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棚室草莓架式基质无土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22

胡奇++魏猷刚++甘小虎++章鸥++皇甫菊银++闫庆九+胡波

摘要:通过3年的棚室草莓架式基质栽培模式生产应用摸索,建立了一套经济适用的栽培设备系统,优化完善了草莓设施栽培架,在筛选高产、质优、抗性强、极早熟和早熟专用草莓品种的基础上,集成了棚室草莓架式基质栽培综合技术,实现了专用配比栽培基质、专用授粉蜂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应用以及草莓各生长阶段专用配方营养液的精准调控、棚室温光调控,草莓产品质量和棚室利用率提高,实现了草莓秋、冬、春3季上市。

关键词:草莓;架式栽培;基质;营养液;棚室

中图分类号: S668.4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6-0239-02

收稿日期:2015-05-20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4)4074];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编号:SXGC[2015]015)。

作者简介:胡奇(1963—),女,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园艺设施栽培及育苗技术研究与推广。E-mail:870254942@qq.com。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果实色泽鲜艳、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近年来,随着现代高效园艺业的发展,尤其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架式基质栽培模式在设施草莓生产中开始示范应用,这种栽培方式将草莓平地种植变为立体种植,增加了单位设施面积的种植系数,设施利用率提高,节约了用地,同时,降低了草莓生产、采摘的劳动强度,具有省时、省力、作业环境舒适整洁、市民休闲采摘舒适轻松的特点,最终实现了草莓的清洁生产,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品质、效益,更体验了收获的乐趣,在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中发展潜力较大。本研究团队对棚室草莓架式基质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构建了膜下滴灌、环境调控系统下的省力化架式基质无土栽培模式,并在南京江宁、溧水等地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栽培设施要求及准备

1.1栽培设施

温室、单栋大棚、连栋大棚等设施。

1.2品种和种苗的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大果型的浅休眠草莓品种如宁玉、红颊、宁丰等。种苗应选择具有5张以上新叶、单株质量20 g以上、新茎粗约1 cm、叶片绿色肥厚、根须发达呈乳白色、无病虫害的植株。

1.3栽培基质

无土栽培基质选用以经腐熟处理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稻壳、茶渣等为辅料、与草(泥)炭、珍珠岩、蛭石进行混合的轻型基质,一般辅料 ∶ 草炭 ∶ 珍珠岩配比为5 ∶ 4 ∶ 1,该基质理化性好、缓冲能力强、通透性能好、持水性好、质轻,EC值在1.0~1.5 mS/cm之间,pH值在5.8~6.8之间。当pH值低于5.0时,可采用适量的消石灰进行调节。也可选用商品化的草莓专用栽培基质。

1.4栽培架的搭建

栽培架可选用表面选用烤漆处理的万能角钢货架,或砌气泡砖、竹架、自来水管等。架式有“品”字形、“人”字形、“H”形或“A”字形阶梯式结构,架上摆放栽培床、泡沫箱、塑料盆或无纺布栽培袋等,可以紧挨摆放且互不遮挡,既可观赏,游客如喜欢还可整盆带回家种植。

1.5滴灌设施

采用软管铺设滴灌系统,盆栽草莓每株配1个滴头,槽式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将滴灌带铺于膜下。随时调控水、营养液的施用量,节水节肥,减少棚室空气湿度。

2栽培管理

2.1草莓生长季节

草莓一般于9月上旬定植,10月上旬开花,12月初始采收,翌年5月采收结束,生长期达260 d。

2.2栽培密度

种植密度为12万~15万株/hm2,栽培架行间距为60 cm或150 cm。“品”字形栽培架床宽50 cm,上排3条栽培槽,每条槽栽1行,株距20 cm;“H”形栽培架床宽35 cm,栽2行,株距20 cm;“人”字形阶梯式栽培架,一般两边上下共架设3~4条栽培槽,株距20 cm。

2.3定植

铺好槽式栽培床,将基质整平或直接将编织栽培袋放入槽内;铺设滴灌带,按株间距开直径为10 cm的栽培孔;清水滴灌,使基质充分湿润,待用;选择傍晚或阴雨天栽植,定植前将草莓苗的根用生根粉800倍液浸蘸;定植时,将草莓苗弓背朝外,将根舒展置于穴孔内,填入细基质压实,做到草莓苗“深不埋心,浅不露根”[1];轻提草莓苗,将根部再轻轻压实。

3营养液的配制及使用

3.1营养液的配制

以日本园试配方和山崎配方为基础,根据使用水质和基质的性质调配营养液,氮(N)、磷(P)、钾(K)浓度分别为101、38、100 mg/L,pH值为6.8。根据草莓不同的生长季节调整元素比例,结果盛期适当降低N素水平,增加P、K、Ca、Mg、S使用浓度。

