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2
陈恭军 田维明(教授)
亚洲农产品贸易格局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陈恭军 田维明(教授)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亚洲经济仍处于全面复苏中,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各种不确定性依然广泛存在。农产品贸易作为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各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区域格局和产品结构日益取决于各国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又随着资源禀赋、技术、收入和消费需求变化而改变。
由于农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农产品贸易格局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领域,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单项农产品贸易格局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有粮食作物 (谷物和豆类等)、畜产品、水产品、棉花等,如何秀荣、Thomas.Wahl(2002),安玉发、焦长丰 (2004),陈云、顾海英 (2004),杜珉 (2006),刘李峰、李东伟、张照新、武拉平(2006),潘耀国 (2007)等对中国和世界部分主要农产品贸易的结构与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二是对世界部分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区域农产品贸易格局的研究。如胡铁华、肖海峰 (2006),刘合光、周爱莲、孙东升(2007),Andreas Maurer、Christophe Degain(2010),M.Ataman Aksoy、Francis Ng(2010)等对中国、东盟等国家和区域的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了分析。以上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在对部分产品和部分国家、相邻区域贸易格局或双边贸易格局的研究,很少涉及对某个较大区域范围内总体贸易格局的研究,尤其是缺乏对较长时期跨度内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化时序特征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利用GTAP数据库资料描述并分析了1965—2006年过去近50年期间亚洲农产品贸易结构和区域间流向变化,剖析了导致其变化的重要因素,进而判断了未来的演变前景,最后总结了对中国的一些启示。这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平稳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近50年中,亚洲的农业产出实现了快速增长,加上“基于规则的多边和双边贸易体系”的建立推动了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从而促进了农产品贸易额的稳步增加。表1、表2显示了1965—2006年期间亚洲各大类农产品贸易规模变化情况。从农产品贸易的规模来看,在2005—2006年,进口额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加工食品、油料油脂和畜产品,分别占其当年农产品贸易进口总额的42.29%、16.61%和13.78%;出口额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加工食品、其他作物产品和油料油脂,分别占其当年农产品出口额的50.80%、19.62%和14.77%。从农产品贸易的结构来看,不同类别农产品的贸易增长速度差异引起了商品构成变化,如图1、图2所示。在1965—2006年期间,加工食品占总进口额的比重从初期的18.40%提高到末期的42.29%,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初期的20.29%提高到末期的50.81%;油料油脂的进出口比重分别从期初的8.54%、9.67%上升到16.61%、14.77%;而畜产品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在先迅速上升之后又略有下降;谷物、其他作物产品和农产品工业原料所占的比重均显著下降。
表1 各类农产品进口总额变化单位:亿美元
表2 各类农产品出口总额变化单位:亿美元
1965—2006年期间,亚洲各区域的农产品贸易额均显著增长(表3)。东亚一直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和净进口区域,2005—2006年,进口额约占当期整个亚洲的55.27%,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675.39亿美元。而东南亚长期以来都是亚洲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和净出口区域,2005—2006年,出口额约占当期整个亚洲的41.14%,出口额达到502.40亿美元。而由于自然环境、人口的急剧膨胀等原因,西亚和南亚地区也由早期的农产品贸易基本均衡已转为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
表4列出了亚洲各区域不同时期贸易额最大的两类出口农产品和进口农产品,可以从中揭示出以下三点内容:
(1)所有区域的农产品进口和出口都呈现向以加工食品居首的模式收敛。从进、出口方面看,1965—1966年期间,三个区域中只有一个加工食品排第一位,而到2005—2006年时,所有三个区域进出口均呈现加工食品居首位的局面。
(2)农业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是贸易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在三个区域中,相比之下,在农业资源相对稀缺的东亚地区,出口产品一直以加工食品为主,东亚早期主要进口谷物,其后转为加工食品;而以热带气候条件为主的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地区长期以出口其他作物产品居首,进口则以加工食品居首。
(3)经济发展是引起贸易结构向加工食品演变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从两个方面影响到贸易结构:其一是资源禀赋,经济发达区域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对密集,而加工食品生产要求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因而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强优势;其二是需求偏好,加工食品、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因而经济增长对需求的拉动作用大,消费结构这种长期性变化导致贸易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从表4可以看出,以韩国、日本等中高收入国家地区为主体的东亚区域的农产品出口长期以来一直都以加工食品为主,进口则由谷物、农产品工业原料转向以加工食品和畜产品为主。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两个区域均呈现进口和出口向以加工食品居首演变的模式。
表5和表6列出了亚洲各区域农产品贸易流向结构变化情况。
该区域各主要经济体在农产品贸易上目前均为净进口,其中日本的净进口额最大,中国则同时大量进口和出口。东亚的区域内出口1965—1966年为42.15%,1995—1996年上升到62.95%,其后下降到46.91%;区域内进口比重则很低,最高的 1985—1986年只为17.37%。形成这种区域内贸易格局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的农产品出口大部分来自中国,由于作为中国传统出口市场的日本和韩国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的安全标准,并且中国自身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使得区域内贸易发展面临瓶颈。东亚的区域外主要出口市场有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对东南亚的出口比重相对稳定,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促进作用还有待显现;对北美洲的出口比重在8.54%到15.20%之间波动;对西欧出口的比重趋于萎缩,2005—2006年时下降到12.30%,东亚区域内部需求增加和欧盟加强安全标准是影响出口扩大的重要因素。东亚的区域外进口来源地相对分散,北美洲所占比重最大,大洋洲和东南亚的份额相近。进口方面的突出趋势有大洋洲和北美洲所占份额下降,拉丁美洲、西欧两地所占份额提高。
