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撰文/王磊*
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均比不覆盖地膜增产显著。既增产增效,又对土壤、饲料、环境无污染的覆盖材料以可控光生降解膜为最佳,液态地膜次之,是聚氯乙稀地膜的替代产品。
地膜;花生;环境
地膜覆盖花生,由于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残膜对土壤、饲料、环境易产生污染,并对下茬作物种子发芽、根系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为有目的地引进推广覆盖效果好、增产潜力大、残留量少或无残留的地膜,作者于2006-2009年,连续三年进行了试验、示范与研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及环境的影响。
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A:光解膜;B:淀粉膜;C:草纤维膜;D:液态地膜;E:可控光生降解地膜;F:聚乙烯微地膜;G:不覆膜(CK)(见表1)。随机区组设计,重复四次。每小区长5m,宽1.8m,小区面积9m2。各重复间设观察道0.5m,处理之间不设保护行。
试验安排在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大郭庄村,土壤沙质,地力中等,供试品种为丰花1号。4月22日播种。行距0.45m,墩距0.15m,每墩均播2粒。每处理小区种4行,每公顷种植密度15万墩。膜两边压入土中各10cm,地膜净采光宽度70cm。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花生田。
生育期中,对每个处理的植株性状进行考察记载。方法是选择不同处理的一个重复,于始花期各取10株单株,定位标记。各处理小区收获时,进行经济性状的考种工作,并按实收面积计算产量。
2.1 不同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各处理下的主要经济性状看(见表2),可控光生降解膜下的花生单株总分枝数、结果数、饱果数、双仁果数、出米率均居第一,属最优处理。液态地膜的综合性状尽管不及聚乙烯微膜下的花生饱果数、出米率高,但较其它处理均高,且无残膜污染,也是值得推广的新型地膜。
2.2 处理田间变化情况
2.2.1 水分反应 纤维膜覆盖花生后,膜下无雾状水气产生,地面清晰可见。其它膜覆盖后,膜下立即出现雾状水滴,昼夜蒸上滴下的水分反应明显。这说明草纤维膜较其它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花生出苗前、后遇小雨或晨雾,草纤维膜面皱缩,睛日复原。其他膜无此反应,始终光亮无暇。
2.2.2 降解反应 盖后24d,草纤维膜发生不规划脆裂,膜仍附于垅面;淀粉膜在垅面全部剥落为碎片;其他膜完好无损。收获时,草纤维膜大块剥落残片,一触即碎,花生棵上无残膜挂带;淀粉膜全部碎为粉末,垅面上已无残渣可见,残膜埋土部分已无韧性,并附有紫红色菌落斑;光解膜部分已成碎片,而埋于土内部分仍未分解;可控光生降解地膜及液态地膜,基本上全程覆盖,至收获时已分解为细小碎片;而聚乙烯微膜完好无损,韧性仍较好。
表1 供试膜的性能和规格对照表
表2 不同地膜覆盖花生的经济性状
表3 不同处理使用周期及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表4 不同处理覆盖花生增产效果
表5 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对比试验方差分析表
表6 差异多重比较表(LSD法)
2.3 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土壤5cm地温不同。以5月19号调查地温为例,保温效果最好的是淀粉膜,温度为24.6℃,主要是膜较厚。其次是光解膜,地温24℃。可控光生降解膜地温22.9℃,液态地膜地温22.0℃。但不论哪种覆盖花生处理,其5cm地温均比对照高,覆膜处理之间调查日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达2.6℃。
2.4 不同处理对荚果产量的影响 从表4荚果产量直观来看,6种覆膜花生产量均比对照增产。以覆盖可控光生降解膜的处理,夹果每公顷产量最高平均达4936.8k g,比对照增产1450kg,增41.6%;以覆盖草纤维膜的处理产量最低,为3844.5kg/hm2,仅比对照增产756.8kg/hm2,增10.3%。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5。
分析结果表明,F=53.81>F0.01,地膜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故应进一步作多重比较,用LSD法进行不同地膜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如表6。
可控光生降解膜与聚乙烯微膜覆盖下的花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与淀粉膜等其他膜之间差异极显著;液态地膜与聚乙烯微膜覆盖下的花生差异显著,与草纤维膜等其他膜差异极显著;淀粉膜与草纤维膜覆盖下的花生之间无差异,与光解膜和不覆膜差异极显著;草纤维膜与光解膜覆盖下的花生之间无差异,与不覆膜之间达极显著差异,光解膜与不覆膜覆盖下的花生之间差异极显著。
尽管液态地膜与聚乙烯微膜覆盖下的花生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液态地膜无残膜污染;同样可控光生降解膜与聚乙烯微膜覆盖下的花生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产量略为高一些,且无残膜污染,是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地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