3.2营养液的使用

开花前,有机基质栽培可先滴灌一段时间的清水,再根据基质EC值变化,逐步增加滴灌营养液,晴天滴1次清水和1次营养液,日均灌液量为50~80 mL/株,营养液EC值控制在1.0~1.7 mS/cm。11月至翌年3月开花结果盛期,增加营养液的浓度和施用量,EC值控制在2.5~3.5 mS/cm,日均灌液量为150~200 mL/株。4—5月结果后期,营养液浓度逐渐下降,EC值下降到2.0 mS/cm左右,日均灌液量逐步增加到200~300 mL/株,分上午、下午2次供给。接近末期,随着气温升高,植株的蒸腾量增加,每周灌水1~2次以替代营养液,栽培过程中调节使营养液的pH值保持在5.8~6.8之间。

4植株管理

4.1摘叶、摘蔓与疏花、疏果

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以及匍匐茎(蔓);第1朵小花开放前疏除部分高级次花,每个花序留小花7~8朵以降低畸形果率,利于集中养分供给低级次的花果发育,从而使果实大而整齐。

4.2植物生长调控

植株现蕾时,可喷施浓度为5~8 mg/L的赤霉素1~2次,以促进花序抽生、防止植株矮化。

4.3辅助授粉

09:00—11:00草莓花药开裂高峰期时,保持棚室内通风可起到较好的辅助授粉效果;第1批花蕾形成时,在棚室内放养蜜蜂或专用授粉熊蜂,数量以1株草莓有1只蜜蜂为宜,一般放养蜜蜂15箱/hm2。

5棚室环境管理

5.1温度管理

草莓生长适温一般为15~25 ℃,根际生长最适温度为 8~21 ℃。白天棚室温度不高于30 ℃,冬季夜间棚室温度一般控制在5~8 ℃为宜[2],这有利于草莓果实的充实肥大和糖度的提高。35 ℃以上的高温会造成草莓花芽形成受阻,抽生大量匍匐茎,消耗大量养分,造成减产,因此,白天棚室温在26 ℃以上时就要及时通风、遮阴降温。

5.2湿度控制

棚室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40%左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草莓花粉的萌发[3]。保持基质湿度以50%为宜,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的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5.3光照管理

当棚室日均温度在16~25 ℃时,日均光照量应控制在 8 000~80 000 lx/h。1—2月低温寡照期间,可通过补光方式保证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在果实发育后期,通过补光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证果实的风味和酸糖度[4]。5—6月光照强度高、日照时间长,应采取遮光降温措施以防草莓日光灼伤。

6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6.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贯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

6.2主要病虫害

草莓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根腐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烟粉虱、白粉虱、斜纹夜蛾、烟青虫。

6.3防治方法

6.3.1农业措施选用脱毒种苗;草莓定植前对棚室、基质、灌溉用水进行除杂消毒处理;定植成活后加强肥水管理,现蕾期避免高温干旱引发蚜虫、红蜘蛛的暴发;棚室内要及时通风换气;中后期及时摘除病、老叶,采收后及时清洁棚室以降低病原菌基数。

6.3.2物理、生物措施采用20~30 目、孔径为0.18 mm的银灰色防虫网以阻隔害虫进入棚室;棚室内悬挂银灰膜、黄板、蓝板来驱避、诱杀蚜虫、粉虱和果蝇等害虫,规格为 30 cm×20 cm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10~15 cm处;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等害虫,防治蚜虫可喷雾3%除虫菊素乳油300 g/hm2。

6.3.3化学防治防治棚室草莓病虫害的化学药剂及安全间隔期详见表1。

7采收

草莓各花序的果实成熟期有差异。一般果面转红3/4时,果实尚保持一定的硬度,可便于贮运[5],应及时采收。草莓采收时,一定要轻摘轻放,一次性分级装入包装盒内,以免果实破损影响商品性。果实分级参照标准《草莓》(NY/T444—2001)执行,果实卫生要求符合标准《无公害食品草莓》(NY 5103—2002)的要求。

8生产记录

生产过程应进行记录,生产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

参考文献:

[1]陈加宽. 草莓定植与田间管理[J]. 农家致富,2008(15):35.

[2]须海丽. 不同的温度管理对草莓果实单果重及糖度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6(6):30-31.

[3]蒋桂华,谢鸣,方丽,等. 硼、钙和农药对草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7,24(2):234-236.

[4]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等. 柑橘果实遮光处理对发育中的果实光合产物分配、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2001,27(6):499-504.

[5]李莉,杨雷,杨莉,等. 草莓果实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67-70.

