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CARAH模型的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观察

时间:2024-05-22

张斌 耿坤 余杰颖等

摘要: 为了明确在同等气象因子条件下,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及对应的CARAH模型预测情况,对CARAH模型进行矫正。结果显示:在中心病株发现时间方面,费乌瑞它、中薯3号在第3代第1次侵染湿润期分值达5分左右时可以发现,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3个品种中心病株发现的时间在第5代第1次至第6代第1次期间。在发生程度方面,综合3个基地观测圃结果,费乌瑞它、中薯3号2个品种要明显重于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3个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CARAH模型;不同品种;中心病株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112-04

马铃薯是贵州省贵阳市主要的粮食兼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33万hm2左右,主要集中在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区域。由于贵阳处理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位置,海拔高度为 1 100~1 600 m [1],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 温度、湿度及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十分利于由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蔓延,同时种植品种少、生理小种变化、长年种植导致病原菌数量累积等因素,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在生产上有多种马铃薯晚疫病的预测预报模型,都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也都有一些局限性 [2-4]。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的生物学特性,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与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及马铃薯品种具有重要的相关性 [5-11],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基于病原菌和寄主存在的基础上,结合气象条件(温度、湿度和降雨等) 和疫病菌生长特点而形成的,应该能应用于各种条件 [5],此方法所需的气象参数易得且模型简单,在比利时成功地应用了10多年,进入21世纪后,我国重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国内马铃薯主产区先后引进运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符合当地晚疫病发生规律 [12-15]。 但是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抗病性水平及抗病性类型不一样,田间实际发生情况不一样,CARAH模型的预测值也不同。为了明确在同等气象因子条件下,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以矫正CARAH模型,更好地指导生产上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笔者于2014年选择贵州省修文县扎佐镇大堡村、息烽县小寨坝镇南桥村、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3个马铃薯基地,开展基于CARAH模型下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观察工作,为马铃薯晚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警模型的建立

1.1.1 建立气象数据观察站 在贵州省修文县扎佐镇大堡村(点1)、息烽县小寨坝镇南桥村(点2)、开阳县双流镇刘育村(点3)马铃薯基地建立3个QD-3340MV无线自动气象站(由北京汇思君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基地情况详见表1),从每个基地出第1棵苗开始,以小时为单位,采集风、温、湿、光照、雨量等气象因子,自动生成NOAA气象报告,通过配置CDMA远程控制模块将数据远程传输到电脑,并转换成Excel数据进行分析 [4]。

1.2 建立品种观测圃

1.2.1 [JP3]中心病株观测圃 在点1、点2、点3均设置中心病株观测圃,距离无线自动气象站不超过100 m,选取贵阳市马铃薯主栽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5个品种,[JP3]每个品种种植面积667 m2,种植、管理水平与基地保持一致,每个品种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后,即按照常规防治进行防控。

1.2.2 不同品种发生程度观测圃 在点1、点2、点3均建立不同品种发生程度观测圃,品种观测圃面积为1 333 m2,距离无线自动气象站不超过100 m,设5个栽培处理:处理A为宣薯2号;处理B为中薯3号;处理C为费乌瑞它;处理D为黑美人;处理E为黑金刚。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5个小区,每小区种植面积70 m2,小区间设1 m隔离行。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不施药防控马铃薯晚疫病。

1.3 调查方法

1.3.1 中心病株出现时间调查 从CARAH模型显示第3代第1期侵染湿润期生成开始,在中心病株观测圃中每2 d调查1次,调查采用踏查方式进行,发现疑似病株,带回实验室镜检,确定是否是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后,记录出现时间,并将每个品种中心病株出现的时间对照CARAH模型,确定相应的侵染代次及其分值,以较正模型的预报准确率。

1.3.2 发病程度观察 从不同品种发生程度观测圃中的第1株中心病株出现开始,每7 d调查1次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情况,直至收获。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每块田定10点,每点定10株,共查100株,记载发病株数和发病植株严重度级别,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明确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并记录,病情分级标准和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参照DB 52/T 568—2009《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规范》 [16]执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心病株出现时间观察

调查结果(表2)显示,处理A宣薯2号在点1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时间是4月28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5代第1次,分值为5.75分;在点2发现的时间为5月13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5代第1次,分值为2分;在点3发现的时间为5月12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5代第1次,分值为4.5分。

处理B中薯3号在点1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时间是4月14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3代第1次,分值为7分;在点2发现的时间为5月3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4代第1次,分值为0分;在点3发现的时间为4月28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3代第1次,分值为7分。

处理C费乌瑞它在点1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时间是4月14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3代第1次,分值为7分;在点2发现的时间为4月29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3代第1次,分值为5.5分;在点3发现的时间为4月28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3代第1次,分值为7分。

处理D黑美人在点1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时间是5月5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6代第1次,分值为1.5分;在点2发现的时间为5月13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5代第1次,分值为2分;在点3发现的时间为5月12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3代第1次,分值为4.5分。

处理E黑金刚在点1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的时间是4月28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5代第1次,分值为5.75分;在点2发现的时间为5月13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5代第1次,分值为2分;在点3发现的时间为5月14日,对应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为第3代第1次,分值为7.5分。

将3个基地5个品种中心病株发现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费乌瑞它、中薯3号基本与CARAH模型预测出现的时间吻合,在第3代第1次侵染湿润期分值达5分左右时可以发现;而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3个品种中心病株发现的时间,对照CARAH模型计算的浸染湿润期为第5代第1次至第6代第1次。

