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应用型口腔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4-05-22

王 丽 谈 利 曹雪梅 吕艾芹

(1.齐鲁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淄博 255300;2.齐鲁医药学院口腔医学系,淄博 255300;3.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护理部,济南 250012)

口腔医学教育在我国非常健全,并已逐步与国际接轨,而在中国职业目录中却没有口腔助手和口腔卫生士[1]。随着我国人民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口腔医疗的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治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3],口腔临床工作越来越需要医生与护士“四手操作”共同完成[4]。“四手操作”是指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医生与护士双手同时操作,平稳而迅速地传递所用器械及材料,完成整个口腔治疗。口腔护理人员已经成为紧缺人才[5],口腔护士的培养势在必行[6]。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口腔医疗和保健的需求,以及便于“四手操作”开展和推广,这就需要各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不同层次的口腔护理人才。

1 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目的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独立的口腔护理培养体系[7],没有独立的资格认证体系,口腔护理人才培养通常会以护理(学)专业中设置口腔护理方向的形式出现。目前,绝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和口腔专科医院的护士都来自于普通护理专业[8-9],由于缺乏规范的口腔专科护理学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口腔临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0]。在全国范围内,许多高等职业卫生学校都开设了口腔护理人才的培养机制,其中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1]、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江苏护理职业学院[12]、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13]等院校也开设了口腔护理班,在培养普通护理人才的基础上进行口腔专科护士的复合培养[14-15],培养了一批口腔护理人才。

但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二是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不系统。三是后期临床实践教学设置不完善。

多年来,我校在护理学专业教育背景下,开展应用型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进行岗位调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基于“四手操作”诊疗模式的课程体系,培养了一批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应用型本科口腔护理人才。

2 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

2.1 明确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理论够用为度、强化技能训练”的原则,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熟悉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专科护理,具备仁爱之心、责任意识和探索精神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各级各类口腔医院、诊所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

2.2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口腔护理的教学中,课程设置以核心岗位胜任力为中心,以“四手操作”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准绳,本着“整体优化、以人为本、突出应用、加强人文”的原则,贯彻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将护理临床业务与口腔护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设置了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实践教学平台组成的“平台+模块”课程结构(表1),其中专业教育平台中包含了口腔护理方向的课程设置。

口腔护理方向课程设置(表2)是以护理学专业教育为平台,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课程和实习教学。其中口腔护理方向课程设置,根据口腔专科护理岗位的需求,开设了口腔医学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基础(口腔综合治疗台、牙科手机、口腔科设备)、口腔器械学基础、口腔临床护理(口腔内外科病人的护理、口腔修复科病人的护理、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护理、儿童口腔疾病的护理、口腔正畸科病人的护理)、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常见疾病的流行情况与预防、口腔健康保健与健康教育、口腔医院感染和护理管理)、口腔专科护理综合实训(口腔四手操作技术、口腔常用材料调拌技术、口腔模型制取技术、口腔设备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口腔内外科四手操作技术、口腔科修复正畸四手操作技术)和口腔临床实习等内容。对于基础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实际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专业特色,依据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的方式优化课程内容。

表1 护理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表

口腔护理方向班学生的实习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综合医院实习期,共计16周,完成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的实习;第二阶段为口腔医院实习期,共计24周,完成口腔内科门诊4周、口腔外科门诊4周、口腔正畸科3周、口腔修复科3周、口腔消毒室2周,口腔种植科4周、口腔放射室2周,洁牙室2周等科室的实习。

表2 口腔护理方向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3 人才培养模式与特点

3.1 多渠道、多形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口腔护理实训教学是培养口腔护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我们根据医院岗位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四手操作”能力,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将岗位调研的人才培养标准要求融入相关课程教学中,使培养的学生能真正成为医院所需要的口腔护理人才。依托校内口腔医学系实训中心,采取口腔医护团队合作、资源同享的方式,共建共用校内实训基地,加大对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力度,不断充实实训办学条件,按照医院“四手操作”诊疗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积极开辟众多口腔医院及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为校外实训基地,尤其是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上海口腔病防治院、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兴业口腔医院、烟台口腔医院等知名口腔医院合作培养口腔护理人才,形成强大的校外实践教学辅助系统,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四手操作”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后期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2 组建由医、护、教联盟的口腔护理教学团队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校口腔护理的发展,由学校牵头成立由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口腔医院医生护士等专家组成的口腔护理教学团队,全面参与口腔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负责口腔护理课程大纲制定与修订、教科研、实习/实训计划、技能考核标准、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就业指导等工作。学生在大二学习的第四学期,学校会邀请口腔医院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口腔护理思想教育,重点就口腔护理的现状、发展、人才需求,口腔护士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口腔护士就业的优势等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解答,为学生选择口腔护理方向提供专业而具体的指导。通过思想教育,本着自愿原则将有意进行口腔护理方向学习的学生独立编班,我校每年会组建一个规模在40~50人的口腔护理班,单独授课,为规范培养口腔护理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聘请口腔医院医生、护士来校授课,模拟口腔医院实际“四手操作”流程,通过医护教师团队对标准“四手操作”流程的分步讲解和示教,让学生了解各项口腔门诊治疗项目的“四手操作”步骤和医护职责分工,熟悉治疗流程,并运用于实训操作练习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16]。

4 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的效果

4.1 学生就业意愿反馈评价

我校自2014年实施口腔护理人才培养以来,先后培养口腔护士200余名,每年口腔护理班学生完成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口腔医院实习后,毕业前会邀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对口腔护理的学习和实习,对口腔临床护理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意今后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近3年来,口腔护理班学生愿意到口腔医院实习学生的比例达到65.7%、72.9%、100%,愿意从事口腔护理工作的比例达到 62.4%、76.5%、98.7%。

4.2 用人单位反馈评价

近3年,学校增加了口腔医院实习基地的建设,由最早的1家口腔医院,增加到现在5家口腔医院和2家综合医院口腔科。其中有2家医院签订了实习加就业协议,输送的实习生全部被实习单位留下就业。2019届毕业生还未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已被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大兴兴业口腔医院、杭州口腔医院、上海口腔防治病院等国内知名口腔医院签订用人协议。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口腔护理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9.7%,认为学生在口腔门诊工作以后,能很快适应口腔临床诊疗的护理工作,不但能够熟练地完成各种诊疗项目的四手操作配合,而且能够利用所学的护理学专业技能做好各种常规护理。与普通护理专业毕业生相比,口腔护理方向的毕业生在口腔临床工作中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5 结 语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口腔医疗行业的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口腔医院对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我国口腔护理教育发展相对较慢,滞后于口腔护理工作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我校依托护理学专业教育平台,积极开办口腔护理方向班,开展岗位调研,明确口腔护理人才培养目标,集合护理学院、口腔医学系、口腔医院的教育资源,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口腔护理相关知识学习,掌握各种口腔护理操作技能,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口腔护理教学团队,既达到了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也满足了口腔护理工作的需求,是培养应用型口腔护理人才的有效尝试,是解决目前我国口腔护理人才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