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经验

时间:2024-05-22

袁义才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深圳经济特区,从昔日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名列前茅的现代化大都市之一。2019年深圳经济总量(GDP)达26927.09亿元,40年来以年均20.7%的增长速度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审视整个经济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深圳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深圳经济特区从发展“三来一补”企业起家,40年来形成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深圳创新”的跨越式经济发展路径。纵观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经济起飞、增创新优势、科学发展和全面创新四个阶段,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经济起飞阶段(1980-1992年),“深圳加工”创造“深圳速度”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初期,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优势,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目标,大胆利用中央赋予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从大力发展出口型农业,到积极引进“三来一补”企业,迅速启动特区的工业化进程,在较短时期积累了大量初创资金,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大量向外转移。深圳经济特区依托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以及经济特区的政策、税收等方面优势,承接香港的加工装配订单,吸引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到深圳落户,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与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深圳经济特区正是这样抓住发展机遇,果断地把经济发展重心从出口型农业转向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大力引进“三来一补”企业,走上了现代工业的发展道路。

从1980年到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本地生产总值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以“深圳加工”创造了“深圳速度”,实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早期的经济起飞。①深圳市1992年统计年鉴。

(二)增创新优势阶段(1993-2002年),“深圳制造”推动“第二次创业”

1993年至2002年的十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深圳发展道路也曾被形象地称为“第二次创业”。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过去深圳所享有的很多优惠政策已推广至全国,深圳的改革和发展经验做法被内地城市不断模仿和复制,深圳特区制度和政策红利的因素逐渐淡化。为应对“特区不特”新形势,重新构建经济发展优势,深圳果断调整发展方向,顶着“三来一补”企业向周边地区迁移、税费大幅下降的压力,力促“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转变为直接代工,实行所谓“贴牌生产”(OEM),这样使工业生产从引进到转移,从简单加工到技术改造,推动并实现“深圳加工”向“深圳制造”的转型升级,使得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深圳制造”得以大力发展。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深圳再次先于内地捕捉到高新技术革命推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巨大机遇,面对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将高附加值和低资源消耗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主战场。在这一发展阶段,深圳选择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陆续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谋求产业转型。

1993年到2002年这十年,深圳经济特区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加工业逐渐隐退,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被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工业结构所取代。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第一增长点,并逐渐形成了计算机及外设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制药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②胡彩梅、郭万达:《深圳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分析与借鉴》,《开放导报》2015年第5期。199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22.9亿元,到2002年已经达到1709.9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7.26%增加到43.5%。2002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占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90.1%,这个数字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已在深圳工业中占主导地位,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这一时期深圳经济特区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异军突起,与高新技术产业一起构成深圳三大支柱产业,促使深圳直接进入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这十年期间深圳经济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2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达2239.41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三)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深圳创造”建设“效益深圳”

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深圳进入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深圳”和“效益深圳”新时期。此前加工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给深圳打下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深圳企业的“山寨”能力一度闻名全球,但经济快速发展中形成或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2005年前后深圳市明确归结出了“四个难以为继”问题,即土地、空间有限,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拥挤、负担过重,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③黄卫东、李连财、窦飞宇:《城市转型视角下的产业基地规划设计——以深圳市留仙洞产业基地为例》,《规划师》2013年总29第9期。这迫使深圳再一次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为此深圳市委作出了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着力推动经济建设由数量型、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走技术先进和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推动“深圳制造”转型升级为“深圳创造”。

为推动整体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深圳将自主创新确定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强调提高单位土地产出量,向科技和品牌要效益。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间,在“深圳制造”迈向“深圳创造”进程中,深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数字电视、通讯设备制造、平板显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软件产业集群六个发育形态比较成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深圳的工业结构跃上了新的台阶,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转型。

这一时期,深圳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截至2012年,民营科技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583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0%以上。深圳培养了如华为、中兴通讯、比亚迪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深圳经济特区一直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2012年深圳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81%,高于美国的2.8%、日本的3.3%和韩国的3.7%,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与此同时,深圳还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发展“深圳创造”、建设“效益深圳”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深圳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实现国企产权多元化;成立行业协会服务署,推动政府职能转变(2004),建立相对集中有效的行政审批机制(2005)。深圳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签订深港“1+8”合作协议(2004)、“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2007)。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提供制度保障。

