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推进策略

时间:2024-05-22

蒋江林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存在互动关系,劳动力的思想意识、技术素养对其从业选择产生较大影响,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排挤和吸纳的双重影响。浙江省目前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第二产业在产业升级中占比过大,造成第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健全非农就业服务体系、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工作,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又能切实推动产业化升级进程。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产业升级;就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560-0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或就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浙江省与全国多数地区一样,也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方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无法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素养的提升,又会对各次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浙江省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对劳动力就业的吸纳作用明显。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素养低下,直接限制了其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出发,寻求产业升级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协调推进的策略,有助于为浙江省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参考。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作用

1.1 劳动力状况决定产业选择

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指出,各地区资源分布具有差异性,即使同一地区的要素资源分布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技术资源、资本较为充足的地区,优先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弊端;一些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减少资本与技术缺乏的弊端[1]。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技术水平与产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劳动力技术水平越高,产业发展程度也越高。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就业,同时也满足了非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为单向性的务工就业,这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工业产业升级带来了较大障碍,反之又导致三次产业产值出现较大偏差。产业结构升级遵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原则,而当产业结构升级到一定程度之时,势必要求有相应层次素养的劳动力与之适应。此时,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向、能力素养一成不变,势必影响产业升级进程。一般而言,农村劳动力技术素养相对低下,多数人不得不从事简单的机械劳动。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势必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驱动力。例如,第三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当劳动力素质提升到一定层次之后,会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当然,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为低下的地区,会导致大量劳动力滞留在传统服务行业,如从事农家乐餐饮行业人员因缺乏管理经验、营销经验不得不采取保守的经营方式。与中国多数省份一样,浙江省由于占据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促进了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了相对较大的竞争优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选择性也在日益强化,只有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平稳发展。

1.2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高精尖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凸显了高素质劳动力紧缺的现状[2]。理论上而言,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排挤和吸纳的双重影响,排挤影响具体表现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会导致劳动力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产生矛盾,进而引发结构性失业。例如,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演进过程中,由于第一产业生存空间缩小,劳动力会自发转移至第三产业。但是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知识素养和生产技能要求高于第一产业,如果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其知识和生产素养,那么终会因劳动力素养不匹配引发转移失败。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吸纳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就业部门,劳动力就业的空间也随之增加。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高素质劳动力被新兴产业部门吸纳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低素质劳动力[3]。其次,产业结构调整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国民经济总量增加又会反过来增加国民经济投入,进而为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最后,根据世界其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惯例,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越来越高。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而言,具有更大的劳动吸纳力,因而也有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空间。

2 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推进的障碍

2.1 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高工业化和低服务化

钱纳里国际模型指出,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三次产业产值的合理比重应为2.8%、19.2%、77.0%左右,劳动力配置的合理比重应为16.2%、32.5%、51.3%。截至2014年,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6 936.65美元,其中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4.4%、47.7%、47.9%。第一产业产值高出钱纳里系数1.6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高出钱纳里系数 28.5百分点,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总产值的贡献度较高;第三产业远远未达到钱纳里系数标准,表明第三产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总体来看,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工业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第一、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限,一方面会带来较大的劳动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会加重就业压力。

2.2 农村劳动力素养与产业结构不协调

浙江省共有农业劳动力2 251.76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52.6%,女性劳动力占47.4%。农业劳动力年龄构成方面,31~50岁之间的劳动力数量最大,占48.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方面,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占81.2%。

全省农村从业劳动力有1 999.14万人,其中50.4%的人从事第二产业,47.1%的人从事第三产业。尽管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农业劳动力人数较多,但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难以满足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此外,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数量高于第三产业,表明第二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吸纳作用明显,但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较低。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时,第二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力要远远低于第三产业。浙江省第三产业劳动力吸纳力较低的现实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素养低下,限制了其向第三产业流动;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空间有限。

2.3 产业关联度低

首先,产业关联度低,各次产业之间配合不紧密。浙江省工农业经济长期处于2条轨道的发展道路,尽管建成了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的机械化加工体系,但受到地形特征及农业落后生产观念的制约,浙江省仍未完全摆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其中农业原材料加工业、采掘业等重工业体系与农业关联度低下,导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加工层次低下。从浙江省工业产出方向来看,工业产业主要为了满足外贸出口和服务行业的需求,而农村市场没有进行充分开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和工业产品的积压。其次,浙江省过度依赖大中企业的发展。从企业性质来看,大中企业多属于能源、军工、原材料企业,主要产业链辐射全国各地,但与地方企业联系较小。与此同时,大中企业高科技科研人员过剩与地方企业高科技科研人员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二元经济结构形态。再次,浙江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凸显地区特征,发挥产业的比较优势,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原则。但在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地区为了争取更多政府扶助资金,不顾地区资源现状和经济条件,争相进行大工程建设,试图建立区域内的重工业产业体系,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生产分散,直接降低了区域企业的经济效益。

3 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推进策略

3.1 经济方面的建议

3.1.1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用工方式灵活,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且多数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之中,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也有助于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农闲季节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在农闲时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浙江省应根据区域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引导乡镇企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避免同类乡镇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并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乡镇企业补偿和限制机制,稳步提升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作为乡镇企业而言,应坚持“服务地方,创新发展”的原则,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协调推进的长效策略,例如,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强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业务培训,通过“一帮一”“技术示范”的方式稳步提升农村劳动力产业素养,使之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

