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经验
——2017年中国发展基本经验及案例培训班综述
本刊记者 杜悦英
“科技创新的力量真是令人赞叹!”参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一群外国友人热烈讨论,交口称赞——这些“特别”的客人,都是来自“2017年中国发展基本经验及案例培训班”(下称“培训班”)的学员,而以中国园区发展经验为主题的现场考察,则是培训班的承办者特意为学员们安排的重要一课。
据了解,培训班由商务部主办,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简称“国际知识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共同承办,30位学员分别来自10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机构,授课者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研究部所的资深研究人员。培训班于6月7日开班,27日举行结业式。
主题鲜明、课程紧凑、方式多样、师资雄厚的培训班,令学员们收获颇丰。“培训班是国际知识中心讲好中国故事,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经验的一次有益尝试”,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向《中国发展观察》介绍,该中心由***主席在2015年9月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设立,今年3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培训班是国际知识中心成立以来承接的首个援外培训项目,意义重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与实现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在经济增长、减少贫困、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
援外培训是我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方式。作为国际发展援助的积极参与者,中国愿意将自身发展实践形成的经验和理论,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等方式,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增强自主发展的造血功能,切实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用一句中国古语总结,培训班的初衷可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正面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的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在《荆轲刺秦王》中对荆轲的描写:“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通过对荆轲的动作、神态、语言、表情等的描写,表现荆轲沉稳机智、能言善辩的特点。又如荆轲在刺秦王失败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将荆轲视死如归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 坑内疏干降水效果不佳。积水沿连续墙向下渗透,造成土体含水量增加,土体的工程性能降低,基坑内被动区土压力减小,嵌固端向基坑内位移。
未来“要打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研究室主任郑海涛介绍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这片工业园区的构想。
“除了设置专题实地考察,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避免单纯让授课者‘满堂灌’,而是强调与各国学员交流中国经验,互动交流时间占到课时的1/3,这也是今年培训班的特色之一。”蒋希蘅介绍。
记者了解到,参观考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园区发展经验”培训专题的行程之一。除此之外,培训班还到访了陕西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河南安阳产业聚集区等不同类型的园区,了解各园区的特色和经验。
2017年中国发展基本经验及案例培训班全体学员合影
“我们亲眼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各种成就,学到了中国发展的宝贵经验”,来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社会发展和家庭事务部的学员尼尔马拉·薇琪告诉《中国发展观察》,此次参加培训班是她第一次到访中国,中国的现代化成就令她印象深刻。
蒋希蘅说,在今年的授课过程中,各位授课专家特别注意了减少单纯讲课的部分,增加阶段性互动讨论时间,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学员们则除了就他们关心的问题与授课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之外,还介绍自己国家的做法,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政策过程;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与政策;中国福利体制和社会政策;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转型;“一带一路”理念与实践;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升级;转型中的中国农业;中国促进消费的政策实践;中国绿色发展战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对外援助的理念和实践等。
培训班的学员则由来自墨西哥、马拉维、苏丹、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津巴布韦、塞拉利昂、加纳、格鲁吉亚等10个国家的30名为本国负责制定、执行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官员或者政策研究机构的中高级研究人员构成。其中,副部级官员1名,司局级官员3名,处级官员及中高级研究员26名。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中国。
6月26日,培训班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英语俱乐部共同组织了一场由全体学员和中心研究人员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比较研讨会”。培训班10个国家的学员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同与会者分享他们在参加此次培训班前后对中国的印象。
记者了解到,培训班特别聘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研究部所的资深研究人员担任授课教师,用英文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政策、经验、成就和问题,并坦诚回答学员提问。
培训班承办方工作人员、国际知识中心的刘倩倩博士告诉记者,参观河南红旗渠时学员们的反馈,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承办者希望,通过实地参观,更直接、生动地使各发展中国家学员感受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更好地传播交流中国发展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正是科技创新。6月21日,培训班学员来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方”)和四达时代集团实地参观考察,并聆听开发区发展历程、投资环境、成功经验的介绍。京东方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发学员们此起彼伏的赞叹,纷纷上前体验展示厅的新产品。在四达时代集团参观时,很多来自非洲国家的学员惊喜地发现,他们在家乡看到的许多有线电视广播节目,正是源于这家企业。“记录下的是激动的心情”,四达时代有一块以非洲各国地图为背景的留言板,非洲国家的学员们拥挤着,书写着,久久不愿离去。
萝卜芽苗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类环保型芽苗类蔬菜,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1],特别是其中所含有的异硫氰酸盐类物质(R-N=C=S,Isothiocyanates,ITCs,硫代葡萄糖苷的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抗菌、抗氧化以及调节血脂代谢等功能[2-4]。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萝卜等富含ITCs的芽苗类蔬菜已被开发为抗癌保健功能食品,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5]。
很多学员坦言,之前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并不算好,如中国的出口商品质量差、中国人素质低、中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及环境意识等。这些印象主要来源于本国媒体和西方媒体的一些报道,以及对在当地中国人的印象。
通过培训班亲身感受了中国之后,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开始重塑。很多学员为中国的发展惊叹,也发现此前一些外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并不全面或真实。另外,很多学员对中国在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同时能很好地保留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非常钦佩。很多学员还表示,在培训班期间接触到的中国人都热情好客,很多中国人都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着“配合我国总体外交工作需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的宗旨,中国发展基本经验及案例培训班已经连续开班14年,共培训了来自94个国家的447名官员及学者,深受各方好评。
2017年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介绍成就、扩大影响、共享经验、促进友谊”的目标,更是切实为国际知识中心赢得了“开门红”。
对于国际知识中心来说,除了完成援外培训任务,培训班还有着更深广的意义与使命。培训班成员不仅仅是从各自国家前来中国学习、分享经验的学员,更是可作为案例研究和影响这些国家的重要对象。蒋希蘅说,一方面,培训班是国际知识中心非常重视的培训活动,它有助于传播中国发展经验,提升中国软实力,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把参加培训项目的发展中国家学员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和未来合作伙伴来对待,为今后和这些国家开展合作打下基础。
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知识中心的光荣使命。蒋希蘅介绍,近期国际知识中心还将与中国外交部等机构合作开展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进展和经验研究交流项目,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合作开展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经验研究交流项目,与联合国儿童发展基金会开展儿童发展经验研究交流项目等。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刘倩倩博士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