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陈双双
(江苏省响水县小尖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响水224611)
黄瓜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营养价值较高。温室大棚种植黄瓜,可以很好地减少气候原因对黄瓜造成的影响,实现黄瓜的周年供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大棚种植来说,环境温湿度较高,容易滋生病菌,因此,大棚种植黄瓜过程中,还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保障黄瓜的质量和产量。
目前经常采用的黄瓜嫁接品种主要是采取云南黑子黄瓜作为砧木,长春的密刺等比较合适的品种作为接穗来进行嫁接。
对于越冬的黄瓜来说,通常在10月上旬播种,11月上旬定植,在7~11月份拉秧。但是需要注意的,当11月中旬之后,温度下降较快,而且会经常出现云雾天气,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
一般会选择晴天定植,当把秧苗分成大、中、小三个部分之后,将所有的秧苗搬运到定植垄的一边。就整个温室而言,大的秧苗尽量放置在温室的东西两侧,小的秧苗放置在温室的中间,保证苗生长整齐。对于“密植”栽培的黄瓜,间距大约是25cm,“稀植”栽培的黄瓜间距约30cm。定植时,将黄瓜苗放在沟里进行加固,然后再浇水,从而让黄瓜可以尽快的生根发芽。
经常使用的肥料主要包括牛粪、马粪、鸡粪以及比较碎的稻草。通过利用已经腐烂的稻壳或是不再使用的食用菌培养基,每667m2大概需要18m3,还需要过磷酸钙200kg左右,标准的氮肥100kg左右,或者是采用75kg的磷酸二铵,此外还需要棉籽饼大概250kg。
定植之后要进行中耕,经常采用的耕土方法有深、中、浅耕三种,这样才能保证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气温降低时盖膜效果会更好。
秧苗定植之后,当黄瓜秧苗长出2~4片子叶时用大水浇灌,且及时深耕,这样做可以将表层的根或中层的根耕断,从而让深层的根更好地发育,深层根对于冬季黄瓜的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黄瓜子叶长到4~6片时,应该进行深中耕,具体的频率大概为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深度大概是15cm左右,这样可以使中层根更好地生长。当秧苗的子叶8~12片时,不必再进行中耕,主要是由于在这个时候的黄瓜苗已经有10cm,此时需要黄瓜长表层根。只有具备了深、中、浅三层根之后,黄瓜产量才能提高。如果在这之前由于温度的原因没有控制好,可能会让黄瓜的生长受到抑制。
1.5.1 温度管理
当黄瓜结果之后,已经进入了冬季,光照明显不足。清晨时温度应该控制在10~12℃,晴天上午,温度应该控制在23~26℃,午后温度应该控制在20~22℃,晚上的前半夜温度应该控制在16~18℃。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能骤然变化,也不能持续高温,因为高温会使黄瓜糖分降低,影响其御寒能力。如果遇到持续的阴雨天,应该按照阴雨天的对策进行处理。
1.5.2 对水分的管理
黄瓜结果后,植株不需要过多的水分,如果浇水过多会使地面温度降低,还有可能诱发病虫害。当天气比较正常的时候,大概每周浇一次水,随着气温的不断降低,浇水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约15d左右浇一次。
1.5.3 追肥
冬季黄瓜的生长期可能会达到4个月,需要充足的肥料,但每次施肥量不能过大。第一次摘瓜之后,每667m2土地施25kg左右的硝酸铵,当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每667m2土地施加15kg左右的硝酸铵。此外,对于黄瓜也应该进行必要的追肥。
对于大棚黄瓜来说,主要的病虫害主要是霜霉病、白粉病以及蚜虫和红蜘蛛。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经常出现的一种病害,传播快、危害大。发病初期叶片上通常会出现一些褐色病斑,而且在叶片的背面也会出现一些黑紫色霉层,叶片通常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脱落,最终死亡。防治上一般会将80%M-45和25%的甲霜灵可湿粉进行混合,稀释到600倍,连续喷洒3次,每次间隔的时间大概是10d左右。
白粉病又名白毛病,常常损伤黄瓜的叶片以及叶茎。初侵染时,叶片上出现大面积白斑,而且随着植株病情的不断加深,白斑逐渐增加,最后就好像有一层白色霉状物覆盖在叶子的表面。防治上主要采取20%的粉锈宁乳液,将其稀释到1000倍,喷洒到叶面上,连续喷洒3~4次,每次的间隔大概是一周。
蚜虫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初染病时,应该先将有蚜虫的叶子采摘下来。具体的防治办法有三种:(1)对叶子进行修理,并且时刻保持通风透光;(2)在蚜虫进行孵化的时候,利用1.2%的烟参碱液将其稀释到500倍,然后喷洒在叶子表面;(3)在植株的根部放置呋喃丹颗粒剂,或者将洗衣粉稀释到200倍后喷洒到植株的叶面。
对于红蜘蛛的防治,主要是采用73%的克螨特,稀释到1000倍喷洒到叶面上进行杀虫。在喷洒的时候,应该在叶面上均匀喷洒,而且要把已经枯萎的叶子摘除,从而可以充分的消除虫源。
[1]刘学科,张志鹏.大棚种植技术在黄瓜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技术杂志(下半月),2013,(02):31.
[2] 张玉喜,马田田.大棚黄瓜种植中对病虫害的防治浅谈[J].中国农民技术导刊,2015,(11):81.
[3] 潘玲玲.早春塑料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22-1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