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董涵琼 刘 辉 赵醒村
(1.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州 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广州 510515;3.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处,广州 510515)
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将知识的创造、传播与扩散、传承及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推动了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体现了高水平大学的基本特征。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双一流”等重大发展战略,促进知识创造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两个“过程”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教融合正在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理念,被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管理者接受和推崇,成为推进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教融合,从广义上看,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科技事业与教育事业的相互促进,耦合发展。从狭义上讲,是高等院校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糅合应用于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高等院校教师通过参与科研,提升科研水平,并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编入教材、引入课堂等形式转化为授课内容;二是强调科研的育人性,通过学生自身参与科研提升各方面的能力[1]。科教融合是大学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及提升育人质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及“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
1.2.1 德国:洪堡理论
18世纪普鲁士进行了两次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为19世纪洪堡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806年,洪堡提出了“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办学理念,即大学除了要教授知识外,还应该发现新知识、创造新知识。1810年,柏林大学把“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思想作为办学理念,这是世界上大学科教结合办学模式的首次应用。美国教育理论学家伯蒂尔森认为,洪堡思想主要包含4个原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哲学统领各种经验科学,科学与普通教育统一,科学与普通的启蒙相结合[2]。当时柏林大学为支撑科教结合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其中最有名的制度有:教学-科研实验室(teachingresearch laboratory)和教学-科研研讨班(teaching-research seminar)[3]。这种实验室和研讨班在教给学生现有知识的同时也致力于带领学生开发新知识,在这里,教授不仅可以与学生共享研究结果,而且可以共享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研究过程。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思想着重强调提升学生的知识程度、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后,德国大学纷纷效仿柏林大学,在大学办学过程中更加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加强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当时的德国带来了高等教育的繁荣。
1.2.2 美国:吉尔曼与博耶理论
伴随着“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原则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传播和扩散,欧美大学逐渐开始接受和效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世纪末,以实用主义为代表的改革派通过对德国模式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复兴了教学与科研的联系,以研究生院、系作为支撑科教融合的组织基础,推动科教融合的实现[2]。其中吉尔曼对洪堡理论进行了传承与创新,将科学研究引进美国大学,并设置访问讲座制和学习小组制等配套制度。
20世纪末,博耶继续对洪堡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理念进行发展和创新,在他的《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学即学术”。博耶在肯定大学科学研究重要性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学在大学中的地位,通过把大学教学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来强化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内在联系,博耶强调让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他认为大学教授的4种学术活动同样适用于学生,教师和本科生都应投身于这4种学术[4]。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作为一个学界经久不息的话题,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向全球扩散的背景下更加凸显[5]。
1.2.3 日本:科教互动
二战后,日本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确定了科技立国的产业政策,积极寻求科技发展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新路径。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教育科研机构主动寻求与产业界合作,设置相关的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为科研与教育的融合提供了资金、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机会与帮助。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战略以来,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从宏观到微观等立体化推进“科技立国”的战略体制,日本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注重并加强科技与教育的互动,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大学共同利用机构”的形式,推动科研机构成立研究生大学开展研究生培养[6]。
1.2.4 国内科教融合发展与现状
从国内看,科研和教学关系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从分离到结合再到逐步融合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为“科教分离”。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高等教育完全沿用了前苏联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分离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科学研究职责由专门的科研职能部门担任,大学的唯一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不用顾及科研活动以及新知识的发现。1957年,受苏联科学院附设大学的科研机构与教育机构联合体启发,中国于次年成立了中国科技大学,苏联这种附设大学模式可以使本科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很好的科研训练与熏陶。在这以后,人们开始认同“教学和科研都是高校的基本任务”的观点,承认高等院校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1963年后,国家开始对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给予资金支持。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根本上改变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领域中科教分离的体制。
第二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期,这一阶段比较突出的特征是“科教结合”。改革开放以后,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是教育、科研双中心”的定位说法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邓小平明确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7]。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双重任务”。1987年,《国家教委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开展科研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置于重要地位并积极开展;两项基本任务必须紧密结合进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出人才,又出成果”。但是,科研、教育的简单结合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譬如对于高校的科研与教育职能划分太过严苛精准,而造成科研与教育矛盾问题加深。
第三阶段大致从20世纪末期至现在,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科教融合”。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接着先后启动“ 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科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2012年,国家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教育部、中科院在京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有益探索。2015年1月,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实施‘2011计划',不断促进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合作育人,使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5年4月,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等学校科技工作面临着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更加聚焦国家需求、更加强化‘科教融合'的新形势和新任务”[8]。2016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支撑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内在要求”,要推动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多次质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最后得出结论是因为“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的模式去办学”。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革新,社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大学的科研地位,但这并没有促使“科研的育人性”与“教育的学术性”真正落实,而且对于高校内部的教学与科研职能划分仍旧过于呆板,使教学、科研矛盾加深,形成“两张皮”现象,难以真正有效地实现科教有机融合。中国高校围绕解决“科教两张皮”等展开的争论,本质上都涉及了当代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科学研究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问题[9]。近年来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科研活动结出的丰硕成果并没有体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科学研究的成果没有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应用于人才培养,甚至于很多高校教师都认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存在冲突关系。
