素2250kg/hm2,以促进荚果的生长。水分管理总原则是浇荚不浇花,即前期控制浇水,结荚后可每隔5~7d浇水1次。追肥的原则是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期重施。蔓生种在蔓长10~15cm时及时搭架引蔓。此后气温降低,蒸发量和蒸腾减少,一般7d左右浇1次水即可。花期若遇30℃以上高温,可通过地面浇水和田间喷水降低小气候温度,促进结荚。

3.6防治病虫,提高品质

菜豆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和豆秆蝇等。可用高效低毒的吡虫啉防治蚜虫,掌握喷花不喷荚、要喷落地花的原则,即从蕾期开始每隔10d喷1次,喷药时重点放在开花部位,兼喷落地花,以消灭虫源;用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和其他害虫。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细菌性疫病和根腐病等,炭疽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2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锈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四季豆细菌性疫病俗称叶烧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发病后可用新植霉素防治。

4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情况

该品种先后在江苏省内通过多年多点试验,建立了新品种的种子繁育体系、栽培技术体系,并通过最近的多点示范,取得了一定成果。具体示范情况如下:(1)2008年3—6月,在江苏省金湖县农业局科技示范园内种植,鲜荚产量29280kg/hm2,比对照81-6增产15.8%,达极显著水平。(2)2009年3—6月,在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内示范种植1hm2,产量达到31500kg/hm2以上,效益90000元/hm2以上。(3)2009年3—6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种植0.87hm2,鲜荚产量31980kg/hm2,在全国各地所有20个品种中排名第一,创当地菜豆最高产量。(4)2013年在江苏省南通市推广4.2hm2,在淮安市推广10hm2,在江苏省内其他地区推广20hm2,已经具有一定面积和规模。(5)2013年在浙江、湖北、安徽等省(市)已推广34hm2。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11-6矮生菜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成果已经熟化且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新,陈凯,袁星星,等.菜豆新品种苏菜豆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36-237.

[2]郑文法.菜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2(4):32-34.

[3]陈新,袁星星,陈华涛,等.矮生菜豆新品种苏地豆1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2):109-1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