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创新非遗保护工作之探索——以杭州图书馆对国遗项目“西湖传说”的保护为例

时间:2024-05-22

陶 琳

(杭州图书馆 杭州 310016)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就要高度重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联共同发表的《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就将“支持对口头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列为图书馆的使命之一。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明确规定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应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因此,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图书馆在非遗保护工作上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1]。公共图书馆虽然不同程度地开展着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但因为存在资金、人才短缺等诸多现实困境,大都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提供支撑服务,如进行非遗文献的征集保存、信息服务以及展示宣传等,在服务广度和深度上都不甚理想。鉴于此,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对当前所面临的新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图书馆自身事业发展和职能延伸的需求,探索如何突破传统、优化策略、创新实践,从而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1 非遗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

1.1 “后申遗时代”迎来新起点

原文化部自从2003年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通过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方式,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抢救和保护。从2006年开始,我国先后完成3次全国性的非遗普查以及4次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截至2018年,中国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四批1 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省(区、市)公布了15 550项省级代表性项目,43 787项市级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 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认定了14 92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2018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一,非遗保护传承成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内容,上升到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的高度。短短十余年间,国家和政府从政策法规、体系制度、理念意识等各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传播和普及,加大推进非遗保护传承的力度,中国的非遗保护事业由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即“后申遗时代”。随着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完善,我国非遗保护的工作重心也从“抢救保护、建章立制”转变为“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3],而这必然为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对非遗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并有序地延续传承,将成为公共图书馆非遗保护工作的新起点。

1.2 融媒体传播拓展新渠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日趋多元。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倾向于通过手机上的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来了解他们所关心的信息。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媒体融合,即融媒体,指的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4]。融媒体传播打破了信息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拓展了传播媒介功能,拓宽了传播途径,提升了传播效率和效果。众所周知,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通过融媒体进行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和传承手段[5]。融媒体传播,为公共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工作拓展了新的渠道。它突破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改变了以文本阅读来推广非遗文献的传统模式,让公共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工作实现创新突破成为可能。

2 公共图书馆创新非遗保护工作的必要性

2.1 公共图书馆事业开启新篇章

公共图书馆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的重要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2017年 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并于2018 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首部文化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入新时代的历史时刻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明确了政府设立和保障公共图书馆的责任,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体制机制的改革,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保障,开启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新篇章[6]。2019年9月8日,在国家图书馆迎来110周年馆庆之际,***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8位老专家回信,首次就图书馆事业专门作出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在当前良好的发展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理应顺势而为,切实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提高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7]。而公共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工作,也应全面提升传承与传播水平,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和提质增效。

2.2 文旅融合发展形成新趋势

2018年,中央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进行了职责整合。4月8日,新合并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决策部署。文化和旅游步入深度融合发展的全新时期,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造了文化管理的全新体制环境[8]。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与主要内涵,旅游是文化认知、交流与分享的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一方面,当旅游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旅游的形式、内容与意义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当文化被赋予了旅游的形式,文化的表达也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9]。文旅融合可以让人们以旅游为载体,体验文化的内涵,这就给人们创造了重新发现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拓宽了渠道。与此同时,“诗与远方”相融共进,也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赋予了新的定位和使命。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时而谋,以创新非遗保护工作为抓手,使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创新发展赋能。

3 杭州图书馆对国遗项目“西湖传说”的创新保护

“西湖传说”是历代流传于西湖周边以及杭州地区的各类民间故事的统称。它是由人民群众创作讲述的、与西湖及杭州地域相关联的一种生活形态的口头民间文学。2008年,“西湖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由于“西湖传说”被列为市级、省级非遗项目时,其保护单位都是杭州图书馆,所以杭州图书馆始终把对“西湖传说”的项目管理纳入自身的职能范围,从前期的材料收集和组织申报,到认定立项后的传承保护,都主动承担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实践。具体包括:组建专家指导小组和保护工作委员会;制定保护计划;采集传说故事,保存文献资料;建立传承基地,招募培养口述传承人;建设展示平台,举办以“西湖传说”为主题的各类特色展览、讲座、沙龙以及多语种故事讲述等宣传活动;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等[10]。经过多年的努力,杭州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经自主申报、材料初审、专家审议、社会公示等程序,原文化部办公厅调整并重新认定杭州图书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西湖传说”的保护单位。这既是对杭州图书馆的高度肯定,也对未来的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杭州图书馆经过认真思考和仔细研究,决定把对“西湖传说”的“活态”保护作为关键点,运用数字化技术对故事文本加以开发利用,通过现代传媒手段进行有效传播,从而使其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让“西湖传说”得到长期保存和世代传承。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杭州图书馆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既为公共图书馆成为专业的非遗保护单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样本,也为创新非遗保护工作开拓了新思路、提供了新途径。

3.1 录制“西湖传说”演播音频

1959年杭州市文化局组织力量采集杭州的民间故事,开启了“西湖传说”故事的文本化。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浙江民间文学的繁荣,杭州民间故事的采集整理一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一直以来,“西湖传说”为人所熟知的只有最经典的数十篇,更多的则湮没于民间,又或散见于各类民间故事文本中。为此,杭州图书馆自2013年以来组织抽调人力广泛搜集“西湖传说”,对故事文本进行分类与整理,重新选择篇目、审校内容、核定文字,编辑完成了《“西湖传说”故事集成》(其中“名胜古迹卷·壹”已由杭州出版社正式出版)。考虑到文字形式更适合进行学术研究,并不利于面向大众,尤其是作为非遗传承人群重要来源的青少年的普及推广[11],杭州图书馆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合作实施浙江省文化厅2016年度厅级文化科研项目“国家非遗‘西湖传说’的保护现状及数字化整理研究”。杭州图书馆提供“西湖传说”的故事文本,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师生们负责录制故事的演播音频,再由杭州图书馆进行配乐加工等后期处理,把每一个故事都单独制作成一个MP3格式的音频文件。“西湖传说”有声数字资源的制作,为后续的融媒体传播奠定了基础。