胡奇 魏猷刚 甘小虎 章鸥 皇甫菊银 闫庆九 胡波

摘要:通过3年的棚室草莓架式基质栽培模式生产应用摸索,建立了一套经济适用的栽培设备系统,优化完善了草莓设施栽培架,在筛选高产、质优、抗性强、极早熟和早熟专用草莓品种的基础上,集成了棚室草莓架式基质栽培综合技术,实现了专用配比栽培基质、专用授粉蜂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应用以及草莓各生长阶段专用配方营养液的精准调控、棚室温光调控,草莓产品质量和棚室利用率提高,实现了草莓秋、冬、春3季上市。

关键词:草莓;架式栽培;基质;营养液;棚室

中图分类号: S668.4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6-0239-02

收稿日期:2015-05-20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4)4074];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编号:SXGC[2015]015)。

作者简介:胡奇(1963—),女,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园艺设施栽培及育苗技术研究与推广。E-mail:870254942@qq.com。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果实色泽鲜艳、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近年来,随着现代高效园艺业的发展,尤其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架式基质栽培模式在设施草莓生产中开始示范应用,这种栽培方式将草莓平地种植变为立体种植,增加了单位设施面积的种植系数,设施利用率提高,节约了用地,同时,降低了草莓生产、采摘的劳动强度,具有省时、省力、作业环境舒适整洁、市民休闲采摘舒适轻松的特点,最终实现了草莓的清洁生产,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品质、效益,更体验了收获的乐趣,在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中发展潜力较大。本研究团队对棚室草莓架式基质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构建了膜下滴灌、环境调控系统下的省力化架式基质无土栽培模式,并在南京江宁、溧水等地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栽培设施要求及准备

1.1栽培设施

温室、单栋大棚、连栋大棚等设施。

1.2品种和种苗的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大果型的浅休眠草莓品种如宁玉、红颊、宁丰等。种苗应选择具有5张以上新叶、单株质量20 g以上、新茎粗约1 cm、叶片绿色肥厚、根须发达呈乳白色、无病虫害的植株。

1.3栽培基质

无土栽培基质选用以经腐熟处理的中药渣、食用菌菌渣、稻壳、茶渣等为辅料、与草(泥)炭、珍珠岩、蛭石进行混合的轻型基质,一般辅料 ∶ 草炭 ∶ 珍珠岩配比为5 ∶ 4 ∶ 1,该基质理化性好、缓冲能力强、通透性能好、持水性好、质轻,EC值在1.0~1.5 mS/cm之间,pH值在5.8~6.8之间。当pH值低于5.0时,可采用适量的消石灰进行调节。也可选用商品化的草莓专用栽培基质。

1.4栽培架的搭建

栽培架可选用表面选用烤漆处理的万能角钢货架,或砌气泡砖、竹架、自来水管等。架式有“品”字形、“人”字形、“H”形或“A”字形阶梯式结构,架上摆放栽培床、泡沫箱、塑料盆或无纺布栽培袋等,可以紧挨摆放且互不遮挡,既可观赏,游客如喜欢还可整盆带回家种植。

1.5滴灌设施

采用软管铺设滴灌系统,盆栽草莓每株配1个滴头,槽式栽培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将滴灌带铺于膜下。随时调控水、营养液的施用量,节水节肥,减少棚室空气湿度。

2栽培管理

2.1草莓生长季节

草莓一般于9月上旬定植,10月上旬开花,12月初始采收,翌年5月采收结束,生长期达260 d。

2.2栽培密度

种植密度为12万~15万株/hm2,栽培架行间距为60 cm或150 cm。“品”字形栽培架床宽50 cm,上排3条栽培槽,每条槽栽1行,株距20 cm;“H”形栽培架床宽35 cm,栽2行,株距20 cm;“人”字形阶梯式栽培架,一般两边上下共架设3~4条栽培槽,株距20 cm。

2.3定植

铺好槽式栽培床,将基质整平或直接将编织栽培袋放入槽内;铺设滴灌带,按株间距开直径为10 cm的栽培孔;清水滴灌,使基质充分湿润,待用;选择傍晚或阴雨天栽植,定植前将草莓苗的根用生根粉800倍液浸蘸;定植时,将草莓苗弓背朝外,将根舒展置于穴孔内,填入细基质压实,做到草莓苗“深不埋心,浅不露根”[1];轻提草莓苗,将根部再轻轻压实。

3营养液的配制及使用

3.1营养液的配制

以日本园试配方和山崎配方为基础,根据使用水质和基质的性质调配营养液,氮(N)、磷(P)、钾(K)浓度分别为101、38、100 mg/L,pH值为6.8。根据草莓不同的生长季节调整元素比例,结果盛期适当降低N素水平,增加P、K、Ca、Mg、S使用浓度。