表3 各区域的农产品出口和进口格局变化
表4 各区域出口和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变化
东南亚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内部需求增长较快。东盟国家加强经济整合的时间并不长,进展速度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制约。东南亚区域内出口所占比重较低,增幅也较小,2005—2006年时仅为18.45%;区域内进口比重较高,但却呈现下降趋势,2005—2006年时为28.44%,比1965—1966年下降了7.08个百分点。东南亚的出口市场呈现由传统的西欧和北美洲向东亚、南亚和西亚两地转移的态势。目前最大的区域外出口市场是东亚,但增势不够稳定,西欧和北美洲占的比重均显著下降。东南亚的区域外进口市场非常分散,2005—2006年从大洋洲、东亚、北美洲、拉丁美洲、西欧五地的进口比重均略高于10%,其中从北美洲的进口比重显著下降,从拉丁美洲进口的比重快速上升。
南亚和西亚地区的内部贸易呈现与东亚类似的出口比重大、进口比重小的格局,但两者均显著增长,表明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有所加深。2005—2006年,区域内出口和进口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7.65%和25.24%,比1965—1966年提高24.78个百分点和12.01个百分点。西欧和北美洲是南亚和西亚地区的传统出口市场,但两者所占比重都趋于下降。该地区的其他出口市场相对分散,其中对东南亚和非洲的出口比重呈增长趋势。北美洲曾经是区域外进口最大来源地,但所占份额由1965—1966年的超过50%降低到2005—2006年的10.58%;西欧是另一个重要来源地,但份额波动较大。该地区从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进口比重增长,从非洲的进口比重下降。
表5 亚洲各区域农产品的进口来源情况
表6 亚洲各区域农产品的出口来源情况
表5和表6反映的亚洲各区域贸易流向格局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各贸易区域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均有向区域内、相邻地区集中的特征。除了传统的贸易联系外,由于地理上毗邻、消费偏好相似等因素,这些区域生产的产品在口味和质量上更适合相互需要,面临的绿色壁垒低,贸易便利化程度高,这使得区域贸易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在进口上,到2005—2006年,东南亚、南亚和西亚都是以区域内农产品进口为主,分别占其总农产品进口的28.44%和25.24%,尽管东亚的农产品进口仍以北美洲为主,但这个比例是明显下降的,而区域内的贸易却一直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在出口上,到2005—2006年,在这三个区域中,东亚、南亚和西亚都是以区域内贸易为主,分别占其总农产品出口贸易的46.91%和37.65%,而东南亚地区区域内的农产品出口比例达到18.45%,仅次于其最大的出口地区东亚 (26.63%)。
从未来发展前景看,一方面受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东亚、南亚和西亚将长期为农产品净进口地区。其中东亚、南亚和西亚两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以进口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作物产品为主,同时出口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另一方面,东南亚在农产品贸易上可望保持净出口地位,但东南亚扩大出口的潜力有限,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和收入增长将拉动内部需求。由于资源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仍将集中在热带作物产品及其加工品上,对温带产品的进口需求预期会增加。
从以上对亚洲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和前景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中国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出口向以加工食品为主的模式转变。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在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的各个区域,加工食品都已经上升为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类别,未来这种趋势还将不断强化。然而,生产和出口深加工食品,需要形成高效率的产业链,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经营模式很难支撑起这样的产业链,所以推动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是一个无法避开的任务。
第二,中国应在认真考虑未来贸易地位演变前景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性经贸合作战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机会来高效率地保障农产品供给。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分布呈现显著的不平衡特征,东亚是最大的净进口市场,拉丁美洲则是最大的净出口市场。从未来发展前景看,有能力向我国大量供给初级农产品的区域有大洋洲、东南亚、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其中拉丁美洲的潜力最大。目前我国已经与东盟、新西兰、智利、秘鲁等国着手建立自由贸易区,但后面三个国家在其各自区域都属于小国,扩大供给的能力有限。中国更应该注意发展与澳大利亚、巴西和阿根廷等重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合作关系,多方位地拓展供给来源,增加供给的稳定性和降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本。在这一发展中,如何加强本国农民对开放贸易的适应能力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第三,中国需要认真考虑扩大“南南”农业合作战略,努力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贸易。近年来,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农业增产潜力已经得到较好的发挥,而南亚和西亚、非洲、独联体和东欧等地区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农业生产力都存在提升的空间。就扩大南南合作而言,中国可以通过对外输出适用农业技术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这些地区农业发展的同时提高本国和世界农产品供给保障程度。从未来前景看,这些地区在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必将逐步提升。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加入WTO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影响的事后评估”(项目编号:70973122)和中国农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资助课题“入世对我国农业发展影响的事后评估——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KYCX20110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责任编辑:郭周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