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杨 华
2020年年初,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蔓延迅速,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在疫情防控一线,领导干部发挥了重要带头作用,奋战在防控最前线,面对危机头脑清醒,未雨绸缪、忙而不乱做好应对措施,既有担当又有水平;他们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和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坚守一线防疫岗位;他们在面临防护物资紧缺的困难下超负荷工作,同时还要面临各方面压力,不仅有家庭压力,还有群众的不理解、上级的督查问责;他们做着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他们和医护人员一样,都是疫情防控中的最美逆行者。因此,对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领导干部及时进行心理援助与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压力,预防与减轻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领导干部战疫的心理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重任,党政领导干部是各级党政部门的中枢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是领导干部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工作职能、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党政部门的组织架构和系统运转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担当着指挥中枢的角色,重视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有效履行各项职能工作,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有序发展,提高干部自身执政能力,从而增强应对各级社会性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领导干部面临着巨大的追责压力、舆论压力、不同部门职责协调压力与平衡家庭成员情绪压力等,在这个特殊时期对其心理干预非常必要。领导干部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奋战在抗疫前线,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疫情防控工作的成败。疫情发生以来,领导干部一直坚守在防疫前线,不分昼夜地超负荷工作,面临着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难免感到身心俱疲、情绪压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症状,这样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防疫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科学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关系到复工复产与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是衡量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主要标准,对领导干部进行适宜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应对与舒缓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整体领导干部队伍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水平。
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在这场形势严峻、要求严格、标准高、任务重的防控战役中,广大领导干部承受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防控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所有领导干部都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很多领导干部与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干部日夜奋战在抗疫前线,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同时也面临工作压力。领导干部在抗疫工作中承受着追责压力、舆情压力与维稳压力等多重压力。其一,追责压力。一些省市地区防控政策缺乏实际操作性,政策制定执行有一定滞后性与难度,疫情发展千头万绪,有时政策变化较大,面临来自于上级多条指示相冲突的压力,面临着层层督查检查,一旦工作出现失误,将面临追责问责的情况。其二,舆情压力。各地防控政策都要求对街道、小区开展信息排查、卡点管控、居家隔离等疫情防控工作,一些人民群众由于自身对政策解读不到位,有一些负面的情绪,领导干部需要针对其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但依然会存在对防控政策的怀疑,给领导干部带来不小的压力,致使其质疑自身的工作能力。防控一线的领导干部面临着防疫物资不足、感染系数高的风险,同时报纸、网络关于疫情严峻性的各项报道,人民群众对自身生命安全的焦虑,这样岗位风险极高的防控工作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负面情绪,舆情压力可能会导致领导干部工作情绪消极,甚至会出现由于过大心理压力引起的情绪失控、焦虑失眠等症状,极不利于各项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干预来缓解舆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其三,维稳压力。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局面,确保社会稳定、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维稳工作的实施方案,各项维稳措施都需要领导干部在防控工作中执行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进展的后期就是维稳工作,保证复工复产复学等社会正常秩序的恢复,维稳政策与防控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又面临着种种压力,特别是长期无休的防控工作后产生的工作疲惫感,领导干部将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是巨大的,因此特别需要社会心理援助,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将有助于特殊时期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疫情就是命令,人民的生命健康就是使命,在抗疫时期,广大领导干部深刻落实***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防控责任担在肩头,做实做细各项防控工作,日夜奋战在防控第一线,每天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耐心地向人民群众宣传解决各项政策与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知识。一大批先进的领导干部奋战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一线,却不能很好照顾家庭。他们中有的父母年迈、子女幼小,需要呵护照顾;有的父母骤然生病、离世,无法恪守孝道;有的儿女面临高考、中考等重要人生选择,需要他们的引导与支持。抗疫前线的领导干部们一如既往地坚守工作岗位,他们的家人大多数都能理解与支持,但是他们自身却充满了愧疚与自责。很多领导干部承担着繁重防疫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下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负担家庭方面的责任与对家庭的内疚,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家庭方面的压力,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增加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由此可见,家庭方面的压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也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领导干部面临的心理压力的一个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突然性与危害严重性给抗击疫情工作带了一定难度。领导干部在抗疫前线奋力工作,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面对工作与家庭的巨大压力,会产生以下两种心理表现与行为特征:
