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先行先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时间:2024-05-22

王国才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实际上,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地集中在小企业以及规模更小的微型企业。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之道,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台州分行(以下简称“台州分行”)作为金融系统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先发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求解小企业融资难题,尤其是2009年以来,该行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作了积极尝试,为大型商业银行批量化、规模化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探索出一个较为成功的经营模式。

一、小微企业的重要地位与其融资难的矛盾突出

根据目前国内银行业实务中对中小企业的划分与界定,一般将总资产规模在2亿元以下、融资需求主要集中在500万元以上的公司经营实体划归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范畴。而小微企业是指比中小企业规模更小的小型及微型企业,具体包括小型民营公司、个人合伙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经营单位或组织,其融资需求大多限于500万元以内。

台州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素以民营经济发达而著称。近年来,台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发展沿海产业带,推进产业集聚,使台州的块状经济特征更加突出。目前全市拥有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电力能源、模具塑料、家用电器、阀门水泵、工艺礼品、服装机械、鞋帽服装、新兴材料等10大支柱产业,工业企业尤其是民营小企业特别多,形成了“小产品、大产业,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优势。到2008年底,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0.66万家,其中规模以下小微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10.06万家,占比达到94.40%。作为中小企业群体中的大多数,小微企业无论是对GDP的贡献度还是在活跃市场、创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各家银行(尤其是国有大银行)在中小企业中“垒大户”的现象比较普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现实中表现得相对更为突出。

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除了企业本身存在的规模小、实力弱、无规范财务制度、无有效抵押物、担保措施缺乏、监管难度大等先天不足之外,更主要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风险偏好、经营机制和队伍构建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与小微企业不相适应的因素。首先,从经营理念上看,虽然部分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小微企业的战略地位,但囿于以往固有的思维惯性,还未将发展战略真正体现到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上来;与此同时,迫于商业银行层级管理和绩效考核需要,基层行在客观上还是存在“抓大放小”的经营思路,通过贷大、贷强,以此获得立竿见影的“大发展”,从而忽视了对有潜力的小微企业的培育。其次,从风险偏好上看,许多商业银行认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较为分散,数据开放程度较低,信息采集较难,存在许多独特的“不规范性”,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同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风险预警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不足,差别化的贷款定价机制和独立的风险拨备机制尚未建立,小微企业对高贷款定价的承受能力还比较低,导致这项业务难以做到“收益覆盖风险”,影响了商业银行扶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第三,从经营机制上看,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在资源配置、人员配备、财务核算、考核激励等方面均未真正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行专营化,贷款仍然以单一的抵押担保方式为主,适应于小微企业的专业化、个性化产品线尚未形成。第四,从队伍构建上看,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银行的管理层面人员过多,营销和操作层面人员偏少,而真正用于小微企业市场拓展的人员就更少;而与此相对立的是,由于小微企业行业分布广,客户数量多,贷款额度小,信贷周期短且用款次数频繁,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一整套合适的信息化操作系统与之相匹配,还像服务大企业那样一单一单地来做小微企业贷款,一方面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承受着巨大的人工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业务发展还会相当缓慢。

二、“试水”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实践

小企业是台州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台州分行业务经营的根基。近10年来,台州分行紧贴区域经济实际,充分发挥小企业信贷业务“始发行”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但是,受信贷政策、评级授信流程和人员紧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过去该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客户对象主要集中在融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和企业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而对于融资额在500万元以下和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年销售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仍然鲜有涉及。2008年7月,工总行姜建清董事长专程赴台州视察小企业信贷工作时,指示该行要在微型企业信贷服务方面积极探索,为全行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提供经验。根据姜董事长的指示,在工行浙江省分行的指导下,2009年3月,工行台州分行选定小微企业发达、行业集中度高、信用环境较好的玉环作为试点,积极探索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作为一项创新项目,该业务体现了以下“四化”特点:

1.首次引入非财务指标,建立标准数字模型,实现客户评估模型化。对企业的实际销售情况能否作出准确的判断,是拓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能否把握风险、实施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针对小微企业财务数据不健全、财务报表不真实的状况,该行首次引入非财务指标作为小微企业销售情况的测算依据,针对当地绝大多数企业为生产加工型企业的特点,在原有销售归行额的基础上,主要引入三组易于获取、真实性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关联度高的非财务指标——用电量、工人人数、工人工资总额,通过三组指标,构建标准数字模型,快速判断、监测企业的实际销售情况。

三组非财务指标中,用电量直接向供电部门获取,工人人数和工人工资总额则通过代发工资、由系统自动从交易数据中采集,同时根据企业往来户和活期账户的资金变动情况,取得销售归行额。通过对相同行业、相近产品、相似生产工序的企业进行调查,获取平均的单位用电量、单位人数和单位工资额所对应的销售额,作为测算贷款企业真实销售额的主要依据。针对行业、产品和工序之间的差异性,该行又根

