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深圳市委派驻福田区指导服务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居民收支水平节节攀升,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市经济社会造成深刻影响,内需不足、消费下滑成为疫情期间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随着疫情防控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战略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常态化发展。***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促进消费复苏事关百姓民生大计,既是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积极举措,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努力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抓手。
深圳市福田区作为全市商贸中心,其社会消费状况具有典型特征,促进消费复苏的对策举措具有示范意义。客观而言,福田区社会消费水平受到疫情较大影响。近期,福田区大力落实常态化举措,积极打好安心餐饮、健康消费、欢乐惠民、精品线路等四张牌,大力营造“安心消费”好环境。为进一步促进福田区消费复苏和提质升级,充分发挥福田商贸中心示范带动作用,市委派驻福田区指导服务组开展了福田区居民消费状况问卷调查,重点了解疫情影响背景下的福田居民消费特征,倾听群众对生活消费的期待期盼,收集促进社会消费发展的意见建议等。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福田区居住,或在福田区工作,或主要在福田区消费的深圳市民,共回收有效问卷420份。从年龄来看,样本中21-30岁的占23.57%,31-40岁的占36.67%,41-50岁的占26.19%,51-60岁的占8.1%,60岁以上的占5.48%;从职业来看,企业员工占43.57%,自由职业者占15.24%,公务人员占11.9%,离退休人员占8.81%,无业(失业)人员占7.86%,事业单位人员占5%,个体工商业者占4.05%,在校学生占0.48%,其他职业占3.1%。调查对象的年龄均在20岁以上,能够较为客观地发表观点,且样本职业覆盖面较广,样本总体上代表性较好。
根据问卷数据情况,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收支水平、消费渠道习惯、消费场所安全性、消费意愿和潜力的影响,以及居民对“夜间/地摊经济”的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超半数受访者月平均收入基本不变。从收入数额来看,受访者中表示今年月均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31.9%,在5001-10000元区间的占31.9%,在10001-20000元 的 占25%,20000元以上的占11.19%。从变化情况来看,上述收入水平受到疫情一定程度的影响。超过一半(51.67%)的受访者表示个人收入基本不变,反映收入略有下降的占25.24%,反映收入大幅下降的占20.71%;另有少数行业疫情期间经营向好,2.38%的受访者反映收入上涨。
近半受访者消费支出水平降低。疫情爆发后,经济社会发展短暂陷入停滞,居民消费水平也受到较大影响,一定规模的日常消费需求因疫情防控措施而受到抑制,受访者中表示消费支出水平比疫情之前降低了的占49.05%。表示消费支出水平变高了的占25%,也有部分受访者(25.95%)表示消费水平没有变化。
收入减少、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等是消费支出水平降低的重要原因。针对消费支出水平降低的细分群体深入了解原因,在最多可选三项的情况下,其中有57.28%的细分群体受访者表示消费支出水平降低的原因为收入减少,55.34%的细分群体受访者表示减少消费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消费场所安全性也是重要原因,55.34%的细分群体受访者表示消费场所有风险、尽量减少外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3.11%的细分群体受访者的消费支出水平降低的原因为外出消费需要扫码登记较为麻烦,消费的时间精力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消费意愿降低。
七成以上受访者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持中立或乐观态度。当问及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持什么态度时,非常乐观的占9.05%,比较乐观的占39.76%,持中立态度的占25.95%,三者合计占74.76%;认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不太乐观的占22.14%,很不乐观的占3.1%。
理性选择购物渠道的占多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在消费渠道选择上不断趋向理性,受访者中表示要视具体情况确定实体店购物还是网购的占近六成,为58.81%。部分受访者仍然保持线下购物习惯,表示倾向于在实体店购物的占18.33%;同时也有部分受访者倾向于网络购物,占22.86%。
近六成受访者的网络购物占生活消费比例高于30%。疫情发生后,网购占比在30%以下的受访者占41.9%。在30%-50%区间的占22.38%,在50%-70%区间的占19.05%,占比在70%以上的占16.67%,占比高于30%受访者合计占58.1%。总体而言,网络消费占比较高(见表1)。
表1 当前网购消费占比情况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网购占比有提高。疫情发生后,由于线下非生活必需消费场所实施停工停产等疫情防控措施,消费者外出购物受到较大限制,网络购物的便利性等比较优势得以进一步凸显,网购消费占生活消费比例在受访者中广泛提高,受访者中表示网购消费比例略有上涨的占34.05%,大幅上涨的占19.52%,两者合计占53.57%。网购消费占比略有下降的占11.43%,大幅下降的占8.57%,两者合计20.00%;表示占比基本不变的占26.43%(见图1)。
图1 网购消费占比受疫情影响变化情况
多数受访者认为实体消费场所兼具消费与休闲娱乐功能,网购不能替代实体消费场所。互联网消费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商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线下商场、商业街在消费者看来仍然是集消费与休闲为一体的经济业态。在最多可选两项的情况下,受访者中认为线下商业场所既是购物消费场所又是休闲娱乐场所的占53.81% ,认为线下消费将与网络购物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占43.81%。同时有少部分受访者认为线下商业场所仅是购物消费场所而不具备其他功能,占19.52%;认为商场、商业街将在网络购物的影响下逐步走下坡路的占21.67%。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卫生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安全性是选择消费场所的重要考虑因素。当问及哪些场所安全时,在最多可选五项的情况下,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认为公园安全的最多,占88.57%;露天商业区次之,占64.52%;认为商场超市安全的占46.67%,认为行政服务大厅安全的占36.67%,认为室内餐饮场所安全的占26.9%。而认为健身房(7.86%)、酒店宾馆(5.48%)、游泳馆(4.76%)、电影院(3.57%)、酒吧KTV(1.19%)等安全的均不足10%,消费者对活动空间较为密闭的场所安全信赖度偏低(见图2)。