3.1.2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 2014年,浙江省农业总产值突破1 000亿元人民币,粮食播种面积突破126.67万hm2,粮食总产超过75亿kg,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类多样,但存在着“量大链短,质优价低”的问题。浙江省农业资源利用仍然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产品加工多数还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农产品销售多数停留在原材料销售阶段。实践证明,农业资源利用空间不足,势必造成农业利润空间降低,进而会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原材料加工业向农业服务加工业转移,同时有助于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对农业生产进行具体指导,按照市场信息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计划,同时促进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二是政府主导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如灌溉技术、种植技术等,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更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三是实现农产品产业加工,做好农产品市场推广和仓储运输体系建设。四是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链接起来,形成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服务体系。五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3.2 政策方面的建议

3.2.1 建立健全非农就业服务体系 目前,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盲目无序的状况,具体表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和需求信息传递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服务中介缺乏监管、农村劳动力维权渠道不畅等。建立集合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为一体的非农就业服务体系,可有效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确保产业升级过程中有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具体而言,浙江省应通过以下方面的努力做好非农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做好市场信息的搜集。依据市场走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配置,促进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二是充分发挥就业中介的作用。在完善对中介组织进行监管的同时,尽可能拓展中介服务渠道,如利用58同城、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发布用工信息,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用工信息不对等现象。三是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与产业升级互动机制。一方面充分考虑区域剩余劳动力现状,另一方面结合区域产业升级进程,做好产业升级就业宣传、产业升级就业信息发布、产业升级就业服务等工作。四是促进就业市场的建设。政府统一协调劳务协会、就业协会、劳动局、企业组织,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合理流动。五是充分发挥媒体平台的作用。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在报刊、网络、电视中发布用工信息,同时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补助,提高他们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六是严格贯彻劳动权利保护法律。认真履行《劳动法》《合同法》,严厉打击各类就业欺诈行为,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后顾之忧。

3.3.2 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坚持“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避免流转纠纷,为农业规模经营、机械化种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浙江省一些地区土地流转过程中未建立配套的机制,造成农村劳动力失去生活收入来源,也限制了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为此,浙江省应在坚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土地的经营权、所有权、收益权,为农民转出、转入、抵押土地承包权提供充分的支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转。具体而言,应做好如下方面的努力:一是做好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多数农民不懂土地流转的确切涵义或流程,更不明白土地流转是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宣传过程中,要使农民明白土地流转后并不意味着农民收入的降低,而是通过非直接经营的方式获得收益,如转租、入股等。二是制定土地流转的行政法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无论是收购方还是转让方,都应当严格遵循土地流转法规签订明确的流转合同。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土地流转网络平台,即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并提供流转政策咨询、价格评估等方面的服务。

3.3 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建议

3.3.1 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针对浙江省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素养提升不成正比的现状,要着力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术素养和文化素养。其中职业技能素养培训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养,才能不断满足产业升级过程中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对经济发展的理性认识,对促进劳动力自主创业、探索多元化经营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4]。

目前,浙江省应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机制,在强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成人教育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并为培训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施“边上岗,边培训”的培训方式,鼓励地方企业或用人单位最大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一些培训资金缺乏的地区,政府应鼓励私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开展,如采用“订单式”的培训方式,企业制定培训流程、培训目标,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并由企业支付相应的培训费用。需要指出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响应市场,根据劳动力的现实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训。对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实施不同的技能培训,如家政行业采取灵活授课的方式,只要满足开课人数,就实施相应的技能培训。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和私人开办的培训机构,都应在社会的统一监管之下,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

3.3.2 提高农民投资人力资本的积极性 浙江省总体经济水平在全国靠前,但一些地方受到封闭地理环境的限制,存在浓重的小农思想,农民多数不愿意离开家乡、离开土地,同时对新生事物如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等存在较强的排斥心理。对于这些地区,做好思想解放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核心要素[5]。为此,政府部门应做好如下方面的努力:一是强化三农下乡服务。组织宣传团队下乡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等思想的宣传,同时让农民认识到传统农业发展的弊端。二是鼓励农民进行自我价值创造。对于那些思想创新、积极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农民给予充分的鼓励,并对他们提供具体的物质和平台支持。三是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的长效方案。在培训力度、土地政策、户口迁移、子女上学等方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倾斜,最大化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四是营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政府牵头建立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确保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并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广阔的渠道。五是做好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城镇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式,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和政策扶持作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促使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顺利转移。

4 结语

进入到新时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一直以来,如何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产业升级、结构转化”的大背景下,在产业升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寻找一条契合之路,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资源和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傅允生. 产业转移、劳动力回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学术月刊,2013(3):75-79.

[2]周丽萍.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趋势[J]. 江苏社会科学,2013(1):43-49.

[3]韩明勇,彭 冲,王腊芳,等. 湖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再配置效应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1(1):57-69.

[4]方行明,韩晓娜. 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 人口学刊,2013(2):60-70.

[5]刘新争. 比较优势、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J]. 经济学家,2012(2):45-50.王文刚,庞笑笑.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563-5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