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张萌,郑慧,张敏,仇月玲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超声科,b检验科,c体检中心,合肥 230022)
合肥某事业单位员工脂肪肝发病趋势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张萌a,郑慧a,张敏b,仇月玲c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超声科,b检验科,c体检中心,合肥 230022)
目的调查合肥某事业单位脂肪肝发病趋势及性别、年龄、血脂、血尿酸、血糖与脂肪肝发病的关系,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行健康体检的某事业单位员工根据年龄、性别分组调查脂肪肝的发病趋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009-2012年受检者脂肪肝发病率分别为23.83%、24.64%、25.94%、29.08%(χ2=10.441,P=0.015),发病率逐年升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在脂肪肝患者中,脂肪肝合并高血脂者为63.29%;合并高尿酸者占8.46%;合并高血糖者占4.15%;单纯脂肪肝者占24.12%。年度间相比,脂肪肝合并高血脂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0,P=0.622);脂肪肝合并高尿酸者逐年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93,P=0.082),有上升趋势;脂肪肝合并高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3,P=0.601);不伴有血生化指标改变的脂肪肝检出率(χ2=6.627,P=0.099),有下降趋势。结论脂肪肝发生率高,男性高于女性。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常与脂肪肝伴发。
脂肪肝;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彩色;横断面研究;危险因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升高[1]。本文对合肥市某单位员工2009-2012年在我院开展健康检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同一人群脂肪肝的发病趋势,并分析与脂肪肝发病密切相关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2012年在我院体检的某事业单位员工,分别为1045、1193、1208、1365人次,其中男性分别为562、612、603、690人次,女性分别为483、581、605、675人次。年龄为22~83岁,根据被调查人员性别、年龄分组,按年龄分为≥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组。
1.2 检查内容 ①临床体检:一般项目、内科、外科、妇科等临床体检。②辅助检查:使用GE-Vivid7型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进行肝脏等检查。③血生化检查指标:肝肾功能、全套血脂(氧化酶法)、血糖(氧化酶法)、血尿酸(比色法)等项检查。
1.3 诊断标准 以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脏医学分会脂肪肝和乙醇性肝病学组关于乙醇性脂肪肝、非乙醇性脂肪肝诊断标准[2]: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细密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具备①加其余1项者可诊断为脂肪肝。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1 不同年龄、性别脂肪肝发病情况分析 2009年至2012年合肥某事业单位体检者脂肪肝发病率男性分别为35.94%、38.56%、40.96%、45.26%逐年升高(χ2=12.393,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分别为9.73%、10.50%、10.91%、12.18%(χ2=1.912,P=0.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度间脂肪肝的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98.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脂肪肝发病率(χ2=9.863,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女性则以≥60岁组发病率较高,见表1~3。
2.2 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高血糖与脂肪肝发病的关系 各年度参检者高血脂、高尿酸及高血糖的检出情况见表4。2009-2012年受检者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分别为23.83%、24.64%、25.94%、29.08%(χ2=10.441,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脂肪肝患者中,脂肪肝合并高血脂者平均为63.29%;合并高尿酸者占8.46%;合并高血糖者占4.15%;单纯脂肪肝者占24.12%。年度间相比,脂肪肝合并高血脂者(χ2=1.770,P=0.622);脂肪肝合并高尿酸者逐年增高(χ2=6.693,P=0.082),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合并高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3,P=0.601);不伴有生化改变的脂肪肝检出率(χ2=6.627,P=0.099),见表5。
表1 各年龄段男性人群脂肪肝发病情况
表2 各年龄段女性人群脂肪肝发病情况
表3 不同性别人群脂肪肝发病情况
表4 各年度参检者高血脂、高尿酸及高血糖的检出情况[例(%)]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脂肪性变[3]。B超以其经济、无创、准确率高的优势广泛用于脂肪肝的诊断及人群普查[4-5]。我国2000年以来脂肪肝发病率在22.53%~40%之间[6]。本组检出率4年分别为23.83%、24.64%、25.91%、29.08%,该组逐年增加的发病率在一定的层面上反映了此类人群脂肪肝发病的趋势。
本组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以40~50岁组较高,女性则以≥60岁组高,说明脂肪肝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有关。男性可能与高脂肪饮食、饮酒吸烟、运动量不足有关;女性多注重饮食结构,可能与绝经期后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的肥胖有关。本组20~30组脂肪肝发病率4年分别是20.93、26.04、28.79、32.93(χ2=27.40,P<0.01),逐年明显升高,显示脂肪肝的发病正在年轻化,这是不容忽视的变化。