这一时期,深圳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制造业,以金融、物流、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力,多元产业体系逐步形成。2012年,深圳GDP首破万亿,约为1.3万亿元,同时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万元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实现了明显下降。经济蛋糕不仅做“大”了,而且变得更“绿”了,深圳单位GDP的能耗全国最低,初步实现“效益深圳”的目标。

(四)全面创新阶段(2013年至今),“深圳创新”打造“深圳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深圳进入了全面创新、全面发展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更加坚定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注重以“深圳创新”打造“深圳质量”,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新的发展阶段,深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政策从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转向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型城市,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以全面创新打造深圳质量。2014年,深圳获批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更包括产业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等,旨在形成综合创新的叠加效应,标志深圳将朝着构建完善的综合生态体系,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迈进。

2016年以来,为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一是按照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动能,坚持质量引领重塑供给侧新优势,制定了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发展、完善人才住房制度、高等教育发展、医疗卫生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继续保持和扩大创新政策优势,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①严圣禾、党文婷:《深圳:引领式创新再争先》,《光明日报》2017年10月5日。二是坚持企业主体、高端引领,不仅支持华为、中兴通讯、腾讯、比亚迪等本土型龙头企业发展,还培育发展了3万多家科技型企业。三是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国家基因库等),并以开放心态汇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积极促进成果孵化和产业培育,形成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科技绿洲”。四是把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金融科技互促发展,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如深圳创投、力合创投等知名创投企业的涌现。五是大力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促使深圳成为全国最适宜创新创业的土壤。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背景下,以建设国家级综合性科学中心为抓手,促进实现创新能力新突破;为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深圳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若干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户,集中力量打造大科学装置群,努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取在若干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打造国际创新中心;深圳在迅速补全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短板,着力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聚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机构;深圳加快建设科技金融示范市,初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①闻坤:《深圳:科技创新成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深圳特区报》2018年10月22日(A09)。在此基础上,深圳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和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多年的创新发展成效突出,创新体系基本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创新投入、创新应用、创新成效、创新环境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基本建成。自2013年以来,深圳每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都占GDP的4%以上。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7459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0.6%,占广东全省总量的70.6%,连续16年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其中华为公司以4637件居全球企业第一。②《深圳市2019年度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深圳政府在线,2020年6月2日,http://amr.sz.gov.cn/attachment/0/642/642462/7710846.pdf。2019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达261502件,同比增长14.39%,占全国专利授权总量6.73%。深圳每亿元GDP产出的专利授权量为6.19件,每平方公里拥有的专利授权量为83.41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3.04件,均居全国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6.3件,为全国平均水平(13.3件)的8倍。③《深圳市2019年度知识产权统计分析报告》,深圳政府在线,2020年6月2日,http://amr.sz.gov.cn/attachment/0/642/642462/7710846.pdf。这些数据表明,深圳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创新之都”。

深圳创新更直接地体现为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强化创新政策优势,推动产业升级,深圳经济特区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1+4文件)、关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1+6文件)等配套文件。深圳还先后出台实施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出台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以及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等四大未来产业规划政策,为深圳占据下一个产业发展制高点打下了坚实基础。深圳2015年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城市。2019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累计超过1.7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230.8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深圳GDP比重超过38%。④王海荣:《深圳一年新增27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民网—深圳频道,http://sz.people.com.cn/n2/2020/0104/c202846-33688829.html。深圳还通过“科技+文化”“科技+创意”等形式,协同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加速向研发、设计、品牌、总部等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促进了服装、家具、钟表、黄金珠宝、眼镜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深圳女装、深圳珠宝、深圳钟表累计集聚自主品牌约占全国品牌市场的一半。如今深圳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及优势传统产业为代表的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

二、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的经验探讨

深圳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更得益于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不断转变发展方式。