其一,疑病性心理障碍。领导干部根据各地的防控政策,不分日夜地在乡村、街道、小区开展人员信息排查、防疫消毒与居家隔离等工作,人员排查过程会遇到疑似病例,甚至会接触到确诊病例,面临可能被传染的风险,少数人会担心、怀疑自身染病,严重者认为已经感染新冠病毒,充满强烈的焦虑与恐惧,致使心理上的应激引发身体乏力、气短咳嗽、疑似发烧等症状。他们表现为会频繁洗手或者用消毒湿巾反复清洁,每天多次测量体温,并且难以抑制这些强迫性行为。领导干部的疑病性心理障碍在工作压力大的条件下极易产生的,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与调试。
其二,焦虑性心理障碍。领导干部在抗疫前线长期工作,身体疲劳,并伴随着焦虑与恐惧情绪,害怕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做扎实,不能很好控制疫情,工作中遇到无法克服解决的意外情况。他们焦虑如果疫情没有得到一定控制,后期如何进行复工复学,复工复学后疫情是否会反复等问题;恐惧如若执行的防控措施没有效果,上层的层层检查没有过关,工作中出现失误,将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防控工作中产生的压力,造成了领导干部焦虑性心理障碍,导致他们在工作中中规中矩、唯唯诺诺,不能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带着焦虑性心理障碍,他们会感到心神不宁、工作无法集中精力,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造成一次次的替代性伤害,甚至无法控制情绪,喜怒无常,将自身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引发家庭矛盾,加重自身的工作压力与家庭压力。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引发的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可采用预防性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方法。
预防性干预是指在某种可能的不良心理发展问题产生前,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医学、心理与教育措施或社会治理措施,介入原发展过程,以改变发展方向、发展速度或发展形态,从而避免或减轻不良发展后果的一种干预方式。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尚未发生时,构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援助体系。其一,定期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进行测评。每年对领导干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普查测评工作,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将心理是否健康作为评判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其二,建立领导干部日常谈话谈心制度,设置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干预变成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经常进行日常谈心活动,坦诚地交流思想、感情与工作等情况,及时解决其困难与问题,消除各种潜在的心理阴影与隐患,摆脱心理束缚,减缓心理压力,营造健康、愉悦的工作氛围。各个职能部门务必设置心理咨询室,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鼓励有焦虑、抑郁症状的领导干部进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缓解情绪问题,排解心理压力。其三,加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干部培训课程中相关的心理健康培训内容应成为必修课程。通过邀请著名心理专家进行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面对面进行心理方面的交流;还可以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引发领导干部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观看心理健康方面的电影或者视频,加深其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程度,关注心理问题,调整自身在心理方面的认知误区,认知自身心理特点与问题,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与技巧,积极开展自我心理调适活动,增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助力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设立领导干部心理咨询室制度,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为每位领导干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分级分类记载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长期关注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动态,构建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预防与调适机制。
此次疫情发生已近一年,领导干部在巨大的防控压力下超负荷工作了较长时间,身心俱疲,一些心理调适能力差的领导干部已经开始出现恐惧、紧张、焦虑、忧郁、易怒、过分敏感与自责等负面情绪,他们急需心理援助。这时,他们可以到专门的领导干部心理咨询室,通过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交流,诉说存在的心里不适与心理障碍,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求合理的心理问题解决措施与对策,提升自身心理适应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呈现个体性、潜在性、分散性与爆发性的特征,短时期内看似风平浪静,但可能出现爆发性的应激性心理障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迅速、感染人数多、社会危害性大,领导干部在抗疫一线极易产生心理问题。一旦发现有领导干部情绪上或行为上的反常行为,在尊重其隐私的前提下,应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评估,运用谈话、观察与测验的方式对其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综合,并选择适宜的心理治疗方案开展各项治疗,根据心理问题的轻重缓急,心理咨询师可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对于长期处在紧张工作状态、精神疲惫不堪的心理疲劳问题的领导干部,可采用适当运动、劳逸结合的治疗方式,给予他们充分的休息,舒缓心理疲劳,从而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些领导干部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并伴随着一定的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这样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心理咨询师可与其深度沟通交流,引导其敞开心扉诉说心理状态,发现其心理问题根源,采用松弛疗法、暗示治疗、内视心象法等短程而简单实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自我改变与消除影响的方式淡化其心理诱因,从而改善心理问题情况,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干预,建立领导干部心理干预长效机制,有助于改善领导干部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能促进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