图2 不同场所的安全信赖占比情况
生活刚需或开放式场所消费项目潜力得到较好释放。福田区积极落实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常态化发展举措,部分压抑的消费势能逐步释放,取得一定成效。当问及是否想外出实施部分消费活动时,受访者中表示“想去且已去”的项目主要有商超购物(76.19%)、用餐聚餐(60.48%)、体育锻炼(49.29%)、美容美发(47.14%)、购置衣物(44.29%)等,这些项目均为生活刚需项目或活动场所空气流通较好的开放式场所。
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行业消费潜力待加快释放。受访者表示“想去但还没去”占比超过40%的项目有旅游远足(68.57%)、观看电影(55.95%)、休闲娱乐(45.95%)、学习培训(41.67%),这一部分项目的消费潜力蓄势待发。受访者表示“不想去”占比较高的项目有学习培训(41.19%)、观看电影(40.71%),此类消费需求还需进一步挖掘(见表2)。
表2 部分消费项目的消费意愿及实现情况
认为应理性发展夜间/地摊经济的占多数。发展夜间/地摊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稳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复苏。但多数受访者认为深圳应理性思考、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发展夜间/地摊经济,持这种观点的受访者占53.57%。
夜间/地摊经济最大优势为促进就业,最大问题是影响市容环境卫生。受访者中认为“夜间/地摊经济”最大的优势在于促进就业的占45.48%,认为方便便捷的占19.05%,认为价格实惠的占18.57%,认为形成良好生活氛围的占12.62%,认为其他方面的占4.29%。夜间/地摊经济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但同时也会带来管理上的问题。在最多可选三项的情况下,认为可能会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占83.81%,认为商品或服务质量存在隐患的占65.71%,认为影响交通秩序的占63.57%(见表3)。
表3 地摊经济可能带来的管理问题
居民可支配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居主体地位,经营净收入一般也占较大比例。受疫情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大规模停工停产,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更有不少企业退出经营,企业主、职工的工资收入、经营收入等呈下降趋势,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导致消费支出水平下降。居民收支水平下降趋势也得到了公开统计数据的印证,2020年一季度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3.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下降19.4%。①《一季度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4%》,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官方网站统计分析。在193名收入水平降低的受访者中,表示消费水平降低的占60.62%,多数收入降低的受访者相应减少了消费支出。
未来预期水平也对消费水平造成较大影响。在109名对未来预期中立的受访者中,消费水平降低的占51.38%;在106名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的受访者中,消费水平降低的占63.21%。在114名因“未来不确定性”而降低消费水平的受访者中,一半以上(56.14%)收入水平也同时降低了,收入下降、未来不确定性共同导致消费水平降低。
没有安全就没有安心消费,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安全是消费者外出消费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收入水平基本不变的217名受访者中,仍然反映消费支出水平降低的占40.09%,而其中原因(可多选)为“消费场所有风险”的又占67.82%,表示原因为“外出消费需扫码登记等,比较麻烦”的占24.14。从消费场所的安全性来看,全部受访者中认为健身房、酒店宾馆、游泳馆、电影院、酒吧KTV等安全的均不足10%,即使是很多受访者已去消费过的室内餐饮场所,认为安全的也仅有26.9%。由此可见,在收入水平没有受疫情影响而降低的情况下,消费支出水平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消费场所安全性的抑制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扫码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制约。虽然商场、商业街等消费场所在多数受访者看来,是兼具消费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好去处,但消费者会优先考虑安全性问题,若安全信赖不足,则消费潜力会继续沉淀或可能转移至网络消费。
随着复商复市举措不断深入推进,一些消费行业逐渐恢复活力,但也有一些行业仍然低迷,甚至个别行业尚未开业。受访者中有意愿外出消费且占比超过40%的项目有旅游远足、观看电影、休闲娱乐、学习培训。据公开统计数据,2020年一季度深圳居民消费支出项目中交通通信类、教育文化娱乐类等支出同比降幅均在30%以上。①《一季度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4%》,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官方网站统计分析。交通、教育、文化、娱乐等类型消费蓄势待发,这些仍未释放的消费潜力,为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大力促进消费奠定了基础。