3.2 推出“西湖传说”微信公众号

据《2019微信数据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9月,微信月活跃人数达到11.51亿。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于2012年8月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一个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12]。因为其强大的沟通能力、突出的在线互动与社交整合,微信公众平台已发展成为时下知名的自媒体平台之一,还被视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最佳媒介及移动图书馆的新形态[13]。许多图书馆都及时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号,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2016年11月3日,“西湖传说”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为“西湖传说”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多年来,“西湖传说”微信公众号通过故事文本、演播音频以及杭州老照片等多媒体形式持续推送西湖传说370余篇,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为读者所喜爱,有效促进了“西湖传说”的推广和传承。

3.3 制作《阅聆·R&L》“西湖传说系列”

创办于2015年8月的电子杂志《阅聆·R&L》,是杭州图书馆自主策划并设计制作的一份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于一体的图文并茂、声乐悠扬的文学杂志。该杂志按主题选定篇目,按系列专辑的形式加以编辑,运用iebook超级精灵进行排版设计,“Reading”和“Listening”并重,收录其中的每一篇作品都会有相应的配乐朗诵音频,因而非常适用于“西湖传说”的传播与推广。从2016年开始,“西湖传说”以《阅聆·R&L》为载体,陆续推出了15期,并被上传到杭州图书馆官网的多媒体文献库“声音图书馆”,供读者下载欣赏。2019年《阅聆·R&L》进行了更新升级,改用FLBOOK电子杂志在线制作平台来设计制作,实现了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阅读观看和分享传播。2019年4月下旬,多终端阅读版《阅聆·R&L》全新上线,连推两期“西湖传说”内容。截至2020年4月,这两期杂志合计阅读次数突破1 000余次,还收到了读者的好评留言。《阅聆·R&L》“西湖传说系列”的制作,使得产生和流传于农耕文明条件下的传统民间传说在现代社会也能够继续受到人们的喜爱。

3.4 出版有声图书《且偕传说醉西湖(汉英版)》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文化资源[14],用通俗易懂的英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外宣译介,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实现非遗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然而,我国对于非遗外宣的翻译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市面上能买到的中英文对照的非遗读物寥寥无几[15],关于“西湖传说”的中英文研究文献更是稀缺。为此,杭州图书馆在2019年整理编辑了《且偕传说醉西湖(汉英版)》一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精选了“西湖传说”经典故事30余篇,内容涉及杭州的名胜古迹、历史人物以及地方特产等,均配以英文翻译。每个故事配有一幅精美的插画,同时附带中文的演播音频,读者用手机扫描书中的二维码,便可收听。有声图书《且偕传说醉西湖(汉英版)》的编辑出版,是对深化文旅融合、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实现“西湖传说”向海外传播、促进中外交流的一种崭新尝试。

4 公共图书馆创新非遗保护工作的思考

4.1 公共图书馆要明确自身在非遗保护中的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公众对于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均持肯定态度,但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对于图书馆自身在非遗保护方面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并不十分明确[16]。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图书馆应当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非遗保护,配合其他文化机构成为补充力量,起到资料保存与信息支持的被动服务作用。而事实上,在前几年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申报期间,许多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有关文献材料、信息检索和资料保存等服务的过程中,掌握并积累了许多非遗文献,这为承担非遗项目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公共图书馆所具备的地缘与场所优势、专业人员优势、大量地域性读者优势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优势,都有利于宣传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17]。因此,公共图书馆完全可以主动出击,与其他文化机构携手共进,成为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责任单位。杭州图书馆的实践证明,选择一个非遗项目进行深耕保护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很好的切入点。公共图书馆将非遗项目的保护管理纳入本职工作内容,可以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了解非遗保护的原则和方法,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非遗保护的水平。

4.2 公共图书馆应构建基于社会力量合作的非遗保护体系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的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除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各种社会力量也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凭借自身的社会关系和读者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在活动开展、人才培育、经费保障等方面化零为整、扩大效益,构建基于社会力量共同合作的,多触角延伸、多领域拓展、多渠道融合的非遗保护体系。如杭州图书馆与浙江传媒学院的师生合作,将“西湖传说”进行数字化整理并开展学术项目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进校园,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又提升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又如在《且偕传说醉西湖(汉英版)》一书的出版过程中,杭州图书馆与浙江华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知名主持人冠男、自由画家寿潇雅女士等社会力量合作,有效弥补了图书馆资金短缺、人才不足的问题。总之,非遗保护工作,不能由政府力量唱独角戏,更不能由各个项目的责任单位独家操办。公共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工作,要争取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这既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保护合力,也能极大地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4.3 公共图书馆要推动非遗保护工作与时俱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曾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亦是如此,只有最大限度地锁定用户,形成持续传播效能,才能达到更好的宣传目的和保护效果[18]。当下,传统文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影响力已经变得极其有限。因此,公共图书馆的非遗保护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输出方式。如杭州图书馆运用声音元素和融媒体传播宣传推广“西湖传说”,激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自觉地热爱并传承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技术不断挤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后,进一步利用现代技术与传媒,如在非遗展览宣传中引入 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继续拓展线上服务,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来举办非遗讲座、进行非遗传承等,都将是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潮流、创新非遗保护工作的可行途径[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