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彬州地标产品——大晋枣的开发与保护

时间:2024-05-22

郑炳社

(陕西省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陕西咸阳 713500)

彬州大晋枣是彬县的传统名优农产品,也是闻名陕西乃至全国的著名地方枣树品种。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枣树学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枣》等专著对彬州大晋枣作为一个稀有名贵枣树品种做了专门介绍。2011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699号”公告认定彬州大晋枣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彬州大晋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浓,营养丰富;鲜果含糖量20.6%,干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质1.2%~2.3%,脂肪0.2%~0.4%,并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g枣中含维生素D3000mg。

大晋枣在改善当地群众农产品消费结构,增加彬县农民生产收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被大面积栽培。但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彬州大晋枣栽培面积锐减,枣的质量也有所下降。本文对彬州大晋枣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开发与保护这一名优特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发与保护彬州大晋枣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发展晋枣产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彬州大晋枣的历史渊源

彬县栽培枣树的历史久远。《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记载。“豳”即指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是周王朝开国的地方。可见收枣种稻远在3000多年前就成为彬地的重要农事活动。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枣树仍然可见。大晋枣药用价值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

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两国缔结“秦晋之好”时,晋国国王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国国王秦穆公,并把晋国特产枣树送给女儿作为嫁妆带到秦国,从此晋国的枣树便在秦国彬县等适合枣树生长的地方生根,开花,成为传世佳品。唐代皇帝李亨带领将士北上讨敌途经彬州时,喜尝彬州大晋枣,离彬时还带了许多,一路饱享口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做彬州知府时,留下了“烹葵剥枣古年丰,莫管时殊俗自同”的诗句。到了明清时代,彬州大晋枣开始广泛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彬县至今仍保存有四五百年的古树,百年以上的大树很多,永续能力极强。《直隶彬州志》载有明代诗人张金度“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的诗句,描绘了当时彬州大晋枣的生产盛景,记述了其曾作为贡品的历史。

2 彬州大晋枣的生产现状

彬州大晋枣生产的鼎盛时期为20世纪60~70年代,全县栽培面积超过1000hm2,分布在泾河及其支流水系沿岸的5个镇32个村,年产量突破100万kg。进入21世纪以来,彬州大晋枣的栽培面积极速下降,尤其是集中连片种植的规模化基地已难觅踪迹,残存的枣树多为路旁、溪边及群众房前屋后零星栽植的老枣树,总面积不足100hm2。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福银高速公路、西平铁路和红岩河水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大片枣园地被征用,之前集中连片栽植的枣园大部分都分布在这些区域。二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家中留守的老人、妇女因身体、文化程度等原因,不再种植枣树。三是枣树生长缓慢,新建枣园虽然挂果早,但因树体小,负载量低,要获得较好效益,需8~10年时间,显然不如搞大棚蔬菜或其他设施农业见效快。四是枣树在收获期易遇连阴雨天气,若不能适时采收会导致裂果、霉烂果发生,严重影响果子的品质和经济效益。五是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由于晋枣的种植面积下降,规模萎缩,围绕枣产业发展的各种配套服务工作欠缺,枣农的生产都是自产自销,经济效益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特别是果子收获后,鲜枣销售不完就需要及时干制,传统的干制方式是晾晒,而这段时间恰好是彬县的雨季,阴雨天气比较频繁,不利于枣的晾晒干制。晾晒不好,果子就容易发霉变质,失去商品价值。

3 彬州大晋枣的发展优势

3.1 属于地标产品

彬州大晋枣在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因其独特的品质饱受文人墨客礼赞,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良好口碑,树立了极佳的市场形象,成为彬县和陕西省的一张名片。20世纪60年代,彬州大晋枣还广泛出口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在国外市场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2010年12月,彬州大晋枣成功入围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受到国家原产地地域保护。出于对传统遗产的保护,亟需对彬州大晋枣进行保护性开发。