(一)参照国际惯例,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努力建设市场经济制度,是深圳经济特区40年发展历程的突出特征。“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依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闯敢试,冲破旧的思维方式,冲破旧的体制框架,深圳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之路,逐步形成了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1.学习借鉴香港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制度,一直是深圳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港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与技术,也为深圳带来了市场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劳动用工合同、资方权益保障等市场规则与制度。这就意味着深圳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个“体制外”的利益群体,促进了深圳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从推进股份制到股票市场的建立,从企业的微观管理到政府运作、城市的综合管理,从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到一系列市场经济法规的制定和颁布,深圳的重要改革措施与制度的出台,都和香港关系密切。深圳经济特区早期在各种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和法规的制定过程中,除了派要员到香港考察、学习以外,还经常请香港的学者专家及有关人士座谈,听取建议。

深圳经济特区早期还特别注重对标香港,建设市场服务型政府。深圳经济特区从建立之初就意识到,必须学习香港,精简政府职能,充分还权于社会和市场,践行“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理念,构建深圳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香港早已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市场经济法规,政府不参与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干预较少。而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政府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指导、规划和组织较强,经济实体特别是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力和活力较弱。为此,深圳借鉴香港市场经济运作的经验,不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扩大市场主体自由度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管理职能,依法管理经济活动,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和管理的随意性。1981年,深圳撤并了近20个专业经济管理局和一些行政单位,在全国率先打破了按行业、产品门类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模式,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4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深圳市政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地将能通过市场竞争解决的事务予以剥离,逐步将政府包揽的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归还给企业,努力参照国际惯例大力打造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和法治政府。

2.扎实推进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深圳的改革开放,始终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市场经济制度框架体系。深圳从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便力求“跳出现行体制之外”,从重点突破到配套改革,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圳率先在国内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把土地的国家所有权与具体经营者的使用权分离开来,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实行招标、拍卖制度;在产权制度、企业领导体制以及分配体制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形成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自我约束机制;深圳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建和完善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督与运营体系;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商品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已基本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体系,以资本为纽带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系,社会共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等“十大体系”为表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①田启波:《制度创新:深圳改革的坚实步伐》,《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8期。深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过程中,特别注意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体系。深圳充分运用全国人大授予的立法权,紧紧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行配套立法,全面展开经济立法工作。②钟晓渝:《立法与经济特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在经济特区建立的前20年,深圳所制定的200余项经济领域法规、规章中,30%是在国家尚未立法出台的情况下先行制定的,如国家资产管理条例、独资公司条例等。①许佩华:《 经济特区立法研究》,吉林大学,2012年。经过40年努力,深圳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特区经济法规框架体系。深圳以公务员制度、政府审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为突破口,加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立法的力度,初步形成了包括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府各部门、区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在内的三个层次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

(二)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逐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制

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之初就是以发展外向型经济起步的。深圳经济特区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发挥特区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探索构建起开放型经济体制。

深圳经济发展始终与经济全球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得益于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从1979年到1983年底,深圳与外商签订各种协议合同约2500项,其中“三来一补”占总项目的81%。1986年,深圳工业企业出口产品产值占同口径工业总产值比例首次超过50%,到 1987年深圳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格局。深圳市出口贸易总额从 1979 年的 930万美元增加到 1987 年的14.14 亿美元,年平均递增87.4%,成为深圳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标志。②周溪舞、李清森、李干明、倪元辂:《深圳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轨迹》,《特区实践与理论》2008年第4期。到20世纪90年代,深圳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引进外资规模快速扩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世界500强纷纷开始到深圳投资。③张筱峰、刘靖:《深圳引进外资战略的反思与政策调整》,《特区经济》2004年第6期。从1992年起,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开始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一位。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深圳外向型经济得以进一步加快发展,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同时,深圳陆续出现“从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的呼声,2002年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也就“加快推进深圳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制定明确措施,迈开政府指导下经济转型的步伐。深圳市政府继续采取扩大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的扶持措施,深圳企业业务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最早实践“走出去”的地区,深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市场,在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等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深度合作。统计显示,2019年,深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达6594.9亿元,相较于2017年增加了近1000亿元。

深圳始终坚持以开放胸怀,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截至2019年底,深圳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约9万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已超过290家。④郑小红、朱族英:《深圳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超9万个》,中国新闻网,2020年7月20日,http://www.gd.chinanews.com/2020/2020-07-20/408925.shtml。2019年,深圳进出口2.98万亿元,其中外贸出口1.67万亿元,连续27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这成为深圳开放型经济的亮丽名片。