20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论,当代高等教育理论应该是建立在经验的事实基础上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加塞特的实证理论,他否定科学研究作为大学本身的一项重要任务,认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职能并不是人们所说的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两件事情,而是“文化的教学或传递”,在大学里迫切需要进行文化的教学,需要通过广播的文化教育培养“全人”,这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核心[10]。加塞特将科教融合理念与做法批判为“唯科学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各个领域与外界的开放交流程度日益加深,高等教育界曾一度追捧西方国家的实证主义,据其发展办学理念。
功利化科研观强调科学研究是满足国家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这就使得大学在履行其科研职能时,一味的讲求经济效益,背离培养人才培养的目标,扭曲了高等院校的基本定位。大学创立初期,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紧密,随着科学研究的功利性价值增大使得其在大学中的地位逐渐升高,二者的关系愈加不平衡。科研与教学矛盾的激化成为大学不断被赋予功利目标的后果之一[11]。随着科学研究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和工业部门将更多的经费投向高校科研活动,然而这些科研活动通常是为了解决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技术革新和科学发现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明确目标,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使命并没有得到体现。这是造成高等学校管理体制上重科研、轻教学的根源[12]。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大学作为人才的培养的主阵地,应该运用新的高等教育理念管理教学活动,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当前,高等院校教务管理更多地依赖过往管理经验,将大学教学管理视为单纯的机械性任务,忽视了大学应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这一根本目的。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偏重学生对固有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个性化发展重视不足,弱化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管理的改革大多是体系内部管理措施、方法的变更,相对封闭,开放性不足。如对本科生的培养,针对授课教师的考核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紧密,对于教师进行授课所设置的门槛过低,没有丰富科学研究经验的教师上台授课,容易固守于课本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针对教育活动从事者的激励措施不到位,缺乏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过低,降低了高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书育人作为一份崇高的职业,但有些教师却持有从事科学研究优于从事教学活动的观念。这就使得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没有被体现出来,更加难以实施科教融合。
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待科教融合,还只停留在观念和理论阶段,相关的制度并不完善而且推行的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是没有深入理解并认识科教融合理论,管理部门、教师群体以及学生对教学科研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科教融合理念;二是没有健全的科教融合制度,主要是零散开展活动,内容多是对国外大学一些课程、教学方法形式上的模仿;三是缺乏有效的科教融合平台,对教师开展教学科研融合活动专业支持力度不够。。
无论从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演变发展过程,还是从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过程看,科教融合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只有正确认识科教融合,处理好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大学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泡菜理论认为,一所大学的育人氛围与育人环境决定着这所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大学除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还需要环境育人。把科教融合作为现代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才能更加妥善地处理好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让科学研究服务教育教学,让教育教学促进科学研究开展。可能实现的途径有:在制度建设方面,构建以教学学术为核心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将教学学术成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引导和支持优秀学科专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教师职称晋升及奖励体系中更加突出教学指标的比重;在一些国家级、省级课题结题时,可以增设考核指标,探究其项目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走进课堂、走进书本的可能性与难易程度,促使科研工作者改变固有思维,综合考虑科研与教学。在文化建设方面,树立科教融合理念,构建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营造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大学要通过制度化建设,常态化开设科技创新讲座、论坛、主题会议等,举办各类内容丰富的学科创新竞赛等,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专业知识学习,为学生更新知识、巩固知识提供支持;授之于渔,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鼓励大学通过“师承制”“学徒制”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师、学生共同协作,释放学生创新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科学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之一,是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优势,在大学发展过程中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要拓展和丰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资源和渠道,将大学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如科技人才、科研项目、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技术、知识创造等)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教学优势。可供选择的途径有:把抓科研、促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构建科研与教学政策协同平台,以政策协同落实科教融合,建立教育与科研互动的长效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教学团队,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内容,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融入教学过程,及时将优质的科技创新和学术资源转化为服务本科教学的教学资源。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优势,通过设立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培育计划等,通过多措并举、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将高层次的学科平台、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为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单纯以专业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双创”教育,要求高等院校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和各类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供选择的方式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明确课内外教学比重,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基本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创新学分制度,支持学生通过学科竞赛、课题研究、创新实验、技术开发、有效专利、学术论文,折算相应学分。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融入知识讲授、课堂研讨、课程汇报、课堂作业等专业教学各个环节,将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到教学和科研这两种人才培养的形式中,不过于倚重单一的课堂教学途径,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学术会议、科研报告、研讨课、案例教学等增加教师教授途径,推广实施集中讲授与小组讨论、教师授课与自主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通过改革研究性教学的考试方式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做出真正的改变。
科教融合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既是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必然选择。高等院校要真正将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不仅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努力,为科教融合发展搭建政策协同、资源协同、教学转化平台,更要建立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