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两会,寻找“最大公约数”

时间:2024-05-22

杨良敏

卷首语

两会,寻找“最大公约数”

杨良敏

3月初,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议国是,成为一道独特的政治风景线。

政府交“答卷”、报“计划”,接受代表审议,是每年“两会”既定而重要的议程。同时,代表、委员还将提交议案、提案及建议。对此,媒体和社会广为关注,因为前者是外界了解国家“大事”的窗口,后者则是社会热点、焦点且关乎长远发展议题的集中汇聚,从中可以管窥社会精英代表群众所思所想的“大事”及其蕴含的视角和情怀。推动这些“大事”的解决,被认为是通过“两会”这个独特平台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何为大事?没有标准答案。对国家而言,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力强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高等方面的事情都是大事,《政府工作报告》里所列的都是大事,它们串在一起就是国家向前迈进的脚步,也是政府施政的成绩单和路线图。而对普通群众来说,大事就是自己身边的事、关乎切身利益的事,就是能不能得到更多实惠,遇到困难能不能解决,公平和正义能不能伸张,等等。比如,农民进城务工,妻儿跟随,本是最人道的举家转移,可以减少留守儿童和“体制性寡妇”的出现,但是各种证件、证明的提供不全却导致孩子无法在城里读书,或者无法参加中考高考,从而不得不让家庭再次分离。这样的事,对当事家庭来说就是大事。再如,老人投靠子女进城,看病不能报销,异地不能结算,对这些老人来说就是大事;孩子远隔重洋,经常打长途、视频电话的,降低话费、提高网速就是大事……

群众所处阶层、职业、角色不同,关注的事也不同,但只要是其关注的事就没有大小之分,“群众利益无小事”。关注群众关心的事,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努力的方向。抓住了这一原则,就是抓住了工作的牛鼻子。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派发了很多政策“礼包”,比如,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等等。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新闻吹风会上说,在今年春节过后,李克强总理要求再拿出一批管用的、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硬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与经济增长、就业、国防开支等大事相比,这些看似小事的“礼包”让普通群众感受更直接。《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吸纳数百万人参与,反复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一些草根创业者都被请到中南海和总理面对面交流,同时利用互联网“纳谏”,搭起与广大网民沟通的桥梁,受到好评。这不仅体现了政府的施政风格,更重要的是听到群众最真实的声音和最真切的期盼,出台的政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接地气”成为“两会”受群众关注的最强引力来源,尤其是抓住群众利益的关注点,走进群众的内心,不但理念成功,而且方法得当。

在实际工作中,各种矛盾和冲突,大都是在利益处理上出了问题,有方法上的问题,也有导向和观念、理念上的偏差。利益是影响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漠视甚至侵犯群众利益、与群众争利,就会丢掉群众基础,失去群众的信任,做不通工作,推不动工作,后果可想而知。举例说,在传统小村里,村规民约具有很大约束力和号召力,如果个别人侵犯了大家的利益,村民给予的最激烈惩罚方式就是孤立他,婚丧嫁娶无人帮,死人不让葬在祖坟山,甚至掘墓者亦有之。虽然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但需要从中获得启示。

事无大小,利益也一样,关键在如何处理,公道公平是原则。在此前提下,利益是可以调节的,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只要达到人可以接受的程度就算成功处置,也就是数学上所说的求“最大公约数”原理的具体应用。找到“最大公约数”,事情的偏差就小。为此,特别需要重视协商。人都是讲理的,理通则事成。正如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日前接受采访,谈到自己担任两届委员的体会时所说的,“协商将是我今后处理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最主要的方法。不管是一个个家庭,还是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大到国家,小到个体,如果用协商的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就可以促进国家和谐,解决发展中看似复杂的很多问题,找到问题的核心,找到最大公约数”。梁小虹在将近十年的任期内牵头提出几十条提案,在多部门的共同协商下,推动了诸多事项的解决或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这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生命力所在,也给我们做群众工作、协调群众利益提供了有力借鉴。只要有协商过程,有真诚相待的沟通,有时棘手的事情解决与否已经退居次席,理解已经占据上风。拆迁、上访等事项中,矛盾激化甚至走向极端,大都是因为忽视了这一原则,没有真正去寻求“最大公约数”,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