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罗运格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700)
近年来人们对新鲜水果的需求不断上升,各国的果树保护地栽培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日本是果树保护地栽培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果树保护地面积占果树总面积的6%左右,且仍在不断增加,信息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1]。而我国果树保护地栽培产业起步较晚,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果树保护地栽培作为一种能够使消费者吃到反季节水果、切实提高果农收入的技术,目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我国的草毒、葡萄、樱桃、桃子等日常需求量较大水果的保护地栽培技术较为成熟,品类丰富,规模宏大,产量相当可观。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我国果树保护地栽培产业和技术尚不够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从业者专业水平不足、盲目缩短果品上市周期、保护地设施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果树保护地栽培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以重视。
在我国,果树保护地由蔬菜保护地改建而成的现象较普遍,具体表现为用塑料薄膜代替玻璃,用竹、木、钢筋水泥代替钢架,多为土、砖结构墙体[4-5]。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多保护地设施简陋、高度不够、保温层厚度不够;使保护地设施内的光照差,叶片形大而厚度不够,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低,新枝为争取阳光而生长过旺,节间过长,影响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部分从业者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果树的自然生长规律,盲目缩短果品上市周期。一方面,使果树提前发育,过早地进行棚内升温处理,导致果树萌芽不整齐、花芽干枯或花而不实、坐果率低、产量减少、品质降低。我国近年来果树保护地的生产实践证明,保护地条件下的果树果个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但品质较差,综合口感远低于露天栽培水果,如酸度增加、味道偏淡、耐贮性下降等。主要原因是保护地条件下果树生长发育模式研究不清,栽培种调控手段不当致使生长条件不适宜,缺乏规范配套的优质栽培措施。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果实快速成熟,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激素类药物,例如多效唑、赤霉素、乙烯利等,过多的药物不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对于整个果树保护地栽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2]。
保护地为果树构建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不同的树种对于土壤质地和大棚种类有不同的要求[3]。我国果树保护地栽培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都知识水平不高,不能为保护地进行准确定位,选择的果树品种往往与保护地的规模、土壤类型等不匹配,果树不能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指导,从业者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规律,只能依靠盲目臆测,导致收获的果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品种对于果树保护地栽培极为重要,科学选择果树品种,能最大程度保障果树保护地栽培的经济效益。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和实地考察保护地条件,为果农选择合适的果树品种,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切实保障果农的经济收益;此外,还可以在农业信息网络实时发布市场信息,并提供专业的分析,在农户进行果树品种选择时提出意见[11]。
针对目前保护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进一步优化保护地设施,为果树提供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增加对保护地基础设施的投入,如要求大棚的高度在3 m 以上,在地面铺设反光膜,保护地内安装保温设施和智能温控系统,这样既可以保证果树的长期生长和收获,还可提升果树栽培的自动化程度[12]。在保护地建设完成后,可以在保护地外侧挖掘渠道,渠道用稻草铺盖,达到保温保水土的目的。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引导农户主动建立更专业化、更先进的果树保护地设施。另外,也需要加强对保护地的管理。
由于保护地的特殊性,环境中的空气流动以及热传导等都受到影响,从而使太阳以及人工加热以后的温度不能及时散出[7];有些保护地使用的是透明材料的覆盖物,导致保护地内的温度明显高于室外温度。如果果树生长过程的需冷量不合适,影响正常生长和植株的自然休眠,可能导致花期延长甚至绝产。而需冷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保护地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于保护地果树栽培十分重要。各个品种的果树有各自明确的生长规律,在保护地进行栽种前需确认其需冷量,同时也要明确保护地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两者结合,确定合理的扣棚升温时间,避免果树生长出现问题,影响果实产量[6]。坚持合理控温,才能更好地满足果树的生长需求,确保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保护地内温度也可以通过增减保护设备和控制通风量来进行调节。如夏季可以将周围的覆盖物撤走,或是减少阳光透过覆盖物的量等方式使保护地内的温度保持相对较低。
果树的保护地栽培中,果实品质对于市场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很多果农为了追求效益,盲目施用激素。激素通常指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一般为增加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催熟等,目的是让水果提前开花、坐果、成熟,抢先上市,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8]。但激素只是控制果树生长措施的一部分,激素的科学合理使用,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但盲目施用则对果实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例如造成草莓空心、果实硕大、形状不规则;西瓜表皮条纹不匀,瓜瓤鲜艳而瓜子却为白色,味道特别淡。因此,对激素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把控,特别是要杜绝一些催熟剂、膨大剂的使用等,尽可能利用人力手段以及调整保护地栽培条件以求果实保质保量。合理施用药物,确保产品安全健康,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保护地果树栽培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可以派遣专业人员与果农精准对接[9]。为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派遣专业人员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并注重培训时的交流,鼓励果农积极提出栽培方面的技术疑问并给予准确、可操作性强的回答,从而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知识水平,解决果农遇到的实际问题,减少果树生产的风险。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传媒手段进行相关农业技能的宣传和普及,并组织专业技能培训,例如建立专门的技术网站,将技术问题按品种分类,对常见的或者易忽视的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方便果农随时查询。由于果农一部分年龄偏大,对网络技术接受度不高,可开通广播电台,通过电台向果农传授最新的栽培技术;根据果树栽培时间在电视台播放相应的栽培技术,利于果农更直观的学习;或者开展网络直播活动,针对栽培技术问题与果农进行互动和答疑[10]。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完备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增加农户掌握最新农业技术的渠道,实现农业技术的快速普及。
严格的管理是果树保护地生产的基本保障。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适时调整温湿度,保证水、肥供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适当地修剪果树。在冬季时,有太阳的情况下要及时开棚晒太阳,以提升果树的光合作用[13]。开棚同时用碳炉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并提高温度,加快果树的光合作用;关棚时间应当控制在日落之前,以保证温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