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岳振?许勇
5月6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黔东南州工作汇报,研究指导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强调要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让一个民族地区、一个少数民族掉队,要求黔东南州推动“旅游+扶贫”,促进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黔东南脱贫工作,这必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增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与决心。
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大扶贫战略行动计划已在全省推开并深入实施,已到决战决胜时期。黔东南如期脱贫的信心何来?
李飞跃:“十二五”时期,黔南州扎实推进扶贫攻坚,贫困人口从167.29万人减少到84.3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2.1%下降到21.69%,为“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州是全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贫困人口全省第二,脱贫攻坚难度比较大。可以说,我州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我们发展到现在,容易脱贫的都已经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脱贫攻坚我们不作为,这场攻坚战打输了,就是工作上不称职,就是政治上不合格。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黔东南脱贫攻坚工作,给了我们极大的关心与帮助。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赵乐际部长,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和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先后到黔东南州视察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措施建设,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引进了很多帮扶资源。
今年1月9日,陈敏尔书记到台江调研党建扶贫工作;2月15日,他又到从江县、榕江县走访看望少数民族群众,非常关心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问题。2月27日,帮扶丹寨县脱贫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召开,孙志刚省长要求黔东南州和丹寨县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黔东南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对黔东南人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关心,使我们深受鼓舞,倍增信心。“十三五”黔东南州脱贫攻坚实现了良好开局,形成了新一轮精准扶贫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形成了各级抓、大家扶的工作格局和社会氛围。我们坚信,在全州上下共同努力,苦战五年,奋战五年,一刻也不放松、一天也不懈怠,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思想指导到决策落地,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都需要精心谋划布局。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战,黔东南州有什么样的行动指南?
李飞跃:脱贫攻坚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任务和重大行动部署,我们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贯彻中央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我们着力在“学”上获取力量,坚定脱贫攻坚意志;在“做”上展现风采,打造脱贫攻坚先锋;在“改”上动真碰硬,扫清脱贫攻坚障碍;在“干”上精准发力,确保脱贫攻坚实效。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输不起”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强化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犯不起”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强化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不起”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在决策体系上,我们成立了州、县、乡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依托“扶贫云”系统建立指挥平台,在全州上下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的指挥系统,全州一盘棋,实现脱贫攻坚规范化、正常化、常态化,确保政令畅通,达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行动高效。
在工作推进中,我们强调用好用足用活各类扶贫政策,全面实施好“1+10+9”脱贫专项工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脱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保扶贫等特色扶贫工程。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的平台支撑是关键所在,我们正在加快搭建产业园区平台,不断完善扶贫开发公司运营体系。利用好帮扶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中央给力,又要自身发力,也要各方助力,我们坚持自我发力与向外借力并举,把各方帮扶资源用足用好。我们在持续完善扶贫考核办法,盯准落实各级党政领导责任,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有效的组织保障。
易地扶贫搬迁是“当头炮”
:在一系列脱贫攻坚措施中,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一种有效脱贫途径,贫困对象一般都集中在深山区、分布在生态功能区,这是全省较为普遍现象,他们需要走出来才能真正奔小康。请问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推进情况如何?
李飞跃: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是黔东南州脱贫攻坚“啃掉硬骨头”、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反映出一个地方在一个发展阶段的敏感性、敏锐性以及工作推进力度。对于什么是易地扶贫搬迁,如何谋划易地扶贫搬迁,也反映出各地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有比较好的条件,多数是前几年抓生态移民打下的基础。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当头炮”,是当前最大的责任。很多群众贫穷客观上是因为居住的地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所以一定要让搬出来的群众走另外一条发展道路,搬出来的目的是走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走创业就业的路子。我们将按照应搬尽搬、尽量多搬的原则,以自然村寨搬迁为重点,以城区、园区、景区为主要安置区,因地制宜确定搬迁安置方式,同步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成功的关键,是能让群众能够安心、便利搞生产,就业、吃住行不愁,因此能做好这项工作确实不简单。
李飞跃:对,也有些地方推进效果不理想,他们把易地扶贫搬迁简单化,认为找个地方搬就行,没有很好考虑配套设施建设。老百姓搬出来能不能过上体面生活,是搬进一个贫民窟,还是搬出一个新区来?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如果对老百姓高度负责的话,就不会简单地将老百姓搬往那些设施不配套、环境也很差的地方。所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是体现对老百姓有没有感情,二是体现我们的理念,三是体现我们的工作魄力。
要让老百姓搬出来后安心留下来,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就不能慢。我们易地扶贫搬迁搞得好的地方,都有上一轮的工业化、城镇化基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能为老百姓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易地扶贫搬迁一定要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带动城镇化,也能让搬迁的老百姓有业就,同时工业化也起来了。抓工业园区建设和抓脱贫攻坚是连在一起的,是一回事,招几个就业容量大的企业进来,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至关重要。
融合发展是脱贫“能量包”
:旅游业是黔东南的重头戏,我们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在扶贫过程中,把旅游、文化、农业结合在一起,整体推动,效果很好。请谈谈你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看法。
李飞跃:“农文旅”融合抓脱贫比较符合黔东南实际,这也是台湾观光农业的发展路子。能够把“农文旅”融合的地方脱贫效果就会非常好,并且能体现黔东南特色,增强黔东南吸引力。比如,麻江县乌羊麻,去年下半年开业后游客火爆,今年村集体收入过50万元没有问题,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没有问题。原来很大一个贫困村,一年时间变小康村,从贫困村变小康村,乌羊麻是个典型。为什么典型?就靠“农文旅”融合发展。
又如,黎平县水口镇把老百姓的传统民居改造成为客房,再把周边环境打造好,每个客房价格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黔东南州有中国传统村落276个,占全国的10.8%、全省的65%,数量排全国市州级第一位,“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脱贫潜力巨大。
很多地方都有这个条件,但没有意识到这是宝贵资源。我们有很多园区有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把旅游做进去?“农文旅”融合后老百姓可以更赚钱,旅游内涵也会更加丰富。
长滩村“十户一体”管理模式就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十户一体” 可以有效整合农村资源,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架起党支部带领脱贫致富的桥梁。
实际上,在融合发展方面,我们还在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资源不足的问题;推进强弱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技能不强的问题;推进资金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进产险融合,帮助解决贫困群众脱贫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
:现在农村电商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也是农村资源、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有效渠道,对脱贫攻坚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李飞跃:推进农商融合,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让市场经济带动脱贫,是我们融合发展的举措之一,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产品“难卖贱卖”问题,是推动黔东南州农特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打开国际国内市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打造农村电商平台,为山村搭建起“金篮子”,开拓“扶贫蓝海”,按照“一乡培育一品、一品做响一店、一店致富一片”的思路,着力推进电商扶贫,让黔东南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