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啶虫脒·氟酰脲乳油配方优化及田间防效研究

时间:2024-05-22

郑竹胜1 邢鲲2 赵飞2* 王建民3

(1.山西省繁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繁峙034300;2.山西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3.山西省忻州市气象局,山西忻州034000)

啶虫脒·氟酰脲乳油配方优化及田间防效研究

郑竹胜1 邢鲲2 赵飞2* 王建民3

(1.山西省繁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繁峙034300;2.山西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1;3.山西省忻州市气象局,山西忻州034000)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试验比较了不同稀释倍数(2000倍、1500倍、1000倍)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对苹果小卷叶蛾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在水中分散性良好,稀释倍数1000倍时,在第2次药后15d防效大于99%,可有效防治苹果小卷叶蛾且对苹果树安全。

啶虫脒·氟酰脲乳油;苹果小卷叶蛾;田间防效

苹果小卷叶蛾 (Adoxophyes orana Fisher von Roslerstamm),属鳞翅目,卷蛾科。主要为害苹果、梨、桃、山楂等果树。幼虫食害叶片、嫩芽、花蕾,并能啃食果皮。在苹果、梨上啃食果皮尤重。越冬幼虫出蛰后,爬到花丛新梢嫩叶上吐丝为害,将幼芽食成残缺不全,造成花芽包缩不能开放。初龄幼虫常缀合两叶片藏在其中,舐食叶肉呈网状,随后边缀叶片成叶包,在卷内沿叶缘取食,稍大的幼虫能将靠近果实的叶片吐丝粘在果实上,潜在其中啃食果皮,或在与果相靠的空隙地方食害果面,使果实呈不规则小坑洼,受害果实常腐烂脱落。

目前,苹果小卷叶蛾常年使用20%啶虫脒可溶粉剂、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等较为单一药剂,不轮换、混用农药,造成山西地区苹果小卷叶蛾出现较强的抗药性。本文采用新药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田间不同浓度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为该地区苹果小卷叶蛾的田间防治奠定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苹果小卷叶 蛾 (Adoxophyes orana Fisher von Roslerstamm),又名小黄卷叶蛾,鳞翅目,卷叶蛾科。

苹果树品种,红富士。

1.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

本试验设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赵家庄村(东经:113.30°,北纬:39.22°,海拔954.3m),面积3335m2,苹果树株行距4m×5m,树龄12年,试验田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苹果小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等。

土壤为砂质壤土,略碱,有机质含量中等。试验期间未使用过其他杀虫剂。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试验药剂

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江苏富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市售;20%啶虫脒可溶粉剂(对照),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市售;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照),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市售。

2.2 药剂用量与编号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Table 1 Test design

2.3 小区排列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4次重复,24个小区,每小区种植3株树。

2.4 施药方法

常量喷雾,要求喷雾均匀一致,不重喷、漏喷,空白喷等量的水。

所用的喷雾器为泰山-18型机动高压喷雾器,工作压力为2.0~2.3kg/cm2,喷头孔径1.2mm。

3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土壤为砂质壤土,pH值为8.1,有机质含量中等。

表2 试验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Table 2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in experimental area

3.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依据《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苹果小卷叶蛾:药前调查基数,第一次施药后3d、10d及第二次施药后15d调查,共调查4次。

3.3 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气象资料调查

施药当日,2014年8月5日,第一次施药当日,多云,微风,最高温度27℃,最低温度18℃,平均温度21.6℃,无降雨;2014年8月15日,第二次施药当日,晴,微风,最高温度28.9℃,最低温度11.4℃,平均温度19.1℃,无降雨。试验期间气象资料,2014年8月5日~8 月30日,试验期间,最高温度32.4℃,最低温度9.7℃,平均温度20.5℃,共降雨3d,总降雨量43.8mm,最大降雨在第1次药后第6d,降雨量为21.9mm,无影响试验结果的灾害性气候。

4.2 试验药剂的防治效果

由表3(见下页)可知,第1次药后3d,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1500倍、1000倍及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的防效分别为72.49%、80.17%、88.42%、72.03%、71.84%,其中,以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为最好,方差分析,与其余四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其次为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500倍,方差分析,与其余四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再次为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方差分析,除与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外,与其余两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第四为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方差分析,除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及对照药剂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外,与其余两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第五为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方差分析,除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及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外,与其余两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3 试验药剂防治苹果小卷叶蛾试验结果分析Table 3 Control results analysis of Adoxophyes orana Fisher von Roslerstamm

第1次药后10d,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1500倍、1000倍及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的防效分别为88.68%、92.00%、96.32%、87.77%和88.99%,其中,以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为最好,方差分析,与其余四个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及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500倍,方差分析,除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肼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显著但不极显著外,与其余三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再次为对照药剂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方差分析,除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外,与其余三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第四为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方差分析,除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外,与其余三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第五为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方差分析,除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显著且极显著外,与其余三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

第2次药后15d,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1500倍、1000倍及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 5000倍的防效分别为 96.20%、98.83%、99.47%、94.91%、97.34%,其中,以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为最好,方差分析,除与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间差异显著但不极显著外,与其余三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其次为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500倍,方差分析,与其余四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再次为对照药剂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用量为5000倍,方差分析,与其余四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第四为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2000倍,方差分析,与其余四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第五为对照药剂20%啶虫脒可溶粉剂用量为5000倍,方差分析,除与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用量为1000倍间差异显著但不极显著外,与其余三个处理间水平相当,不存在差异。

5 结论

本文比较了不同浓度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对苹果小卷叶蛾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试验药剂16%啶虫脒·氟酰脲乳油1000倍防治持续性好,水中分散性良好,可有效防治苹果小卷叶蛾且对苹果树安全。本研究不仅为该地区苹果小卷叶蛾的田间防治奠定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且为降低或减缓苹果小卷叶蛾抗药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1]樊锦屏.苹小卷叶蛾在临猗县的发生与防治 [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06)∶23-29.

[2]刘升基,张淑萍,邹瑞红,等.苹小卷叶蛾严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烟台果树,2004,(02)∶9-13.

[3]樊昌密,徐广益.苹小卷叶蛾在临猗县的发生与防治[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7,(03)∶63-69.

[4]高小莹,李美索,武莉莉.苹小卷叶蛾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08,(03)∶56-61.

[5]曹秀云,刘玉祥.桃树苹小卷叶蛾防治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08)∶43-52.

The Control Effect of Acetamiprid and Novaluron EC Optimization Formula and Field

ZHENG Zhu-sheng1XING Kun2ZHAO Fei2*WANG Jian-min3
(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Fanshi County,Shanxi Province,Fanshi 034300,China;2.Shanxi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Taiyuan 030031,China;3.Shanxi Province Xinzhou Municipal Meteorological Bureau,Xinzhou 034000,China)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test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80mg/kg,106.67mg/kg and 160mg/kg)with 16% acetamiprid and novaluron EC of Adoxophyes orana control effect.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found that 16%acetamiprid and novaluron EC in water dispersion of good,dosage experiment 160mg/kg,in the second used after 15d control effect was more than 99%,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oxophyes orana and safety of apple tree.

Adoxophyes orana;apple tree;field control

S436

A

1008-1038(2015)04-0037-04

2015-01-22

郑竹胜(1967—),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通讯作者:赵飞(1972—),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昆虫生态与农业虫综合治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