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摘要: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位居第5位,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批示强调,要注意分析粮食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继续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笔者从生产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粮食生产结构等4个方面回顾江苏省粮食生产历史,分析影响粮食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提出重视粮食生产、稳定生产面积、调整粮食结构、藏粮于科技以及加强政策支持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粮食生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6-0576-03
收稿日期:2016-02-23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4)403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专项[编号:KF(15)2004]。
作者简介:罗兵前(1976—),男,江苏宿迁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经济。E-mail:lbq@jaas.ac.cn。江苏省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江苏省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江苏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2014年总产量达到349.05亿kg,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5位,成为东部发达地区唯一实现省域粮食自给的省份。粮食生产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关系农民增收,关系粮食相关产业发展[1]。2015年1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批示强调,要注意分析粮食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继续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笔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回顾江苏省粮食生产历史、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1江苏省粮食生产历史回顾
历史上江苏省就有鱼米之乡美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粮食生产受到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粮食生产面积
1978年江苏省粮食生产面积为6.31×106 hm2。1978—1999年,全省粮食生产面积保持稳中有降的发展态势[2]。1999—2003年,全省大力推进以压粮扩经为主基调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粮食生产面积大幅下降,有的县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生产面积倒挂,有的县甚至提出无粮县、无粮镇的发展目标[3]。至2003年,江苏省粮食生产面积降到最低点,为4.66×106 hm2,比1978年下降26.2%。2004—2014年,国家实行重大政策调整,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出台“一免四补”等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面积持续小幅攀升,为粮食生产“十一连增”打下坚实基础(图1)。
1.2粮食总产量
1978年,江苏省粮食总产量2.4×107 t。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激发了粮食生产积极性,粮食总产量经过了1个10年快速提升阶段。1978—1999年,大力推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苏中、苏北地区经过耕作制度,扩大夏粮、水稻种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与此同时,粮食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品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加大,提高了粮食单产。在这一时期江苏省粮食总产量不仅没有随着面积减少而下降,反而经过了1978—1989年快速提升,1989—1999年波动增长2个阶段,至1999年增加到3.56×107 t。其间粮食总产量最高的年份出现在1997年,为3.563×107 t,比1978年增加48.5%。1999—2003年,由于生产面积大幅下降,全省粮食总产量随之经历了1个5年低谷,至200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跌至2.47×107 t,比1999年下降30.5%[4]。2004—2014年,政策好,天气好,人努力,迎来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图2)。
1.3粮食单产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粮食单产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3 803.96 kg/hm2上升至2014年的6 492.9 kg/hm2,上升了70.7%。其间经历了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的快速增长期,以及21世纪以来的缓慢爬坡期。粮食单产稳步上升,可能主要得益于种植制度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图3)。
1.4粮食生产结构
江苏省地跨南北两大气候带,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农作物在江苏省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5]。历史上长江沿江和苏南地区就是典型的稻麦两熟轮作,淮北地区则以种植旱谷杂粮为主。2 0世纪 6 0年代大面积旱改水,既改变了淮北地区的传统种植制度与轮作方式,粮食总产构成也随之相应变化[6]。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生产结构中,水稻生产面积保持在40%左右,且保持稳定,上下浮动不超过5百分点。小麦生产占粮食生产比重略低于水稻,改革开放初期占比在22%,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基本在33%~40%,“十一五”以来,稳定在40%左右。薯类面积呈下降趋势,特别是最近5年,占粮食生产总面积由改革开放初的8%左右下降至1%左右。玉米、大豆生产面积占比总体上保持稳定,占比分别在8%、5%左右(表1)。在总产量构成中,水稻始终是江苏省粮食作物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作物,占比始终在50%以上,玉米、薯类占比均未超过8%。构成占比变化较大的是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小麦总产量占比在20世纪70年代为13.7%,到了20世纪80年代上升至25.7%,目前稳步上升至30%以上,2014年小麦产量占比达到33%。稻麦总产量已占粮食总产量的88%,优势地位十分明显。
2江苏省粮食生产面临的新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15年江苏省粮食总产量为 3 561.34万t,增长2.03%,实现粮食总产“十二连增”[7]。作为粮食主产区和消费大省,“十二连增”后,粮食生产面临的新问题不容忽视。
2.1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江苏省在粮食总量上实现省域自给,但是粮食品种结构矛盾突出问题长期存在。小麦、稻谷2大主食自给有余,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缺口较大,2014年分别达到28.1亿、29.0亿kg,实际加工用粮缺口更大。优质小麦、优质稻米供应不足,玉米、大豆等粮食随着饲料、工业用粮的增长,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产需缺口呈不断扩大态势。
2.2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生产成本高已经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顽疾,加剧国内外粮价倒挂形势。在粮食生产投入增量中,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作业 、排灌、土地租金、劳动力等成本,占总成本80%以上。笔者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调查发现,2015年,小麦生产直接成本在12 750元/hm2左右,水稻生产直接成本在15 000元/hm2 左右;地流转租金在12 000元/hm2以上;收种等主要用工季节,50~60岁劳力用工成本在每天80~120元/人。
2.3粮食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有所下降
2015年粮食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下降幅度较大。笔者在宿迁市场调查发现,江苏沭阳小麦收购价格1.9元/kg,同比减少0.40元/kg,下降17.4%;玉米收购价格1.56元/kg,同比下降33.8%;大豆价格3.6元/kg,同比下降21.7%;水稻价格2.3元/kg,同比下降17.9%。粮食价格下跌,而生产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必将影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的生产积极性。
2.4耕地资源非农化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
耕地是农业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在粮食单产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因素是生产面积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耕地非农化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农业发展。1996—2013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减少4.68×105 hm2[4,8]。江苏省土地开发强度由2000年的14.9%上升至2014年的20.9%,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0.057 3 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耕地质量也呈下降趋势。耕地资源非农化、非粮化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