表5 血脂、血尿酸、血糖对脂肪肝影响因素的分析[例(%)]
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7-8]。目前认为血TG升高是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因素,高尿酸血症常合并血脂异常,尤其是TG血症,甚至在健康人群中也发现血尿酸水平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有人提出高尿酸血症是血脂异常的一种表现[9]。本组受检者2009年至2012年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血脂及血糖升高并不明显,而血尿酸逐年明显升高分别是10.24%,15.17%,15.15%,15.60%(χ2=20.974,P=0.001);脂肪肝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分别是4.83%、8.16%、8.95%、10.58%(χ2=6.693,P=0.082),显示脂肪肝与血尿酸逐年升高可能有关。刘淑芬等[10]对脂肪肝和非脂肪肝体检者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发现高尿酸血症人群脂肪肝发病率高于血尿酸正常人群,高尿酸血症独立增加脂肪肝患病危险,本研究与其结果一致。由于尿酸抑制一氧化氮的合成及生物活性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脂肪肝和高尿酸血症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对于高尿酸血症和脂肪肝发病率的升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不足之处为横断面研究,没有该人群血压、肥胖、饮酒史的资料,使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1] 程朝英,王莎,雷鹰,等.重庆地区机关干部中脂肪肝的调查报告[J].重庆医学,2003,32(9):1243-1244.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医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肝病学组.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72.
[3] 潘文脂肪肝103例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3):283-284.
[4] 曹少军,施冰.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1):97-99.
[5] 张文霞.兰州地区部分干部脂肪肝患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9(4):10-12
[6] 李明霞,任伯绪,龚兰.脂肪肝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6(2):74-76.
[7] 朱建元.合肥市6891例干部体检中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1):112-113.
[8] 银广悦,丁俊丽,龚庆辉,等.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8(9):7-8.
[9] 松琦松平.脂肪肝作为生活习惯背景的现状和问题[J].日本医学介绍,2001,22(5):226.
[10]刘淑芬,曾学军.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5(2):109-112.
Discussion on fatty liver morbidity and relevant factors of staffs in a public institution of Hefei
ZHANG Meng*,ZHENGHui,ZHANGMin,QIU Yueli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22,China)
ZHENG Hui,E-mail:zhenghuiayfy@163.com
Objective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tty livermorbidit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of staffs in a public institution of Hefei,and provide a basis for implementing health intervention.M ethods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by color Doppler,for 2009-2012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unit employe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ge,gender grouping survey subjects fatty liver disease trends,analysis of fatty liver disease related factors.Results2009-2012 incidence of fatty liver subjectswere 23.83%,24.64%,25.94%,29.08%(χ2=10.441,P=0.015),the incidence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male than female.Levels of uric acid and blood sugar elevated and serum uric acid were obvious different between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fatty liver(χ2=20.974,P=0.001).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fatty liver is high.Hyperlipidemia,hyperuricemia and hyperglycemia are related with fatty liver.
Fatty Liver;Echocardiography,doppler,color;Cross-Sectional Studies;Risk Factors
R575.5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4.05.016
2014-06-20)
张萌,主治医师,E-mail:zm1218@126.com
郑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zhenghuiayfy@163.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