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密植矮化对日光温室秋茬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4-05-22

叶林 张光弟 李建设 崔文丽 雷亚珍

摘要:为探寻日光温室秋茬番茄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日光温室番茄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对番茄茎粗、始花节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番茄茎粗和始花节位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影响番茄产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留果穗数>种植密度>种植行距;产量最高(144 270 kg/hm2)的栽培技术组合为种植密度60 000株/hm2,留4个果穗打顶,种植行距80 cm,较对照增产2162%。同时日光温室番茄密植矮化栽培可使番茄提早集中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密植矮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S641.2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162-02

收稿日期:2014-04-05

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编号:NZ1112);宁夏设施日光温室固膜防风减灾智能控制系统示范应用项目(编号:2010GA880007);宁学农花卉、蔬菜新品种培育与销售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编号:12CHY03);2011年度日本岛根大学奖励补助基金;2011年宁夏大学农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作者简介:叶林(1977—),男,蒙古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设施园艺植物生理生态。E-mail:yelin.3993@163.com。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我国各地主要栽培蔬菜作物之一[1],在我国大宗蔬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迎来大跨跃发展,北方地区建了许多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现代化示范园区。日光温室造价较高,为取得高产出、高效益,就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温室栽培面积和栽培空间进行生产[4]。日光温室多以满种和立体栽培为主[5],同时配合短期套作,从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益[6-7]。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分为3种栽培茬口,春茬、秋茬和冬春一大茬[8],春茬和秋茬这种短期栽培茬口一般留果穗数在7~9个果穗之间,而冬春一大茬这种长期栽培茬口留果穗数在12~16个果穗之间[9]。目前,关于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多从施肥[10]、水分管理[11]、温室环境调控[12]、病虫害防治[13]等方面研究其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目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等农艺措施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鲜有报道。本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等农艺措施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日光温室秋茬番茄最佳高产栽培模式,为番茄高效生产,技术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倍盈,由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新三营村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固膜防风日光温室中进行。该基地共建165栋温棚,其中科技示范棚20栋,试验在9号节能日光温室示范棚进行,该温室长85 m,脊高4.2 m,跨度8 m,全钢架结构,拱间距1 m,无立柱。土质为黄壤土,肥力中等。番茄苗于2012年8月6日定植,2013年1月16日结束试验,基肥施腐熟农家肥 75 0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硫酸钾 375 kg/hm2,深翻30~40 cm。田间管理同常规,适时追肥,单秆整枝。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7]。3因素分别为:(1)种植密度(A),A1:50 000株/hm2,A2:60 000株/hm2,A3:70 000株/hm2;(2)打顶留果穗数(B),B1:留3穗打顶,B2:留4穗打顶,B3:留5穗打顶;(3)种植行距(C),C1:60 cm,C2:70 cm,C3:80 cm。设9个处理,3次重复,常规栽培(种植密度:33 000株/hm2,留8穗打顶,种植行距:70 cm[14])作对照(CK)。

1.4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DPS 7.0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作图和统计分析[15]。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从表1可知,影响番茄茎粗的因素依次为: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说明种植密度对番茄茎粗起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留果穗数,再次为种植行距。处理1(种植密度 50 000株/hm2,留3个果穗,种植行距60 cm)番茄茎粗最粗,平均达2.2 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1与处理8和处理9差异显著。

2.2不同处理对番茄始花节位的影响

由表2可知,对日光温室秋茬番茄栽培始花节位影响最大的是种植密度,其次为留果穗数,影响最小的为种植行距。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9(种植密度70 000株/hm2,留5个果穗,种植行距70 cm,番茄始花节位最高,为10.57节,而处理1(种植密度50 000株/hm2,留3个果穗,种植行距60 cm,番茄始花节位最低,为6.2节,种植密度和留果穗数对番茄始花节位影响达到极显著。

2.3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影响番茄产量的因素为留果穗数>种植密度>种植行距。种植密度(A)中,A3比A2、A2比A1 分别增产3.96%、17. 26%,均达显著水平,A3比A1增产22.25%,达极显著水平;留果穗数(B)中,B2比B1和B3分别增产

2.4不同处理对番茄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番茄密植矮化后比常规栽培对照(CK)提前上市13~15 d,病虫害防治费用为7 500元/hm2,较常规栽培对照(CK)减少农药花费50%。常规栽培对照(CK)种苗花费为9 900元/hm2。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处理5产值最高为288 540元/hm2,其次为处理8,为261 750元/hm2,分别较常规栽培对照(CK)增收23.9%和9.8%。endprint

3讨论

密植矮化栽培可以在增加栽培株数弥补单株产量的不足,使番茄缩短生产周期提早大量集中上市[6]。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密植矮化番茄茎粗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说明种植密度对番茄茎粗粗细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留果穗数,再次为种植行距。影响密植矮化番茄始花节位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种植密度>留果穗数>种植行距,说明种植密度对番茄始花节位的影响最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番茄始花节位有上移,密度越大番茄植株间生长竞争越激烈,需要的光照和养分越多,可能是造成始花节位上移的主要原因。影响密植矮化番茄产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留果穗数>种植密度>种植行距,说明留果穗数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最大。

综合考虑,日光温室番茄密植矮化栽培的最优栽培组合是A2B2C3,即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留4个果穗,种植行距80 cm时,番茄产量最高(144 270 kg/hm2),较常规栽培对照(CK)增产21.62%,经济效益最好,较常规栽培对照(CK)增收23.9%。

参考文献:

[1]袁丽萍,米国全,赵灵芝,等. 水氮耦合供应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2):69-73.

[2]张振贤,喻景权. 蔬菜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福墁. 设施园艺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4]刘西存,梁玉春.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5]邹志荣,邵孝侯.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6]吾建详,程林润,周小军. 高密度栽培对大棚番茄生育和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8(5):538.

[7]李文甲,李建设,高艳明,等. 宁夏日光温室番茄高密度早熟栽培研究[J]. 北方园艺,2010(2):62-64.

[8]朱晋宇,温祥珍,刘美琴,等. 不同茬口日光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J]. 园艺学报,2007,34(6):1437-1442.

[9]李式军. 设施园艺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0]贺会强,陈凯利,邹志荣,等. 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7):135-140.

[11]孙健,成自勇,王铁良,等. 日光温室春夏茬番茄灌溉模式试验研究[J]. 节水灌溉,2011(6):1-3,6.

[12]李天来,颜阿丹,罗新兰,等. 日光温室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的温度修正[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274-279.

[13]韩泽群,姜波. 加工番茄病虫害中长期预测方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18(4):91-95.

[14]李天来. 设施蔬菜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5]唐启义,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王玫,陈洪伟,刘克锋. 外源GR24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164-167.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