2020年是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疫情防控不断走向常态化的大背景下,要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对标先行示范的高标准,坚持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围绕城市发展定位,认真落实《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若干措施》,大力促进消费复苏、繁荣发展,实现“安心消费”常态化,积极培育消费新动能。基于调查分析情况,立足福田区全市商贸中心的地位,建议工信、商务、文旅、卫健等多部门联动,统一谋划部署,充分考虑疫情对当前消费带来的影响,制定福田区消费促进整体行动方案,主要从保收入、保安全、育动能等方面提升社会消费水平,转危为机、乘势而上,推动中心城区消费转型升级,加快打造深圳国际消费中心的主阵地。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而就业则是收入的重要来源。***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深圳中小微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全市就业岗位80%以上,但受疫情影响,当前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物业租金高、人员成本压力大、融资困难等问题,诸多企业职工因此薪资水平降低甚至失业。建议大力扶持经营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
一是实施分类扶持。按照扶一批、救一批、关一批的原则要求,针对经营基础好、经营意愿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加大租金、融资、人才等多要素扶持力度,帮助其走出困境;针对面临严重经营困难但有相当规模的技术、市场积累且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积极鼓励转型升级或推动企业并购重组;针对发展前景不明朗、不符合城市整体产业布局的,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退出经营,同时积极提供破产清算等司法援助,妥善解决员工、债务等问题,不留后患。
二是实施精准扶持。按照既“不撒胡椒面”又“撑起保护伞”的要求,瞄准中小微企业当前经营的痛点、堵点实施扶持。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造成了普遍性的影响,诸多企业都面临物业租金贵、融资难等生存问题,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经营影响将继续呈扩大态势。建议由发改、工信、财政等部门梳理检视当前租金减免、财政金融支持等政策落实情况,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尽快启动新一轮扶持政策研究,积极探索建立信用贷款“白名单”制度、特别时期信用担保制度等,帮助中小微企业早日走出困境,稳定就业形势。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群众的卫生安全防范意识大大提高。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积累了消费场所卫生安全防范的宝贵经验,建议按照常态化管理要求和打造健康深圳部署要求,探索将卫生安全管理纳入消费场所常态化管理。
一是推行消费场所卫生安全认证管理制度。可根据消费场所的不同类型,分行业分类分级管理,对卫生安全防范到位的,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等授予经营单位卫生安全标识,并对外公示公开,实施动态化评级管理,促进卫生安全信息对称化,增强消费者安全消费信心,不断健全卫生健康风险社会防范体制机制。
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的作用。鼓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并推动落实行业服务卫生安全规范标准,如餐饮业要求推广使用公筷、做好清洁消毒等,进一步提高各行业自律水平,不断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消费、安心消费的大环境。
三是加强安全消费宣传引导力度。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切实提高消费场所卫生安全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大安全消费宣传引导,制作播放安全消费公益广告宣传片,制定发布安全消费防护指引,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及时推送消费场所卫生安全建设信息等,确保消费场所既安全又让消费者觉得安心。
疫情对社会消费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是经营方销量下降、业绩下滑;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未得到充分释放。建议充分运用智能科技、新型业态等,引导促进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供需对接,培育新动能,大力促进消费增长。
一是大力推动“夜间经济”业态提质升级。让商家聚起来,依托卓悦汇、COCO Park、印力中心等商圈,调动经营者积极性,强化政府策划引导,精心设计布局,打造融夜品、夜购、夜游、夜赏、夜娱、夜读等场景为一体的系列消费活动,形成集聚营销、联动消费效应;让消费者动起来,通过网红店打卡、多人同行优惠、发放无限制使用消费券等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络做好宣传发动,快速吸引消费者参与夜间经济消费;让文化元素融进来,注重突出文化底色,积极举办艺术展、音乐会、科普活动等文化活动,提升夜间经济品味和内涵,满足多元消费需求;让夜间经济品牌树起来,支持商业载体进行适度改造,突出重点打造若干夜间经济示范商圈、示范街区,形成持久品牌效应。
二是大力促进网红直播等线上线下联动消费形态发展。网红直播等具有较强的消费带动能力,是互联网消费深化发展而形成的新消费形态。要围绕时尚创意产业、人工智能、文化餐饮等福田优势产业,鼓励开展线上直播营销、网络营销,加大吸引、培养网红人才的力度,积极构建“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等线上线下联动格局;积极打造福田“一站式”消费服务平台,打造集衣、食、住、行、游等信息为一体的消费信息共享平台、线上线下引流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三是大力发展智能消费、绿色消费、扶贫消费。突出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底色,强化消费者智能消费、绿色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购买高科技消费品,以及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的消费品,政府带头实施绿色采购,形成积极的消费导向。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引进福田区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文化娱乐项目等,纳入促进消费整体工作进行布局,既可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又可通过“以购代捐”的市场化方式,畅通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渠道,打通对口帮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