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如何解决雏鹅成活率低的问题

时间:2024-05-22

张亚男

吉林省公主岭市市区动物检疫所,吉林公主岭 136100

鹅的饲养周期短,产蛋量、产肉量高,管理简便,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养鹅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疾病预防不到位等弊端的影响,导致雏鹅成活率不足,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雏鹅机体发育不健全,免疫力低,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纰漏就会患上疾病,死亡率极高。例如患上小鹅瘟病的雏鹅,如果没有及时加以防控,短短几天内就会出现超出50%的死亡率,若是后续管控力度仍然不足,还会出现高达90%~100%的死亡率。为了提高雏鹅成活率,保障经济效益,养殖户需对雏鹅购入、饲养管理等予以足够重视,并严格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1 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

就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而言,主要包含下述三方面。

1.1 饲养管理水平不足

雏鹅饲养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水平偏低,将会对雏鹅成活率构成直接影响。雏鹅饲养中,如果提供了营养不够全面或配比合理性不足的饲料,饲喂过于单一的饲料,会导致雏鹅由于营养物质不足而出现体质偏弱、抗病能力较差等问题,稍有不慎便会感染疾病,难以成活。同时,育雏室条件不达标,基础设施不完善、圈舍破旧、卫生不佳,且未能妥善控制温湿度,舍内会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快速繁殖,导致雏鹅成活率下降。

1.2 疾病预防不到位

养殖工作中,疾病预防始终是一大重点内容,然而部分养殖场却未能贯彻落实防重于治的理念,对疾病预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育雏期间,日常环境管理、卫生消毒防治等制度,能为雏鹅的健康正常生长提供保障,但是如果没有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环境卫生清理、消毒及防治制度存在不足,在相关疫苗接种中也没有依据免疫程序严格进行,雏鹅患病概率会大幅度上升。此时尽管使用药物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治疗成本却会上涨。同时,部分疾病仅靠药物难以发挥可观的治疗与控制效果,此时有可能引发大面积感染,严重影响雏鹅成活率。

1.3 药物使用不合理

部分养殖场为了减少成本耗费,所使用的药物及疫苗多来自于不正规厂家,以致疗效与免疫效果欠佳,甚至还会毒害雏鹅。同时,市场上有着种类繁多的药物,品质良莠不齐,若药物使用存在盲目性,或是随意增加预防或治疗性用药的剂量,也会严重影响雏鹅成活率。

2 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措施

2.1 鹅苗选择及育雏准备

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做好育雏准备工作。进雏前,需要彻底清洗育雏室并做好地面、墙壁、工具及设施的消毒工作,同时也要开展蒸熏消毒。育雏室消毒工作结束后,需放置5~7 d。要想促进雏鹅成活率的有效提升,也要对鹅苗品质予以关注,以体质强健、精神状态良好且无异常症状的雏鹅为佳。同时,鹅苗选择中应以接受免疫的母鹅后代为佳,如此在被动免疫下雏鹅即可获取母源抗体,其自身抗病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2.2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首先要提高对雏鹅分群工作的关注度。在分群中需保障合理性,具体时间以开水和开食前为佳。分群中,应以雏鹅出壳时间早晚、强弱程度等为根据,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开饮和开食制度的制定。育雏阶段的过程中,需密切结合雏鹅生长发育情况,以其大小和强弱为根据对鹅群进行调整,病、残雏需要及时淘汰。同时,饲养密度也需要加以合理控制。科学进行开饮与开食,开饮时保持适宜的水温,建议使用5%~10%的葡萄糖水或0.05% 高锰酸钾溶液搭配含有适量维生素B液体的混合液。在完成开饮之后,方可继续开食。开食中,建议用蒸熟的白米饭搭配些许青绿饲料,或选择配合饲料。在雏鹅自由采食训练中,可在塑料薄膜上撒饲料,引诱雏鹅进食。首次喂料时,切忌出现吃饱的情况,间隔2~3 h后选择相同方法进行调教,多次重复后雏鹅便可自行采食。饲喂中,饮水必须保障充足。后续喂料时,可先进行精料的喂养,随后再进行青绿饲料的喂养。此外,放牧和放水工作也必须加以重视。6日龄的雏鹅便达到了放牧的标准,通过适当放牧,有助于雏鹅体质及觅食能力的增强。然而在放牧过程中需要注意,切忌挑选过远的地方进行,同时要将放牧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雏鹅逐渐生长发育后,可适当将距离和时间增加、延长。持续1周时间的放牧后,便可在放牧过程中于浅水处进行放水。

2.3 做好疾病预防,保障用药合理性

养殖场(户)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根据,合理进行免疫程序的制定,并贯彻落实该制度。准确选择疫苗并妥善保存使用。接种疫苗时必须保持严谨。在常规消毒的基础上,也应当落实带鹅喷雾消毒,每周不低于1次带鹅消毒。同时,雏鹅舍卫生工作必须定期开展,及时将舍内粪便、垫料清除,使育雏舍保持干燥,并对鹅舍、用具定期消毒,加以药物预防,即可将疾病发生有效控制。而在药物使用中,必须保障合理性。雏鹅一旦患病,需尽快将其隔离,通过准确诊断,并给予正确的药物。

借助药物对疾病治疗时,用药量切忌随意增加,防止出现药物中毒的情况。在预防与治疗用药相结合时,应均匀搅拌,避免局部出现浓度过高的情况导致中毒死亡。

2.4 做好光照管理

雏鹅光照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前2天内光照应保持在24 h,第4天开始将光照控制在23 h,余下1 h黑暗。需要注意的是,3日龄前,为帮助雏鹅能将舍内环境、水槽和饲槽位置快速熟悉,建议选择较强光照(4~5 W/m2),其余时间以弱光照为佳(1 W/m2),通常情况下可在 20~30 m2的范围内,于2 m高处挂一个25~40 W的电灯泡,使未吃饱的弱雏能够继续采食,并保障其余雏鹅能够照常睡眠。同时,夜间也需要继续给光,以便将兽害规避,同时也能有效安抚雏鹅不安情绪。

3 结语

为了提高雏鹅成活率,促进养殖经济效益的提升,必须营造良好的育雏环境,将育雏前准备工作做好,严格落实饲养管理及光照管理,并加大疾病预防管理力度,保障雏鹅能够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