(三)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1.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在1987 年2月,深圳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揭开了深圳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帷幕。华为、中兴等民营科技企业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1990年深圳市第一次党代会作出了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战略决策,以后历次市党代会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推进深圳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1995 年深圳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使深圳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生产的重要基地。2004年初深圳出台《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①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2004年1号文件《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深圳特区科技》2004年第10期。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概念人。2006年深圳市政府注重发挥移民城市的优势,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文件,为培育创新精神、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前后深圳面临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率先提出并积极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推动前沿创新、高端创新,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资源利用低碳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走出一条新常态下有深圳特色的转型升级新路子。

深圳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不动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从1992 年提出科教兴市战略,到2006年发布《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到2008 年成功获批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再到2014年成为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是因为长期坚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深圳终于探索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2.不断增加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深圳市政府的财政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资本金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引导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在土地、厂房等资源配置上向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努力营造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深圳还建立以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为主的政府创新支持体系,成效突出。1994年由深圳市政府出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担保公司,专门在企业创新创业初期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担保。1999年,成立了由政府控股的创新投资公司,专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风险投资。②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广东省深圳市调研组:《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横空出世看深圳——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0日。

深圳还利用金融中心的资源优势,大力促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有效融合,建立从实验研究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3.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是维持深圳持续创新的不竭动力。深圳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民营经济最活跃、国有垄断经济最薄弱的地区之一,深圳创新发展具备明显的市场取向和企业主导特征。如今深圳创新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突出的创新体系,可以总结出“六个90%”的科技发展模式,即: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地企业,90%以上的重大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③杨阳腾:《 深圳:“六个90%”成就中国“硅谷”》,《经济日报》2018年1月30日,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80130/u7ai7392177.html。深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授权量增速、有效发明专利五年以上维持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五项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④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2019年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2020年4月6日,http://amr.sz.gov.cn/zscq/zscqbh/zscqbps/content/post_7295145.html。

4.大力开展“招校引智”,积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深圳较早意识到高等院校对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价值和意义,从1983年便着手创办深圳大学,到后来面向世界大力开展“招校引智”工作,引进多家境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来深办学或设立研究分支机构,走出了一条促进高校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路。1985年7月创建“深圳科技工业园”,成为后来深圳高新区建设的基础。1996年,深圳市又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形成“科技+产业+资本”模式,开启深圳新型科研机构兴起的帷幕。借助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成功经验,深圳随后又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深港产学研基地,后来发展成深圳虚拟大学园。1999年建立的虚拟大学园,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的模式,50多所高校进驻深圳高新区,支持深圳科技发展。深圳希望通过借助虚拟大学园建立起一种中介性的关系,实现高校成果在深圳的有效转化。

进入新世纪,深圳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所全国顶尖高校合作,在深圳开办研究生院,建设深圳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促进了深圳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进一步解决深圳缺乏技术创新源头和培养人才的问题,在国际化、开放型、研究型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成功摸索出高校与政府、科研单位、企业进行人才和科技合作的新途径,已成为推动深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①姚卓文:《新建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连获重要突破》,《深圳特区报》2018年3月19日(A06)。

近几年,深圳在持续不断加大对深圳大学支持力度的同时,学习、借鉴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的经验,走引进优质国际高等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发展之路,积极引进知名高校来深办学,兴建特色学院,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快速提升高等教育规模与水平,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为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从2010年到现在,深圳已汇聚了28所国内外顶级高校来深合作办学。

(四)注重增强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适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圳40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直伴随着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体系,适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圳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特别注意从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动力,多次不失时机地主动展开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从委托加工到自主生产,再到自主研发的跃升,推动产业不断由低端向高端跨越式发展。从引进“三来一补”的低端加工制造业起步,到发展先进制造业,到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今天的着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深圳已经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进行第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深圳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调整方针,扶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发展“深圳制造”。这一时期,正是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转移之际,深圳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激光等五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深圳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领域形成了一批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产品。2000年在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中,深圳的硬盘驱动器、硬盘磁头、计算机板卡、打印机的年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95%、90%、70%和42.9%,居中国第一,硬盘磁头产量居世界第三,“深圳制造”的影响力举世瞩目。②蔡子翎:《深圳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管理》2001年第17期。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995年的225.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2480.6亿元,年均增长34.9%。