据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工序,设计出模型系列,供客户经理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对号入座”,测算企业的实际销售情况。比如玉环支行在试点期间构建了汽摩配件、铜阀门、卫浴洁具、家俱、眼镜配件等21个“模型”。在此基础上,又成功开发了数字模型软件,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企业的销售额,并设置了销售融资比最高限额为50%这一警戒指标,刚性控制企业过度融资。

2.量身定制小微企业评级授信体系,实现贷款流程简单化。根据小微企业面广、量多、需求急的特点,该行对现行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内容作了调整修订,量身定制了一套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体系,并开发了评级授信模块,实行小微企业评级、授信、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四合一”,极大地简化了信贷流程。

在与企业建立信贷关系之前,客户经理根据《调查人工作底稿》,对企业74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系统对74项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处理,编制成简易的资产负债表,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打分评价,按照打分结果将企业的信用等级分为A7-A1、B等8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和贷款方式计算出授信额度,并自动生成《贷款审批表》。企业要求续贷时,客户经理无需再次进行全面的贷前调查,只需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核实,如无变化则由系统直接从上一次贷款中获取,但其中的资产、负债情况必须重新核实录入,系统将根据新的数据,自动评级、授信并产生《贷款审批表》。

由此可见,每一笔贷款之前,系统都会自动对企业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进行即时评定,打破了以往贷款“一年一评,评级和授信分别完成”的做法,缩短了操作流程。特别是企业第二次以后贷款,客户经理在完成企业情况核实后,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计算和生成《贷款审批表》,大大拓展了客户经理的可管客户数。

3.开发小微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实现贷后管理集中化。要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规模化经营,如果还单纯依靠传统的现场间隔期检查来进行贷后管理,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效益上考虑都是不可取的。据此,该行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创新了贷后预警管理系统,实现小微企业贷后的后台集中化管理。贷后管理岗按月采集并输入企业的用电量、应税销售额、销货归行额、工人人数和工资总额等信息,系统根据预先设定好的预警公式,对当月的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据此判定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出现异常的信息,系统将自动产生风险预警信息,并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记入《企业病历卡》,客户经理在收到《企业病历卡》后,及时对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实地调查、核实工作,对预警作出判断,然后在系统中填写“诊断意见”,为调查、监测、审批人员历史地和延续地分析判断贷款户的经营发展情况提供依据。对于各项监测数据处于常值范围或向好的贷款户,则不进行现行小企业贷后管理规定的间隔期检查,大大提高了贷后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

4.拓展贷款方式,实现担保方式多样化。“担保难”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贷款的一个“瓶颈”问题。针对以往小企业贷款以抵押方式为主的弊端,该行在贷款担保方式上作出了诸多大胆的创新,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信用等级,分别采用抵质押、专业担保公司保证、一般企业保证和信用等贷款方式,还推出了自然人担保,实现担保方式多样化,有效化解了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的瓶颈问题。

三、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成效初现

从2009年4月份启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试点工作以来,省市县三级行共同努力、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为银行赢得了新的业务增长极,又为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促进了银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1.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信息不真实的难题。工行台州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试点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就是在判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时,首次导入了用电量、生产工人人数和工人工资额三个非财务指标,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印证企业所提供的销售额的真实性,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真实风险难于掌握的银行“惧贷”的难题,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无法刚性控制的难题。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对企业贷款风险的判断更多地依赖于客户经理的个体素质。在小微企业信贷模式下,由于企业评级授信、风险预警、贷后管理等指标均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很好地将客户经理的个体素质与系统的刚性控制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对单个客户经理的依赖度,即便是某些经验不足的客户经理,也能依靠系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大体准确的判断,从而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安全性。

3.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规模化经营与银行营销人员紧张的矛盾。工行台州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试点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实行计算机全流程操作,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授信、贷款审批、贷后管理全部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缩短了信贷操作流程,使小微企业贷款像个人贷款一样逐步走向低柜操作成为可能,企业也可通过网银直接提出续贷申请,避免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人海战术”,大大提高了客户经理的管户幅度;与此同时,信贷业务前后台岗位实现科学分工,使前台的客户经理从繁杂的内部操作和贷后管理等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拓展市场,从而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规模化经营与银行营销人员紧张的矛盾,破解了小微企业量多面广,银行人力资源投入大、管理成本高、人员单产低的难题。据测算,与传统经营模式相比较,小微企业信贷模式下客户经理人均管户可达到100户,是传统信贷模式下客户经理人均管户数的5倍。

4.有效拓宽了银行的贷款市场空间。工行台州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客户对象主要为融资额在500万元以下和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以下、年销售总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部分客户以前是工商银行的“空白点”,但同时也是一块巨大的潜在市场。从实践来看,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到今年一季度末,该行累计与155户小微企业发生信贷关系,累计发放贷款3.56亿元,贷款客户127户,贷款余额2.23亿元,单户贷款最大金额500万元,最小金额15万元,户均贷款176万元;贷款无逾期、无不良,综合收益率为6.81%,比该行同档期法人流动资金贷款综合收益率高0.98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