2.2 CARAH模型预测发生程度与观测圃实际发生情况

2.2.1 预测发生程度 根据CARAH模型统计(表3),点1从出苗至收获期间共生成11代65次侵染,其中轻度侵染3次,占4.62%,中等侵染15次,占23.08%,重度侵染6次,占9.23%,极重度侵染41次,占63.08%;点2从出苗至收获期间共生成11代60次侵染,其中轻度侵染2次,占3.33%,中等侵染4次,占6.67%,重度侵染7次,占11.67%,极重度侵染47次,占78.33%;点3从出苗至收获期间共生成11代51次侵染,其中轻度侵染5,占9.8%,中等侵染8次,占1569%,重度侵染4次,占7.84%,极重度侵染34次,占6667%,3个区域马铃薯基地极重度侵染占绝对优势比例,表明这3个区域马铃薯晚疫病呈大发生态势。

2.2.2 观测圃实际发生情况 调查结果(图1、图2、图3,表4、表5、表6)显示,5个品种马铃薯均大发生,其中费乌瑞它、 中薯3号晚疫病呈毁灭性发生,最后一次调查,点1病指分别为9148、 92.67,点2病指分别为96.00、94.59,点3病指分别为8318、74.07;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3个品种,最后一次调查,点1病指分别为66.59、51.04、50.89,点2病指分别为56.59、50.52、53.19,点3病指分别为36.37、43.56、4126。将最后一次调查用DMRT法进行多重比较,在0.05和0.01水平上,点2和点3观测圃表现一样,费乌瑞它、中薯3号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与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点1观测圃中,在0.05和0.01水平上,费乌瑞它、中薯3号之间差异不显著,黑美人、黑金刚2个品种差异不显著,宣薯2号与其他品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整个观察结果,一是费乌瑞它、中薯3号较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3个品种更为感病,二是CARAH模型预测结果与田间实际发生情况吻合。 3 讨论

进入21世纪后,CARAH预警模型在国内多个马铃薯主产区推广应用 [12-13],并取得较好应用效果,但也有地方观察下来,CARAH预警模型的预测值与晚疫病的实际发生情况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例如马洪管 [17]在石柱和丰都2个区域的研究及李继平 [18]在会川的研究,但是都存在品种不同的情况,在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与CARAH预警模型的比对矫正方面,目前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在贵阳市目前主栽的品种中,确认了费乌瑞它、中薯3号中心病株发现时间符合CARAH预警模型预测参数,而宣薯2号、黑美人、黑金刚3个品种在第5代第1次侵染湿润期期间,在防治指导时,一是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二是可以节约大量人工、药剂等防治成本,三是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延缓了病原菌生理小种的进化。

在中心病株出现时间观察中,每个品种中心病株出现时间与其对应时间的CARAH模型侵染湿润期相比对时,发现时间所属的当天会对应CARAH模型多个侵染湿润期,且对应conce分值不同,根据CARAH模型参数,从第3代第1次侵染开始,以后生成的每代第1次侵染均作为防控指导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在进行比对时,也是根据此项依据选用每代第1次侵染湿润期及当天的分值进行比对,从而明确各个品种中心病株出现时对应CARAH模型计算的侵染湿润期情况,但是否为最佳选择,仍值得商榷和研究。

在对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观察时,CARAH模型计算分析得出3个基地极重度侵染湿润期的数量占绝对优势比例,预示马铃薯晚疫病呈大发生态势,但是CARAH模型没有详细明确马铃薯晚疫病轻发生、中等发生、大发生等级别中各级别侵染湿润期所需要的比例,国内外也没有相关报道,该项研究工作亟待完善。

参考文献:

[1] 曹玉珍,刘筑玲,曾庆兴,等. 贵阳统计年鉴:200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5-6.

[2]孙茂林,李树莲,赵永昌,等. 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4,30(5):15-19.

[3]曹克强,胡同乐,张凤华,等.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建立[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面向21世纪的植物保护发展战略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66-1169.

[4]张志铬,曹克强,张 红,等.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和预测预报的研究进展[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1-37.

[5]宋伯符,王 军,张志铭,等.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的进展和建议[J]. 马铃薯杂志,1996,1(3):138-143.

[6]丁俊杰,郑天琪,马淑梅,等.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因素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253-255, 259.

[7]谭宗九,王文泽,丁明亚,等. 气象因素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1,15(2):96-98.

[8]池再香,卢 瑶,肖 钧,等. 气象因子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69-71.

[9]陈春艳,王朝海,白永生,等. 不同稀释倍数代森锰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106-107.

[10] 谭宗九,王文泽,丁明亚,等. 气象因素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1,15(2):96-98.

[11]杨 芮,方治国,詹家绥,等.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在贵州和云南的交配型分布与卵孢子生物学特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122-124.

[12]谢开云,车兴壁,Ducatillon C,等. 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中国马铃薯,2001,15(2):67-71.

[13]刘 浩,张宗山. 比利时CARAH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08,36(15):142-144.

[14]张 斌,耿 坤,余杰颖. 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应用[J]. 中国马铃薯,2011,25(1):42-46.

[15]张志铭,曹克强,张 红,等.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和预测预报的研究进展[C]//中国作物学会.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作物学会,2004:31-37.

[16]DB 52/T 568—2009 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规范[S].

[17]马洪管. 51%嘧菌酯·烯酰吗啉WDG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2.

[18]李继平.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病害治理技术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