3.2 品质佳

彬州大晋枣虽然引种自山西,但因彬县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使晋枣在彬县种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果形美观,个大核小,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评价。《中国枣树学概论》一书对彬州大晋枣如此介绍和评价:“彬县晋枣,果型特大,近圆柱形,纵横径6cm×3.5cm,大小不均,大果重50g,果肉白绿,质脆,味甜,核小细长,鲜枣含糖量28%,品质极上”。故此,面对彬州大晋枣栽培面积日趋减少的严峻形势,有必要及时对这一稀有枣种资源进行开发保护。

3.3 开发迎合民情

彬州大晋枣果实皮薄肉厚,可食部分达97.6%,干制率35%~50%,鲜枣含糖量20.59%~28%,含酸量0.21%。干枣含糖量65.28%~79.22%,含酸量0.79%~1.21%,蛋白质1.2%,脂肪0.2%,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和维生素A、B及芦丁等药用成分,尤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g枣,维生素C含量高达380mg,比柑橘高10倍,比苹果高80倍,居百果之首。彬州大晋枣以其特有的品质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许多消费者有食用彬州大晋枣的习惯,但目前的晋枣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晋枣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一种发展需要。

4 彬州大晋枣的开发建议

4.1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彬州大晋枣产业的萎缩虽然有诸多原因,但与各级政府重视不够、社会各界认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枣业主管部门要广开渠道,深挖彬州大晋枣的历史渊源和人文背景,从保护著名物质遗产、培植县域经济增收的新亮点、建设晋枣扶贫产业园助推脱贫攻坚等方面,大力宣传开发保护彬州大晋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为开发彬州大晋枣产业奠定宣传舆论基础。

4.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农业部认定的彬州大晋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为城关、义门、新民、太峪、北极等5个乡镇32个村,东起新民镇早饭头村,西至义门镇弥家河村,南起城关街道办李家川村,北至新民镇西堡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8′18.6″~108°08′18.6″,北纬 35°00′36.5″~35°11′32.8″。这一区域中早饭头村至高渠村泾河两岸的晋枣主栽区土地大部分已经被征用,剩余的土地已不宜再作为晋枣的种植区域,故今后发展枣树的区域应规划在泾河的支流红岩河、水帘河、太峪河两岸地带,适宜栽培晋枣的土地面积约100hm2。规划形成后应以政府文件划定晋枣生产保护区,从政策层面对彬州大晋枣的生产区域进行保护,严防枣区受到工业污染,确保晋枣产业健康发展。

4.3 创新形式,多措并举

从调查情况来看,要振兴晋枣产业,重塑彬州大晋枣的辉煌,按照传统的思维,走传统的路子,靠群众一家一户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鼓励引导各种经济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开发。一是鼓励引导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能人、科技能手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或职业农民参与开发彬州大晋枣产业。二是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把开发彬州大晋枣作为一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面向全省、全国进行招商开发。三是利用建立扶贫产业园区的契机,倡导枣区的各村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彬州大晋枣生产基地,为村民和贫困户培育脱贫增收的产业。

4.4 完善机制,强化保障

一是成立彬州大晋枣开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财政、计划、林业、农牧、水利、商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彬州大晋枣开发保护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设立彬州大晋枣开发保护基金,用以支持晋枣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晋枣产业开发。三是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经营主体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开发晋枣产业提供政策保障。四是加强技术攻关,解决晋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彬州大晋枣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县枣业主管部门要总结晋枣生产中的成功经验,试验晋枣密植早产丰产技术,研究晋枣人工烘干新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新办法,推广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促进彬州大晋枣产业发展上档次、上水平。

[1] 陈贻金.中国枣树学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杨存时.彬州地理[M].广州∶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8.

[3] 陈晓华.“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1)∶3-7.

[4] 程志强,王忠明,马文君.国内外地理标志保护模式比对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5)∶19-23.

[5] 卢海燕,刘贤金.种植业生产过程标准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4)∶18-2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