深圳第二次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在2000年左右。当时面临四个“难以为继”,深圳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等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虽然当时外资投入热点开始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深圳同时也面临引进外资减缓、经济增速下降的巨大压力,但是深圳顶着压力,不是为争抢外资出政策,而是为自主创新出政策,从向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转向营造创新环境,支持经济创新发展。这次转型极大地促进深圳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2005年的4885.26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14133亿元,年均增长14.2%,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已达60%以上。①唐杰:《“新常态”增长的路径和支撑——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开放导报》2014年第6期。

深圳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在2012年前后。为减少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过大和附加值降低所带来的产业发展风险,深圳顶着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主动展开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构建“高新软优”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圳制定出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4”配套文件,旨在以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创造“深圳质量”。

(五)实施切实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优化人才环境

1.大力改革人才制度,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就大力推行人才体制改革,灵活运用人才政策,吸引了国内大量人才涌入深圳,伴随着“孔雀东南飞”,特区人才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深圳率先改革了劳动用工制度、干部调配聘用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开创了五湖四海引才制度,灵活的政策利于吸引人才,宽松的体制使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②《特区40年|因才而兴!这就是深圳的第一资源!》,《深圳特区报》2020年7月9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 706057085870908&wfr=spider&for=pc。

突破户籍管理等人才制度障碍,实施灵活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圳不断改革户籍制度,在全国率先实行个人申请入户制度,符合深圳入户条件的人员,可由本人申请入户。随后深圳实行投资入户、纳税入户、技术入户等多种入户办法,拓宽入户渠道,促使现有“非户籍人才”向户籍人才的转化。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实行与产业配套的户口政策,吸引较多的高素质人才,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深圳还实行并不断完善人才居住证制度,鼓励柔性引进人才,对在深圳创业的非户籍人口根据条件颁发人才居住证。除国家特别规定外,深圳持有人才居住证的人才享受市民待遇,以吸引国内外人才集聚深圳。

深圳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较为高效的人才市场,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随着公平、开放的人才竞争市场形成,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深圳的城市人才竞争力得以不断增强。

2.结合城市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引进目标和策略。深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引进不同的人才。在特区建设早期,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十分灵活,大量吸收各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力吸收大学应届毕业生。1997年1月,深圳启动“每年接收万名毕业生工程”,把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引才重点,此后深圳接收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2001 年突破2 万人,2004 年突破3万人,2006年突破4万人,此后不断增长,从2017年起深圳每年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超过10万人。大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涌入促使深圳年轻城市、移民城市特征更加突出,也更有发展活力。

3.大力度、高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在保证人才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深圳不断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才抢才。2002年,深圳实施《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③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2002年1月8日,http://www.sz.gov.cn/zfgb/2002/gb252/content/post_5004895.html。把引才重点转向高层次人才。2008年,深圳在全国较早实施高层次专业人才“1+6”政策,从创新引进政策、加大培养力度、加强载体建设、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等四方面推出了全新的政策举措。④杨丽萍:《坚定不移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特区》,《深圳特区报》2018年7月12日。2011年,深圳市颁布实施《关于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连续5年每年投入3至5亿元,重点引进并支持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创业创新,吸引带动10000名以上各类海外人才来深工作。⑤庄瑞玉:《深圳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建国际化创新中心》,《深圳特区报》2012年7月12日(A06)。2016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再次推出人才政策,包括“人才新政81条”在内的三大政策,人才引进层级更高、力度更大、惠及面更广、公平性更强。2015年,深圳市在人才方面的实际投入是16.8个亿元,人才新政81条将这个数字增长到了每年44个亿元,有了充足的资金,政策落地就有了保障。①王泱:《政策筑巢新政引凤——深圳出台人才新政81条揽人才》,《特别策划》2016年7月7日。2017年《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正式颁布,为深圳广聚天下英才提供法治保障。2018年深圳又制定实施新的“鹏城英才计划”。还投入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专职筹集建设人才住房,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初创期、种子期人才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②刘磊、吕绍刚:《深圳迈向全球“创新之都”》,《人民日报》2018年10月8日。如今深圳已经搭建起顶层法规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等四个层次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起全市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能够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全天候、“保姆式”服务。不断加码的人才引进、服务政策和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深圳人才强市建设,支撑了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