2.5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有很大潜力
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历来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尤其是粮食生产科技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品种选育上,南粳9108等19个水稻品种(组合)通过农业部超级稻品种认定[9],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扬麦、宁麦等一大批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推动粮食产量和品质同步提升。在栽培技术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机插秧丰产栽培、小麦量质协调技术等一大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得到快速普及推广,有效挖掘了粮食作物增产潜力。在资源约束不断收紧的背景下,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主要依靠科技。目前,江苏省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普遍具备产量 9 750 kg/hm2 以上的生产潜力,但是大面积水稻生产产量仍徘徊在 9 000 kg/hm2 左右,依靠提升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还有很大空间。
2.6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种粮劳动力素质下降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超过70%,粮食生产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农户对获得粮食高产意识和依赖性不强,粮食生产呈现口粮化、兼业化势头,种粮劳力素质不断下降。加上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弱化,现有高产栽培技术难以推广到位,大面积高产技术普及不够,粗放式的低产低效技术迅速扩大,已成为限制作物产量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3提高江苏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江苏省作为粮食主产区,生产了占全国5.75%的粮食[10],江苏省粮食生产关乎全国粮食安全大局,因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江苏省粮食产量已经接近历史高点,如果重视程度不够、引导方向偏差,粮食生产极易出现滑坡,一旦出现滑坡,恢复起来更加艰难。面对粮食消费刚性增长,粮食价格不稳,资源环境约束,成本地板、政策天花板的双重挤压,江苏省粮食生产必须转变思路,从抓量的上升,到抓质的提高、结构优化、能力和效益提升上来,达到去库存、调结构、补短板的目标。
3.1思想上重视,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粮食生产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解决了城乡居民吃饭问题,粮食供给由总量缺乏转变到结构性短缺态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几次粮食生产的起起落落,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指挥棒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行,释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期,农产品市场尤其是粮食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出现难卖现象。在这个背景下,江苏省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快速下滑。2003年以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同时出台系列补贴政策,粮食生产才迎来“十一连增”。因此,尽管目前粮食生产多年增产,但是各级政府不可盲目乐观,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前提,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下分级负责制,坚持政策托底,稳定粮食市场,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效益,通过效益驱动激发生产积极性,实现粮食总体供求平衡,口粮自给,牢牢把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3.2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调整粮食生产结构
江苏省水稻、小麦、玉米和薯类单产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单产水平的稳步提高来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十分困难,因此,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对于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防止借土地流转为名搞非农建设,防止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使基本农田非农化和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在2.26×106 hm2左右,水稻是江苏省居民主粮,保证水稻生产面积在5.33×106 hm2左右。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调整品种结构,以优质稻米、专用小麦为主体,突出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形成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的供给格局。实施粮食生产化学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减轻环境负荷。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藏粮于科技
加强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加强育种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挖掘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单产潜力。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将优质作为首要标准,加快粮食作物新品种培育步伐,培育适合江苏居民口味、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合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加强优质、高效、安全、节约、防灾减灾等粮食生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示范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新品种增产潜力转化为大面积生产能力。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3.4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工作部署,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要求,探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为动力,激发粮食生产活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切实构建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特别是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补贴和奖励,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整合农林、农开、水利、交通及财政等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粮食产业化经营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加工、仓储、销售等“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化经营,在用地指标、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金融部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开发新产品,解决粮食生产融资贷款难题。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赔付率,简化赔付程序,增强粮食生产抗灾抗风险能力。加强粮食库存的消化,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敞开收购粮食,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参考文献:
[1]葛自强,孙政国. 江苏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596-598.
[2]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298.
[3]仇方道,钱进,佟连军,等.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11-15.
[4]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5[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293,302.
[5]杜华章. 江苏区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农学学报,2012(1):58-63.
[6]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等. 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对策建议[J]. 江苏农业科学,2010(2):4-6.
[7]中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2015年达6.21亿t[EB/OL]. [2015-12-20]. http://economy.jschina.com.cn/system/2015/12/08/027279280.shtml.
[8]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93.
[9]2015年江苏新增3个超级稻品种[EB/OL]. [2015-12-30].[http://www.jsagri.gov.cn/news/files/619782.asp].
[10]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4[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