3.2营养液的使用

开花前,有机基质栽培可先滴灌一段时间的清水,再根据基质EC值变化,逐步增加滴灌营养液,晴天滴1次清水和1次营养液,日均灌液量为50~80 mL/株,营养液EC值控制在1.0~1.7 mS/cm。11月至翌年3月开花结果盛期,增加营养液的浓度和施用量,EC值控制在2.5~3.5 mS/cm,日均灌液量为150~200 mL/株。4—5月结果后期,营养液浓度逐渐下降,EC值下降到2.0 mS/cm左右,日均灌液量逐步增加到200~300 mL/株,分上午、下午2次供给。接近末期,随着气温升高,植株的蒸腾量增加,每周灌水1~2次以替代营养液,栽培过程中调节使营养液的pH值保持在5.8~6.8之间。

4植株管理

4.1摘叶、摘蔓与疏花、疏果

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以及匍匐茎(蔓);第1朵小花开放前疏除部分高级次花,每个花序留小花7~8朵以降低畸形果率,利于集中养分供给低级次的花果发育,从而使果实大而整齐。

4.2植物生长调控

植株现蕾时,可喷施浓度为5~8 mg/L的赤霉素1~2次,以促进花序抽生、防止植株矮化。

4.3辅助授粉

09:00—11:00草莓花药开裂高峰期时,保持棚室内通风可起到较好的辅助授粉效果;第1批花蕾形成时,在棚室内放养蜜蜂或专用授粉熊蜂,数量以1株草莓有1只蜜蜂为宜,一般放养蜜蜂15箱/hm2。

5棚室环境管理

5.1温度管理

草莓生长适温一般为15~25 ℃,根际生长最适温度为 8~21 ℃。白天棚室温度不高于30 ℃,冬季夜间棚室温度一般控制在5~8 ℃为宜[2],这有利于草莓果实的充实肥大和糖度的提高。35 ℃以上的高温会造成草莓花芽形成受阻,抽生大量匍匐茎,消耗大量养分,造成减产,因此,白天棚室温在26 ℃以上时就要及时通风、遮阴降温。

5.2湿度控制

棚室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40%左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草莓花粉的萌发[3]。保持基质湿度以50%为宜,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的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5.3光照管理

当棚室日均温度在16~25 ℃时,日均光照量应控制在 8 000~80 000 lx/h。1—2月低温寡照期间,可通过补光方式保证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在果实发育后期,通过补光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证果实的风味和酸糖度[4]。5—6月光照强度高、日照时间长,应采取遮光降温措施以防草莓日光灼伤。

6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6.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贯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控措施。

6.2主要病虫害

草莓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根腐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烟粉虱、白粉虱、斜纹夜蛾、烟青虫。

6.3防治方法

6.3.1农业措施选用脱毒种苗;草莓定植前对棚室、基质、灌溉用水进行除杂消毒处理;定植成活后加强肥水管理,现蕾期避免高温干旱引发蚜虫、红蜘蛛的暴发;棚室内要及时通风换气;中后期及时摘除病、老叶,采收后及时清洁棚室以降低病原菌基数。

6.3.2物理、生物措施采用20~30 目、孔径为0.18 mm的银灰色防虫网以阻隔害虫进入棚室;棚室内悬挂银灰膜、黄板、蓝板来驱避、诱杀蚜虫、粉虱和果蝇等害虫,规格为 30 cm×20 cm为宜,悬挂于植株上方10~15 cm处;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等害虫,防治蚜虫可喷雾3%除虫菊素乳油300 g/hm2。

6.3.3化学防治防治棚室草莓病虫害的化学药剂及安全间隔期详见表1。

7采收

草莓各花序的果实成熟期有差异。一般果面转红3/4时,果实尚保持一定的硬度,可便于贮运[5],应及时采收。草莓采收时,一定要轻摘轻放,一次性分级装入包装盒内,以免果实破损影响商品性。果实分级参照标准《草莓》(NY/T444—2001)执行,果实卫生要求符合标准《无公害食品草莓》(NY 5103—2002)的要求。

8生产记录

生产过程应进行记录,生产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

参考文献:

[1]陈加宽. 草莓定植与田间管理[J]. 农家致富,2008(15):35.

[2]须海丽. 不同的温度管理对草莓果实单果重及糖度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6(6):30-31.

[3]蒋桂华,谢鸣,方丽,等. 硼、钙和农药对草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7,24(2):234-236.

[4]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等. 柑橘果实遮光处理对发育中的果实光合产物分配、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2001,27(6):499-504.

[5]李莉,杨雷,杨莉,等. 草莓果实生长发育及主要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67-7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